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定,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当时外国学术权威关于“中国无冰川”的论断,而且对我国在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行走     
李白一生漂泊,几乎游遍名山大川,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飘逸洒脱的行者形象。在李白的行旅中,他对浙东一座并不太知名的天姥山表现了特别的偏爱,不仅在早年表达了倾慕之心,在中年遭受人生的重大转折时还写下了"梦游"的诗篇。李白为什么对天姥山这么向往?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呢?  相似文献   

3.
苍狼 《神州》2010,(12):40-44
2009年5月下旬开始,以为中国找水为主旨,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科学考察队对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新疆几大山系的冰川及冰川径流和西北五大沙漠进行了考察,作为考察队员之一,我一路走下来,目睹着中国水源地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贺伟 《百年潮》2007,(3):55-56
当太阳从五老峰后露出了脸,景寅山上陈寅恪与夫人唐篑的合墓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陈寅恪墓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漂砾石搭成,距今已有百万年的漂砾石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  相似文献   

5.
神仙居处     
在六朝许多志怪小说中,都有刘晨、阮肇入山迷路,后遇仙女并与之恋爱生活的故事。故事虽然离奇,但两人在历史上又都是有名有姓,而且据说在新昌、嵊州一带留有遗迹。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样的逸事?为什么那么多隐士纷纷选择这里?难道这里真的是神仙居处?  相似文献   

6.
王庆云 《民俗研究》2001,(4):102-110
一提“蓬莱”二字,自然让人想到当今的山东半岛黄渤海交界岸边的蓬莱市及其旅游景点蓬莱阁,并由此联想到神仙之境,联想到“八仙”,联想到为求“长生不老药”而奔波劳顿于东巡海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还有不知是被他派出去还是有意识地借了他的势力才得以出海去寻“长生不老药”——最终跨海东渡、“止王不来”的“齐人”方士徐福老先生,并由此联想到至今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那些“徐福登岸处”“徐福宫”“徐福墓”等等的“遗迹”“遗址”们,更有那些难以数计的以徐福多少代多少代“子孙”自居的日本国民们。  相似文献   

7.
天姥山位于浙江新昌,天台两县交界,是天台山的余脉,北端为会墅岭,南端为关岭,绵延达十多公里。天姥山之所以能成为天山名山,谢灵运、李白两位诗人的歌咏至关重要。两位诗人为什么要攀登这座当年并不知名的山峰呢?这又与“天姥”之名相关联。王母(天姥)的传说.加上云霞翻滚的壮阔景象,远观天姥山的确如神仙居所,自与人间凡境不同。  相似文献   

8.
这里的石头之所以被称为神石,源于它们会随着你的视觉差异、思维想象以及心情感受而千变万化、扑朔迷离,让你对这些石头顿生爱怜和亲近之情,勾起你无限的遐想。这里就是吉木乃草原石城。  相似文献   

9.
景区     
《风景名胜》2010,(2):94-94
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公布 2009年1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包括黑龙江省太阳岛风景区、浙江省天姥山风景名胜区、福建省佛子山风景名胜区、福建省宝山风景名胜区等存内的二十一家风景名胜区单位被列入名单。  相似文献   

10.
韩金红 《旅游》2005,(3):62-67
济源,曾经是夏王朝的都城。中华民族的许多创世纪传说和神话故事,如皇帝祭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都发生在这里。历代皇帝、将相和文人墨客来游者甚多,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乾隆皇帝称誉"名山胜迹"。使人惊叹的是,在这样一座不大的城市里,竟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正是带着对济源深厚文化底蕴探究的向往,在两年中8次到济源走访拍摄历史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11.
大武汉文脉     
城市是文化积淀、升华之地。武汉秉承了楚文化的文脉,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兴盛之地。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武汉曾经大冷大热过。在经历了漫长的震旦纪冰川时代以后.武汉又成为热带丛林。武昌、青山发现过第四纪冰川遗迹,武昌八分山还出土过距今10万至1万年时期的野象齿牙。  相似文献   

12.
悬空寺猜想     
张衍荣 《丝绸之路》2009,(17):49-51
如果单从名称上看,这悬空寺难免让人误会,以为又不过一处比丘之所,但从建造者、选址意图、常住寺僧看,其实不然,它既非佛教庙宇,亦非儒家祠堂,当是一处道教丛林。  相似文献   

13.
王春燕  惠娜  容波  李斌  朱振宇 《文博》2013,(4):75-76
在遗迹加固提取的技术发展过程中,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新的加固材料应用于遗迹加固中,其优于传统的加固方法之处在于,在遗迹提取时能够有效地加固遗迹,在满足遗迹提取加固要求之后,能自然挥发,消除清除遗迹加固剂时遗迹散落的安全隐患。本文着重通过扫描电镜,对秦俑重要遗迹彩绘,在薄荷醇加固前,及薄荷醇挥发后的彩绘表面进行扫描分析,观察彩绘表面是否因薄荷醇的加固和挥发而发生变化。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彩绘表面虽然经过薄荷醇的加固及挥发过程,但表面微观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湖西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旧石器遗迹和调查的结果。韩国的旧石器研究始于湖西地区的旧石器研究。湖西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罗时代范围的广阔 ,不仅在韩国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亚洲也受到相当的瞩目。  相似文献   

15.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人我国,由于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起初它仅仅流行于宫廷和上流社会之间,人们也只把它当成一种神仙方术。到三国时期一些佛经才被翻译成汉语,但我国的佛教在这一时期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直至甘露五年(260年)河南颍川朱士行出家为僧并西行求法,从此我国的佛教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6.
17.
罗浮山诗歌描写了具有浓郁仙家气息的环境、于山水之间寄托心灵慰藉的文人、超脱世俗凡尘的道人,表现了文人和修行者返归自然,希望摆脱尘世烦忧和追求仙界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所谓波纹板状凹凸面是指和道路遗迹互相垂直的或平行的以及多次发现的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连续的凹凸面.这种凹凸面,在1975年发表的千叶县船桥市夏见大墓遗迹的报告书中首次作了介绍,此后全国报道了近50个发现这种凹凸面的例子.最早的一例是在大阪府羽曳野市驹毛谷遗迹中发现的弥  相似文献   

19.
解读伏羲     
补天神话与伏羲的名号 约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开始解冻。极地冰盖和山岳冰川的融化,催生了渤海、黄海的大海侵,古中国东部沿海陆地夷为汪洋。一椎想当年,先民对于汹涌澎湃的滔天大水,是没有科学认知的。原始直观思维的想象,就是天上破了漏洞,堵上这个洞,天下就会太平。补天神话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补天,现实中无法操作,如能扫除致雨的乌云似乎会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儒、道是在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上得以形成,而佛教则是由外域"引入"的一种文化资源。本文旨在分析两种文化在附会与碰撞过程中,佛教何以被中土人士误解为一种神仙方术,与黄老并列,从而形成了早期佛教入华时的神仙化特征的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