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英简记     
根据中英文化交流协定,我们于1981年9月前往英国进行学术考察,同年12月返回北京,在英国逗留了3个月,主要的活动地点在伦敦,并到牛津、剑桥、曼彻斯特、里兹、格拉斯哥、爱丁堡等地作短暂的停留。这次在英国主要是访问英国国家档案局等单位,了解那里收藏有关近代中国历史档案的情况,此外还参观英国著名的大学和图书馆,考察英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英国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和藏家收藏有中国古代文物。就本文所叙述的文物范围而言,如在伦敦的英国博物院、英国图书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在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在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在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院,以及布里斯托、格拉斯哥等地,都有丰富的藏品。  相似文献   

3.
爱丁堡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城市当中随处可见成荫的绿树、宁静的港湾、古老的宫殿、教堂和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古老的学术传统与浓厚的文化氛围,仍然是爱丁堡城市风貌的重要一面。爱丁堡大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心城区,随处可见穿行于老式建筑之间的莘莘学子。历史建筑的优雅厚重与青年学子的热忱交相辉映,成为这座美丽城市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4.
<正>一九○三年,苏格兰人詹姆士·骆克造访山东曲阜孔子墓,并与孔子后人会面。骆克在中国生活四十年,深深为中国文化和艺术所折服,收集了大量书画、钱币、拓片。这些文物今天保存在苏格兰的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中。爱丁堡大学的杨佳玲博士应本刊邀约,讲述了詹姆士·骆克的收藏故事与中国情缘。一九六六年春,英国爱丁堡乔治华生学院(George Watson’s Colege)大门口突然出现一批木盒、箱子和卷筒。原来,这是詹姆士·骆克爵士(Sir 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又名骆任廷,公元一八五八~一九三七年)的中国艺术品珍藏。  相似文献   

5.
赞比亚地理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是在赞比亚独立两年后的一九六六年,赞比亚大学成立时诞生的。但地理学研究则早已在北罗德西亚地区进行了。剑桥地理学教授弗兰克·德贝纳姆的后继人H·C·达比早在1929年就首次访问了赞比亚,他在《地理评论》(1932)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和所著《早期开拓地》一书中的一章都对北罗德西亚开拓模式及有关问题做过论述。原爱丁堡大学地理学教授A·G·奥格尔维(1887-1954)曾  相似文献   

6.
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英国“光荣革命”30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哈里·狄金逊教授应本刊编辑部之约,写了这篇文章,对1688年政变进行新的评价,这对我们开阔视野无疑是有意义的。狄金逊是爱丁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是中国英国史同行熟知的一位学者和朋友。他热衷于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并受聘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狄金逊1960年在达勒姆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68年在纽卡斯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他对英国18世纪的历史有专门研究。主要著作有;《博林布鲁克》、《沃波尔与辉格党主宰政权》、《自由与财产》、《英国激进主义与法国革命》等。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尤其在英国,我看到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建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类是古老的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看了让人怀旧;另一类是很前卫、时尚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震撼。有意思的是这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不仅能够并存,而且能够近在咫尺,有的甚至融为—体相映成趣。A:在苏格兰爱丁堡市,最著名的建筑当然是爱丁堡。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个城里—个山坡上并不起眼的一座小小的古堡瞭望台。  相似文献   

8.
王军倩 《世界历史》2007,(3):153-154
英国历史学会会长、爱丁堡大学历史系迪金森(H.T.Dickinson)教授,日前在南京大学就英国的讽刺漫画艺术家对1789年到1800年法国大革命的反应一题进行了演讲。迪金森教授指出,讽刺漫画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其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行走苏格兰     
爱丁堡 从英国南部乘火车北上苏格兰,第一站自然是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世界上奇特的城市很多,但爱丁堡绝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一个会让你过目不忘的城市.在苏格兰的历史上,爱丁堡就像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上留有无数的历史印迹,上面写满了光荣与梦想,也留下了悲伤与惆怅.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几百年的历史纷争中,爱丁堡就像一个勇敢的古代骑士,坚守着传统的苏格兰精神. 爱丁堡的城市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旧城区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建在山坡上,从著名的王子大街走向爱丁堡城堡恍如置身于中世纪.而要俯视整个老城则要到新城的卡尔顿山山顶.  相似文献   

10.
史 学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中 国早期现代化发端于建立新式军工业。……西人来华工作,在总体上适应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随着鸦片战争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洋人、洋枪、洋炮便涌入了中国。一些洋人适逢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遂投身其中,扮演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投机家、冒险家的角色,英国人马格里便是这些人中一个。是他最早创办了中国军工企业,并成为首位中国的“洋厂长”。 马格里爵士,英国奥金莱克人,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随英国侵略…  相似文献   

11.
弗雷泽(Frazer,Sir James George 1854——1941年)英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卒于英国剑桥。1879年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1907年任利物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他还是不列颠科学院研究员、爱丁堡皇家学会名誉会员、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1914年被封为爵士。弗雷泽一生写作了大量的著作,有关民俗学、民族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有:《金枝》(两卷集,1890年)、《文字优美而有趣的圣经选集》(1895年、1909年)、《阿多尼西、阿迪斯、奥西利斯——关于东方宗教史的研究》(1906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参与国际图联活动史料综录我国是国际图联的前身“国际图书馆及目录学委员会”发起者之一。1927年9月30日,英国图书馆协会在爱丁堡举行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当时在我国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任教的美国人韦棣华女土,代表中华图书馆协会出席会议,和美、英等1...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不但是我国考古学家们、历史学家们非常关心研究的对象,而且在国际上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其深入程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一九八五年英国爱丁堡市中学生智力竞赛的一道重要试题是:用文字描述或采用绘画表示秦始皇陵的地宫结构.其获奖作品在爱丁堡市博物馆展出,竞赛组织还为获奖者提  相似文献   

14.
徐丽 《风景名胜》2013,(7):158-159
国外线路安排:Day1上海-伦敦Day2伦敦-剑桥-约克-达林顿Day3达林顿-爱丁堡Day4爱丁堡-温德梅尔湖区-曼彻斯特Day5曼彻斯特-斯坦福特-彼斯特村-牛津Day6牛津-伦敦Day7伦敦Day8伦敦Day9伦敦-上海Day10上海行程亮点麻瓜们的假期,正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开学的日子,虽然《哈利波特》电影已经完结,但各种场景却为我们创造了永不消逝的完美旅程。趁着暑假,何不带上了行李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遗产》2009,(1):110-110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家们承担了一项反应性检测任务,即对影响英国爱丁堡新旧城区的开发项目进行审查,该遗址已于1995年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专家们从广阔城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全面审查了爱丁堡老城区和新城区保存状况。  相似文献   

16.
凯恩戈姆山、隐士瀑布、刘易斯岬这些许多旅行者都未听闻的地方,就在英国苏格兰的最西北,它们壮观而自然,甚至人迹罕至,犹如中土的仙境,许多风光摄影的大片和科幻电影都是诞生于此,这里就是苏格兰的冷酷仙境。如果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出发,只需要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你就可以欣赏到一般人无法看到的奇幻美景,饱览苏格兰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戴安娜王妃逝世后,这10年来,戴安娜从未淡出过英国人的生活,在不少人心里,这位公认的“英格兰玫瑰”、“人民的王妃”依然活在他们心中。  相似文献   

18.
伦敦印象记     
吴冰 《世界》2005,(1):48-51
去年夏天英伦之行,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也许是平生第一次到国外,因此对英国的许多事与物都觉得格外的新鲜。在英国的每一处与每一天的见闻,都使我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古老著名的“大本钟”,气势宏伟的丘吉尔庄园,神圣的牛津、剑桥,神秘的温莎城堡,厚重的大英博物馆,朴实的格林威治,人文气息浓郁的霍尔布鲁克学院(Holbrook School)等等地方,虽然仅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这足以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现略作记叙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丝路上的茶叶贸易:欧洲人为何抛弃绿茶选择了红茶?》1705年,英国爱丁堡刊登了一则广告:"绿茶每磅售价16先令,红茶每磅30先令。"这个广告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绿茶比红茶便宜将近一半;二是当时的英国是红茶绿茶并行。那么后来,红茶是如何压倒绿茶,成为占当今世界消费80%的茶呢?一是绿茶保存难度大,在大海上漂流的过程中,受到潮气、海风的侵蚀,茶叶很难保持好的状态。而红茶经过完全发酵,被取出水分,具有保存更久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15,(1):94
黑名单一词来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在中世纪这些学校规定:对于犯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将其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终生臭名昭著,也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这个方法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借用,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