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丁·麦乐西与美国城市环境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丁·麦乐西教授是美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曾经担任“美国环境史学会”(1993-1995年)、“公共史全国委员会”(1992-1993年)和“公共工程历史学会”(1988-1989年)的主席。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功能发挥以及具体的历史研究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他的城市环境史成就。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马丁教授的访谈,他就城市环境史与农业生态史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技术在城市环境史中的作用、环境正义运动的性质等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另外,本文在注释中附有朱尔·A·塔尔教授对相关问题的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四是区域环境史继续受到重视,整体环境史建构也被提上议程。本期的“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包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滕海键教授的四篇环境史专题文章。王利华教授的《“盲人摸象”的隐喻——浅议环境史的整体性》探讨了环境史研究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学科手段和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梅雪芹教授的《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从环境史角度讨论了历史评价尺度的转换和创新问题;周琼教授的《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刍议》探讨了环境史研究碎片化与整体性的辩证关系;滕海键教授的《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论述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和趋势、价值和意义。这四篇文章聚焦于环境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见解,希冀对促进环境史研究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6月19日,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办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会论坛暨创刊40周年纪念会"在西安举行。本刊编委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编委会副主任、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研究员,编委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编委会顾问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北京大学李孝聪教授,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5日-10月3日北京大学教授孔远志应邀访问台湾。9月-29日、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孔远志教授特地造访(台湾)中华郑和学会,受到学会理事长汤绍成博士、副秘书长赖进义以及学会会员台湾师大地理系教授徐胜一和建筑师沈恺等热情接待。原中华郑和学会会长刘达材将军因年老体衰不能前来,亲自打来电话,向孔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5.
1988年6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博物院联合组织“环境考古学”系列讲座。主讲人为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Jack Domahue和美国犹他州大学教授David B.Madsen.讲座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27日和30日,费尔南多·桑切斯-马科斯教授应邀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作了两场讲座.桑切斯-马科斯教授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历史与地理学系,是国际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7.
应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的邀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朱士光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陈其泰教授,于2008年9月11—13日来兰州大学讲学。  相似文献   

8.
正正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也迎来了她的40周岁生日。本刊由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于1981年7月创刊,至今已历整整40周年。史念海教授、陈桥驿教授、朱士光教授、侯甬坚教授、周宏伟教授先后担任本刊主编。本刊现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每年1、4、7、10月定期出版。  相似文献   

9.
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热纳维耶芙教授认为 ,年鉴年派并非法国环境史研究的先驱 ,年鉴派研究的是“境地”而非环境史中的“环境”,但这并不是说法国没有环境史研究 ,只是因为学科分野导致分散罢了。法国环境史研究急需相关学科的整和  相似文献   

10.
从混沌中探寻有序─—读《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一书姜涛读完了由美籍学者李中清教授和郭松义教授共同主编的《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一书.我不禁对这部装帧素雅、印制考究的论文集产生了一种极为强烈的印象,那就是无...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史是历史学的一个新领域。环境史研究以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理念为基础,突破了主要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和社会历史观,强调世界万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其学术价值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外环境史研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基本理论等方面不断拓展和深入,新作迭出。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历史学院环境史研究所的斯马特教授(T.C.Smout)于2006年10月30日至11月7日前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学①。斯马特教授是英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在经济史、社会史和环境史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其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环境考古研究中地学调查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考古研究中地学调查纲要李容全俞伟超教授(1992)系统地论述了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任务和经典模式①。受他的启发,和近几年参加环境考古调查的体会,提出以下的有关地学为环境考古研究服务的调查大纲,谬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指正。一、内容环境考古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对伊懋可教授就海内外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访谈。主要话题有 :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异同 ,外国学者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以及中外环境史研究的区别 ,如何理解“三千年的不可持续增长”和“高度平衡陷阱”论断 ,如何评价彭慕兰的《大分岔》,预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九全 《人文地理》2010,25(5):160-160
西安交通大学李国平教授的《中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测度及补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是我国能源资源经济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这是李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全书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共12章,约30万字。该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了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外部成本测度方法做出改进,测度了中国及陕西省1981-2000年和1990-2007年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折耗,分别利用假设市场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和直接市场法(Market Valuation Method,MVM)对陕北地区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和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了测算,运用效益转移法分别评估了煤炭开发、石油开发中环境价值损失以及资源开发环境价值损失的跨区域影响,对非再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使用者成本损失与价值补偿进行了科学核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使用者成本内部化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模式以及在使用者成本内部化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这些内容都是至今我国其他相关成果没有涉及的资源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可喜的是,李国平教授没有回避困难,从问题出发,拓展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使用客观数据说话,对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及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给专家学者、相关政策制定者和读者奉献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陈香苓 《世界历史》2003,(3):120-121
世界现代史学会西北分会学术研讨会于2 0 0 2年 8月 2 3- 2 7日在新疆大学召开 ,来自西北各省区 1 5个单位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 ,张宏毅教授宣读总会贺信 ,西北分会会长黄民兴教授作 1 996 -2 0 0 2年世界现代史学会西北分会工作报告。此次会议的学术主题是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城市与区域研究室原主任,姚士谋教授获得马普奖学金,于2003年3-5月与德国科隆大学地理研究所所长J.Nipper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姚士谋教授(博导)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此前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开展过合作研究,发表论文150多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史近年来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领域,马立博教授是西方环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马立博的个人研究理路经历了从社会经济史到环境史的转变,他的众多作品中《虎》是一个关键节点。他的研究理路转变和对环境史的反思,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史有很大助益。同时,他仍认同"加州学派"的基本观点,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赋予中国关键角色的全球史对于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叙事至关重要。他指出中国环境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宝贵建议,认为中国环境史研究应该增加更多关于生态科学的议题,注意人与环境互动的复杂性网络,包括我们如何看待环境和将非人类生命纳入我们的叙述体系中,进一步将中国环境史研究扩展到全球史的研究。马立博教授期待中国学者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全球性的贡献。此外,他在访谈中提到的环境史研究学者及代表作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华翰维(Henry Tutwiler Wright III)为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现任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早在1962年,华翰维已成为美国考古学会会员。1964年,他本科毕业于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随后在芝加哥大学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65年)和博士学位(1967年)。毕业后,华翰维先后任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1967年-1971年)、副教授(1971年-1976年)、教授(1976年-),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Albert C.Spaulding学院教授(2001年-2007年)、Albert C.Spaulding学院杰出教授(2007年-),圣达菲研究所教授(2002年-),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员(1967年-)、博物馆馆长(1988年-1991年)。华翰维教授现兼任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考古艺术博物馆研究员(1975年-今)、西非不列颠研究所会员(1980年-今)、美国麦克阿瑟协会会员(1993年-1998年)、圣达菲研究所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5年-今)、圣达菲研究所成员(1998年-今)、英国东非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讲师(2009年)、山东大学立青考古访问教授(2011年-今)等。华翰维教授所获荣誉和奖励有:麦克阿瑟天才奖(1993年-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考古学会(A.I.A.)杰出成就金奖(2009年);美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2013年)。华翰维教授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美国密西根、阿帕拉契亚、切萨皮克、安纳波利斯、俄亥俄河谷,法国多尔多涅,伊拉克乌尔,伊朗德鲁让平原、扎格罗斯山、苏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墨西哥奥哈卡,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埃及,叙利亚,中国河南、云南,山东,蒙古国阿尔泰等国家主持或参与考古调查发掘。1975年以来,长期致力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考古和研究。华翰维教授对当代考古学的理论建树有重要贡献。他是社会复杂化研究的奠基者,率先提出社会复杂化、三级聚落、四级聚落等关键概念和理论模式。在酋邦理论的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华翰维教授研究成果丰硕,其代表作有:《马达加斯加中部早期国家形成:塔那那利佛西部考古调查》(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Central Madagascar: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varadrano);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2007;《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镇的农业生产管理》(The Administration of Rural Production in an Early Mesopotamian Town),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文,38:162p.1969;《国家起源新探》(Recent Reserach on the Origin of the State),《人类学年度综述》(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6:379-397,1977;《科摩罗群岛的早期航海者》(Early Seafarers of the Comoro Islands),《阿扎尼亚》(Azania),19:13-59,1984;《叙利亚东部前陶新石器遗址》(Prepottery Neolithic sites in Eastern Syria),《上古东方》(Paleorient),31/2:167-172.,2006;《伊朗西南部的人口、交换和早期国家的形成》(Population,Exchange and 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Iran),(with G.A.Johnson),《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77:267-289,1975;《肯尼亚巴林戈地区罗博伊平原初步调查》(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Loboi Plain,Baringo District,Kenya),(with W.Farrand,R.Redding and M.H.Wolpoff),《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科技报告No.4》,安纳堡,1976;《盖内遗址:大湖地区古印地安器物群的变化》(The Gainey Site:Variability in a Great Lakes Paleo-Indian Assemblage),(with D.B.Simons and M.Shott),《东北美考古》(Archaeology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12:266-279,1984;《德鲁让平原的早期聚落和灌溉:伊朗西南部村落和早期国家社会》(Early Settlement and Irrigation on the Deh Luran Plain:Village and Early State Societies in Southwestern Iran),(with J.Neely),《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科技报告No.26》,1994,等数百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9.
李瑞洪 《武汉文史资料》2006,(12):F0002-F0002,F0003,F0004
简介陈顺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委会委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师协会室内协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委员,湖北省建筑装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20.
潘天寿 《收藏家》2012,(1):90-91
潘天寿(1897年-1971年)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