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 《史学月刊》2006,(8):14-19
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精神世界形成的标志。在中国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中,自然崇拜、灵魂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文明的进展,又演化为天、地、祖先崇拜。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数字的崇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周时期,以殷商民族为代表的东方部族崇拜偶数,以周民族为代表的西部黄土高原的民族崇拜奇数。这种对数字的崇拜意识表现在祭祀、墓葬、建筑、用鼎制度等各个方面。春秋以后,东、西方民族的数字崇拜意识逐渐统一,用奇数、偶数象征天地阴阳之数,在使用中将它们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华夏民族思维的哲理性、正确性、完善性和认识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时代、地域,人们对头颅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各种非常态的头骨发掘时的状态可据社会功能分为奠基物、殉葬品、祭品、崇拜物四类.前三种功能伴随的现象不能视为人头崇拜现象,只能称之为重首现象.只有满足具有独立单位的特征、体现了有意的处理方式、具有神性成为祭祀的对象的三个条件,才可视为人头崇拜现象.重首现象和人头崇拜现象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本身是否为祭祀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宋丙玲 《民俗研究》2005,15(3):195-204
唇妆,在古代又称点唇,今天的口红在古代则称唇脂,这在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中便有记载,“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隋唐以后又有称“口脂”者,如韦庄《江城子》“朱唇动,先觉口脂香”。用唇脂涂唇在古代又称“点唇术”,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光泽,并给人以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点唇术便备受众多  相似文献   

5.
太阳崇拜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中与太阳相关遗迹、遗物及各地岩画中太阳图像的类型及年代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揭示了中国古代太阳崇拜的发展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叶晋良 《神州》2012,(15):6
从人类文明初始,女性以其生育、哺乳的独特社会功能承担,成为人类精神崇拜的主要对象之一,但由于文明之进步,社会之形成,秩序之修订,女性崇拜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先进发达的农业文明,促使中国文化较早的经过蒙昧时代,直接进入具有文明秩序的封建时代,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女性崇拜形象也为之发生嬗变,爱神并未在中国文明中实现长期独立的发展,反而迅速被美神所取代,但却一直以异化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韩瑶 《神州》2012,(26):1-1
从桃园结义到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然而,在折戟沉沙的历史长河中,为何关羽却不像其他历史人物一样如昙花一现于青史之上,而被后人敬仰成"忠"与"义"之神呢?本文通过对关羽人物性格与形象的分析,与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相结合的方法,来浅析为什么现在人们还存在关羽崇拜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祥瑞崇拜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浩 《民俗研究》2008,(2):167-177
祥瑞崇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作为信仰崇拜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但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于若干朝代,如杨晓红《宋代的祥瑞与灾异初探》、《沦宋代的尚祥之风》^1,对宋代的祥瑞崇拜进行了初步研究;李俊《初唐时期的祥瑞与雅颂文学》^2涉及了唐代的祥瑞崇拜。  相似文献   

9.
从民俗化视角看中华民族的尚“圆”习俗,对圆月的崇拜以及“天圆地方”的观念。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团圆意识在我们的民俗节日、学艺术、婚姻爱情、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表现,对团圆意识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婷  余荣培 《中华遗产》2009,(12):160-160
在制作华容道选题中“洛书”也就是《九宫图》的时候,同事激动地说:“中国文化太美妙了,你看,洛书就把5排在最中间,5是中图文化最崇拜的数字了。”“不对,中国文化最崇拜的数字是9。”正在编辑九连环选题的我脱口反驳。“9是最大的数,而5是最受崇拜的数。”同事想了一下,得出了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上古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太阳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姆渡文化中的“双鸟负日”图案是河姆渡氏族集团的复合图腾。发展到良渚文化 ,“双鸟负日”的“日”已被神话为阳鸟———太阳神 ,与祖先神相统一 ;良渚文化中的神徽就是双鸟共负太阳神的复合图腾 ,也是“三皇”之“皇”的初文。大汶口文化即少昊氏文化 ,其太阳崇拜与良渚文化关系密切。大汶口文化的族徽“”就是“飞鸟负日”的复合图腾 ;少昊氏的昊之繁体“”从日从皋 ,皋为“王鸠”之类的鸷鸟 ,正好与“”的含义相同 ,说明少昊就是太阳神 ,其神形是黑色的鹰 ,凌家滩玉鹰正是少昊之神形。原始天文历法和原始八卦都产生于太阳崇拜  相似文献   

12.
在我读中学时,看到大人戴一只上海牌手表,认为这就是一个成功男人的基本配置,十分希望将来工作以后也能买一只来戴。然而如今时光流转,谁要是再戴上海牌手表,会显得十分另类。  相似文献   

13.
14.
舍利崇拜在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已经出现,三国时期传入中国。舍利崇拜受到皇家推崇应始于梁武帝时期,亦是受到法显《佛国记》描述之印度习俗的深刻影响。唐代法门寺佛指舍利崇奉是中国舍利崇拜的巅峰,帝王舍利迎奉中伴随有信徒自残、焚身等狂热行为。五代宋初,法门寺地宫之外仍供奉有佛舍利,但帝王的崇拜狂热已渐消退,民间崇奉仍有余绪。  相似文献   

15.
<正>树木崇拜是人类宗教历史上最普遍的习俗之一,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其痕迹。在原始人看来,树木和动物一样,也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和灵魂。它能够说话,能够促进生产和人类繁衍。而"庄严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远洋航行的历史悠久,至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极盛时期。以朝廷主办的沿海“海运始于元”,“终元不废”;明代少有举行,终以“海运险远”而将其罢除。两相比较,何以彼盛此衰,本文试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建芳 《文物》2012,(3):31-40,86,1
云雷纹流行于商周时期,常见于青铜器。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的分析认为,这种纹样应于新石器时代起源于江苏南部,是对蛇的形象的抽象化和图案化的表现。此后这种纹样传播到浙江、湖南、湖北、山东、成都等地以及中原地区,在夏商周时期最为繁盛。然而,因时间、地域和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原来的象征意义在传播过程中渐渐模糊,成为失去内涵的形式,到汉代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8.
潘锐 《神州》2013,(21):234-23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出版行业发展也不断提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粗放型经营,产业结构失衡,行政区经济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受行政区划体制的影响,出现严重行政区色彩,制约着我国出版业打破区域壁垒,走向全国的步伐和节奏。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版业出现“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原因分析,结合这种现象对我国出版业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出版业打破“行政区经济”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昌平提出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使“三农问题”的概念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定义,成为了三农学界划时代标志,由下而上地唤醒了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成为了整个三农学界的发动机。三农研究成果很多,但很少有人认同这些研究成果,公众得不到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益,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成“纸上三农”的尴尬。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发现规律,而绝非创造规律;其学术的天然职责是解读社会,而绝非设计生活。只有学术的话语权不为学界的少数人所垄断,只有学术不成为少数学者的专利,学术才能真正成为集中全民族全社会智慧的武器,才能回归学术的神圣地位,才能为我们民族的复兴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路云亭 《民俗研究》2017,(4):127-136
中国体育人源于中国古代的武人、流民和"闲人",这些人自古以来就有自然的合群性,同时也有其自成群落的闭锁性,且以其相对特别的信仰和禁忌体系为心理支点。中国体育人有一种游离于儒家文明的潜在动能,一度群体性地出现过逃离体育圈的现象。体育时常成为体育人的一种身份转换的工具,它沟通了远古非儒学群体的巫者的惯常社会职能。脱离了儒学教化的意义体系后,中国体育人和西方人在行为学上体现出更多的共性,而当代中国体育人所承受的社会偏见却是西方人无法感受到的。体育人的原罪感来自儒教的教化性歧视,而绝非因为缺乏所谓的文史类知识。随着普泛价值观在全球的风行,中国体育人逃离体育圈的现象理应减少,体育人已然承担起改进中国人价值观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