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半岛,也称安纳托利亚,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巴比伦、古埃及、赫梯、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波斯、塞尔柱和奥斯曼等文明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迹,不同时期文明的古迹遍布土耳其。位于土耳其西南爱琴海沿岸的以弗所古城,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成为各国游客到土耳其必去的地方。历史上,以弗所因其重要位置和作用而引来各方争夺。公元前7世纪后,统治这里的先后有吕底亚人、波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半岛,也称安纳托利亚,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巴比伦、古埃及、赫梯、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波斯、塞尔柱和奥斯曼等文明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迹,不同时期文明的古迹遍布土耳其。位于土耳其西南爱琴海沿岸的以弗所古城,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成为各国游客到土耳其必去的地方。历史上,以弗所因其重要位置和作用而引来各方争夺。公元前7世纪后,统治这里的先后有吕底亚人、波  相似文献   

3.
放眼土耳其     
曾不止一次乘飞机从亚洲、非洲到欧洲,洲际跨越在我的以上中断无“恍如隔世”之期,但从空中穿越到一桥两洲的“实地”跨越毕竟不同,人到伊斯坦布尔,心里多少仍有些期盼。  相似文献   

4.
正土耳其,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国家,连接欧亚两陆,依山傍海,小亚细亚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在这里交汇;亚洲的民俗传统,欧洲的行为思想,突厥人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融合。这样的地方必然充满故事。这里曾经是富强的拜占庭帝国;这里曾经是辉煌的东罗马帝国,这里还曾经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这里有宏伟的蓝色清真寺,这里有华美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里有曾经繁华的以弗所,  相似文献   

5.
论说所谓“土耳其斯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突厥的历史论证突厥只是中国的一个古代部族的名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突厥诸部向西迁徙,遍布于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他们在不同的国度各有不同的名称,不再统一称为突厥,突厥成为一个语系的名称,在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突厥族。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过去误译为土耳其斯坦。由于突厥部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布的地区不同,因而突厥斯坦的地域范围也不一样。到公元11世纪以后,今中亚地区才可算是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一名是19世纪初期由俄国人杜撰的,从未被中国接受。1924年以后,苏联也不再使用突厥斯坦这个地名。有些人坚持使用东土耳其斯坦一名,是别有用心的,是为了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坚持使用东突厥斯坦一名的人还企图把新疆说成是突厥族一个民族的地方,这也是说不通的。本文以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事实论证了新疆属于新疆各民族,属于中国。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都是不能得逞的  相似文献   

6.
<正>库尔德问题一般是指库尔德人为建立民族国家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库尔德人由于历史原因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之中,其中分布于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最多,也属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最为突出,土耳其的历史在一战后发生了剧烈变革,土耳其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一新时期的创造者是被尊为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的凯末尔。他的诸多政策对之后的土耳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延绵至今。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文章试从不同历史时期中央  相似文献   

7.
韦东 《文史春秋》2005,(3):62-63
历史当追溯到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不到一年间,历史的机遇,使从“桂林大疏散”到昭平县黄姚镇的民盟,在这里借助天时、地利、人和而扎根、发展、壮大,并从这里走出。避难地巧成发祥地天时的借助:1944年4月,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日本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的失利,  相似文献   

8.
华夏视野     
在欧洲,几乎没有地方像格鲁吉亚斯凡利第高处的村庄那样与世隔绝——如果天气好的话,从首都第比利斯到这里也要10小时的车程。如果碰上坏天气,与外界的联系就完全断绝了。在这里,历史就是现在,而将来  相似文献   

9.
方健 《旅游纵览》2008,(6):46-48
<正>题记:窥探历史,探寻文化,尼泊尔散发出来的迷魂气息让我认定了这是一个可以承载想象力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尼泊尔旅游,因为游人能在这里近临喜马拉雅山却没有高原反应,来这里的游人除了登山和度假外,还有一类人——专程摄影人。我们从成都到拉萨,再到加德满都,一路沿着漫  相似文献   

10.
袁伟时 《江淮文史》2011,(3):4-30,1
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1898年的百日维新只持续了103天,1911年革命后建立的民国政权在短时间内也迅速蜕化变质。为什么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能顺利踏上宪政的轨道呢?百年后重温这段历史,著名学者袁伟时的新论——袁世凯、国民党合力摧毁民初宪政,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历史在这里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