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祖安 《古今谈》2002,(3):28-33
任天先生逝世前半小时,我闻讯从上海赶回杭州。那时他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虽声息渐微,但是思维仍清晰。家人都已到齐,我是唯一的“外人”。四十年的亦师亦友,我能赶回来送终,既是我的灵犀一点,想必亦是他本人所希望的。他本来病目,此刻眼神已散,但犹能听得见我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傳訓的刻竹     
我与傅训先生同为白蕉先生的弟子。笔者喜欢欣赏竹刻艺术亦缘于跟傅训的接触。60年代初,有段时间,在蕉师家经常遇到他,那时,他常把一些刻好的扇骨、红木砚盒及拓片拿来请焦师指点,我在一旁观看,有时傅训亦送给我一些拓片玩赏,这样,我对刻竹亦有了些认识。傅训,字式诏。据他自述,式诏名讳还是白蕉先生所取的。他生于1922年,浙江镇海人。早年自学写字、治印和刻竹,我收藏其当年所刻的一把扇骨。三十年代末  相似文献   

3.
在泉州市西街台魁巷一处幽静的私家宅院,笔者访问了平生具有传奇色彩的黄远先生。年逾八旬的黄远老人气色依然很好,一说起他与英国战俘彼得长达半个世纪的情谊,黄远先生兴致很高,他高兴地说:“彼得9月份又要来中国和我见面,这是他第四次来中国,去年我和我的儿子也应邀到英国去探望他。他这次来要先去北京登长城,然后去游三峡,再到苏州、杭州游览,最后到厦门、泉州和我见面。”  相似文献   

4.
大师1943年在重庆为李印泉(根源)先生所作的一帧肖像画,是大师水墨肖像画中仅有的两帧全身画像中的一帧。我在北京访问李希泌先生时,在他家那雅致的客厅里,便见墙壁上挂着这轴翻拍的水墨肖像画。李希泌赠给我的书中,亦印有这帧肖像画。他说,他父亲在世时,十分喜爱徐悲鸿先生所作的这帧画,如今原作已珍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我曾两次与希泌先生促膝长谈,话题多涉及先父李印泉先生与贵州人士的友谊,事多有关反军阀及当时政界情况,使我进而了解到印泉先生的一生。凝视悲鸿大师所给印泉先生像:但见丰颐长髯,神采奕奕,炯炯有神的…  相似文献   

5.
正吴调公(1914—2000)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笔者有幸与之共事三十年。如今调公先生已逝世十余载,但往昔交往的情景依然令人难忘。调公先生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夙仰硕学,兼以交亲"(1987.4),我在为一位弟子的博士论文作的序中则说"调公先生为学界前辈,我经常登门向他请教,他亦不时光临舍间谈学,相处甚洽"(2000.7)。调公先生说在下"硕学"显为过誉,"交亲"倒是真切,而"亲"则为不断交往所聚成。  相似文献   

6.
程毅中 《世纪》2023,(4):82-83
<正>孙伯南先生是近代苏州的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宗弼(1892—1934),号式甫。汪葆楫先生曾写有一篇《孙伯南先生事略》,载于《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1984)。我父亲和葆楫先生都是伯南先生的学生,所以我幼年就曾听说过这位太老师。前两年,网上报道苏州过云楼往事纪略。还提到过云楼主人顾鹤逸,  相似文献   

7.
姑苏五老     
王湜华 《纵横》2009,(8):50-52
1975年,当海棠盛开之际,北京东四八条叶圣陶先生家院内,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共有五个老头,前排藤椅上坐着的,右面是家父王伯祥先生,左面是顾颉刚先生,后排自左至右是叶圣陶先生、章元善先生、俞平伯先生。照片是叶老的孙子叶三午拍的。五位老人的神态十分融怡自然。这张照片竟成为他们五六十年交谊的生动写照,因此不胫而走,在不小的范围内流传颇广。有人称之为“五老图”;又因为其中四位都是苏州人,平伯仁丈虽是浙江德清人,但他出生在苏州,幼年很长一段时间也都生活在苏州,所以他一向自称是半个苏州人,所以也有人即把这五位老人戏称为“姑苏五老”。  相似文献   

8.
1950年夏,由于我在家乡创办的相伯农业技术学校开辟了一个小农场为学生实习处所,缺乏经费,港方校董征集了一些名家字画准备在港义卖。这样我应邀去港寄寓在九龙四海迎宾馆。一天下午,我在宾馆的咖啡屋碰到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异地相逢,备感亲切。这位美髯公急急向我了解关于苏州在解放后的情况。我如实告诉他:解放后的苏州,第一件感人的事就是解放军不住民房,宁露宿街头。解放前我尝过所谓“国军”强住我苏州住宅的苦味,那更有感受了。大千先生听罢我的叙述后,掀髯大笑地连声赞道:真是仁义之师。对我的筹募,他欣然赠送近作四幅,以表赞助。…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二十多年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为华师大校长培训中心的题词。现在,有人批评这句话是典型的"人治观念"。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有些浅薄。"名校长出名校"这是被教育实践所证明的,如李希贵之于北京十一中学、刘彭芝之于人大附中、柳袁照之于苏州十中、蔡林森之于洋思中学。如果校长"一文不名",即使是把名校交给他,估计也会慢慢"不名"起来。所以,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作家袁鹰至今仍清晰地记着1945年他“初识荆州”的情景:“一天傍晚我回报馆,碰见亦代先生正送一位客人出办公室。那位中年来客身穿深色长袍,围一条浅咖啡色围巾,白皙清秀的脸上架一副玳瑁边眼镜,同亦代先生边谈话边向外走。亦代先生迎面看见我,连忙招呼:‘你回来了,正好,来认识一下,这位是夏衍先生。’”从此,两人半个多世纪的交往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1.
飘渺的风姿     
<正>我常不识风向,不知风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不过,每每临风的时候,我总想起吉亮工,还有他写的《风先生传》——先生姓风氏,名风,字风风,系出风后,不知若干世。然喜风,遇风辄狂笑,笑不止,即大哭。人见其哭笑无由也,怪之,以为有癫病。先生亦不辩也。尝无事,从其徒游。徒众亦不知其状,口语风而已。世忽变,举世皆为风疾。其徒曰:"是先生所化也。"先生不任受,曰:"彼自一风风,我自一风风,风固可相混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 《神州》2008,(3):52-53
革命先烈李大钊先生是我的故交,至熟之友,通常都称呼他"守常"——这是他习惯用的别号和笔名。在1919年前后,我每次到北京大学讲课,在上课之前和下课之后,必定去他图书馆主任办公室盘桓10分钟至20分钟,因为彼此很熟,他忙他的事,我进门或离去,均不打招呼。他主编的《每周评论》,我顺手取阅。他有时主动地要我看什么书刊,便顺手递给我,亦不加说明。我接过翻阅后,往往亦无表示。遇有重要书刊,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十八唐陵阎卫平上中学时,我问教文科班历史课的李润生先生:“关中为啥多帝王陵墓?”他风趣地告诉我:“古人一生有四大愿望,生在苏州,长在杭州,死在柳州,埋在秦州。苏州可以吃好,杭州可以玩好,柳州木头好,能做上好棺材,秦州黄土厚,是块风水宝地。秦州...  相似文献   

14.
<正>王思治先生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尤是海内外有影响的清史专家。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办了纪念他85诞辰暨"宏观视野下的中国史学与清代中国学术"的研讨会。我十分高兴地应邀与会。中国人民大学是我的母校,清史研究所更是我今生今世安身立命的根基之所在,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而思治先生则是与我相识、相交达半个多世纪的老师、同事和朋友。在与他亦师亦友的多年交往中,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他的学术成就、治学特点和治学风范。因在会上以  相似文献   

15.
费新我先生,虽则早已闻其大名,但真正接触交往,还是在我于1983年苏州地市合并调到政协工作后。因同费先生有了交往,所以也就熟悉了他的儿子儿媳费之雄、詹小娴夫妇。其间,与我交谊颇深的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人民政协报》总编工禹时除好是费新我的忘年挚友。因这两层关系,我逐渐了解了费新我倾情书画艺术而不辞辛劳、坚忍不拔的许多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6.
浙江古越国,勾践人中杰,尝胆卧则薪,我是浙江籍。苏州有胥门,炯炯悬双目,怒视敌人入,我是苏州生。哀哉韬奋作,壮哉戈先生,死犹断续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两个世纪交替的公元二千年,新秋时节,九十五岁的谢孝思先生告别寓居五十余年的苏州,回到故乡贵阳定居,得遂落叶归根的夙愿。不久到了中秋节,一群书画界的乡后学和文化官员陪老人赏月。后来见面,我问谢老:月是故乡明吧?谢老说:是的,很快活。但又补了一句:却是也想念苏州的亲友们。凡熟悉谢老的人,都知道他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我生在贵州,住在苏州,贵州苏州我都爱。有人问我,贵州好还是苏州好?我说,春兰秋菊,各有佳色,不须分高下的。苏州的山塘园林秀丽典雅,贵州的林峦山寨雄奇朴野,各臻极致,天然互补。二美不可得兼,…  相似文献   

18.
包中 《贵阳文史》2004,(3):10-14
谢老孝思先生是我伯父包北弘之爱生,父亲包净六之挚友。在我小时,他常来南京我家,以后天各一方,直到1956年父亲曾去苏州与他会晤。“文化大革命”后,谢老多次返乡,我均去拜谒,主要聆听谢老深谈“达德”传统、贵州教育、父辈往事、苏州园林、贵阳发展,议“达德”恢复,开会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我是贵阳百货业工会委员,在贵阳经营百货商店。由于喜欢书画,店里经营有宣纸、笔墨、古玩、字画。亦给人代销字画。我原知道徐悲鸿,收集有他书画印刷品。听说徐悲鸿从桂林来贵阳,我就到中国旅行社贵阳招待所去会见他。我们见面后,徐先生谈起要在贵阳搞画展,我立刻对他说我能帮助联系展厅等事情,徐先生很高兴,我们就这样认识了。画展在中华南路师范小学礼堂举行,徐先生展出了《八百壮士》、《川人汲水》(表现重庆人挑水辛苦状)、马、喜鹊、鸡、人象等画。我很喜欢徐先生的画,亦佩服他的为人,就捧场定了他的“狮子”、…  相似文献   

20.
来信照登     
《中国钱币》编辑部:贵刊一九八六年第二期新疆董庆煊先生对拙文《左宗棠督军新疆时铸造的贷币及其治疆的经济措施》一文,指出的问题是正确的,表示感谢。拙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汇考》、王守谦《中国稀见币参考书》、蒋仲川《中国金银镍币图说》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