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王殊 《纵横》2002,(12)
1972年10月,中国和联邦德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我有幸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建交前,我作为新华社驻波恩的记者,曾根据采访中了解的情况向国内写了几个内部报告。毛主席、周总理阅后作了批示,认为有研究的价值。在建交谈判以后,我被任命为谈判代表。建交后,又先后任我国驻联邦德国参赞、大使。回顾发生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德建交,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1972年中国与联邦德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从此步入到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两国建交的重要原因除国际因素外,各自国内的政治形势同样不容忽视。作为在野党的基督教联盟党看准时机,通过党内领袖与中国政府积极接触增进两国了解,为中德建交打开了局面,最终促成两国建交。  相似文献   

3.
最近,收到了北京王殊同志的一封信。他告诉我:"写作对健康特别有益,我现在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常常报废,我也不计较,对训练脑子十分有用。"王殊今年84岁了,九年前,他从全国人大退下来后,一直在坚持"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所以除了在报刊上常见到他的文章外,2000年收到了他写的21万字《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2007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今日中国——合作·友谊·共赢庆祝2017年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将举办2月15日下午,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今日中国——合作·友谊·共赢”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举办。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局长助理郑浩、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谢金英局长介绍,2017年,中国将在德国举办贯穿全年、覆盖全德的系列文化庆祝活动。活动主题为“今日中国——合作·友  相似文献   

5.
文庄 《纵横》2010,(10):17-23
今年是中国和越南建交60周年,在这60年里,中越关系可以说起伏跌宕,既有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也有兵戎相见彼此疏离的隔膜期。1947年,25岁的文庄前往抗法战争中的越南参加华侨工作,在那里,他度过了19年的光阴。文庄曾经担任越共领袖胡志明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马振犊 《民国档案》2001,(3):111-112
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结识来自民主德国洪堡大学的费路教授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还带有较浓政治色彩的一个“德国同志”。以后,随着与他交往的逐渐增多,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幽默风趣的言语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与吸引。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对中德关系史发生兴趣,并开始参与我馆与他主持下的洪堡大学的学术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梵建交一波三折。九一八事变后,包括宗教界在内的各界人士出于对中国抗战大局的考虑,曾多次向国民政府建议中梵建交。相较于晚清以来的两次建交尝试,此时呼吁中梵建交固然与国民政府全力争取外援的抗日战略一致,但大背景已经改变,废约运动的兴起成为影响国民政府考虑与梵蒂冈建交的重要因素。外交部在分析利弊得失后,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没有把中梵建交事宜提上日程。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国民政府虽然仍存顾虑,但总体上倾向尽快与梵蒂冈建交,并实质性启动了建交通使的准备。不过,这一次由于梵蒂冈态度消极,建交问题再次搁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为抵消日梵建交的影响,在美英等国的压力下,中梵建交一事终获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隐蔽战线中,他被誉为"后三杰"之首:战争年代,他是那枚左右战局的"棋子",多次送出重要情报:建国后,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加入联合国,重要外交场合都有着他的身影:政治生涯完美谢幕后,他又成为一名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1972年9月,上台执政仅两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何要在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访问中国,并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在田中首相访华以前,又是谁充当了类似基辛格这样的角色,他是田中授权的“特使”,还是冒牌的?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过程中,又有哪些细节值得玩味?今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本刊特编辑了这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书,读到勃兰特舔盘子的故事. 一次,中共代表团及其随员共5人出访波恩,与原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商谈建立两党关系.那里的政界与舆论界对此很重视.有些报纸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竟用了通栏大标题. 当时的社民党主席勃兰特出面接谈,并宴请了中国客人.这位勃兰特,是德国久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曾先后担任过约20年的联邦德国总理,其时还是拥有83个成员党的社会党国际主席.在当时的联邦德国老百姓心目中,他个人的,以及他能动用的党内金库里,钞票有的是.然而他花钱却很抠门.  相似文献   

11.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中法建交曾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当时 ,由于美国和台湾当局的阻挠 ,中法建交的过程曾出现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谈判之初 ,由于法国坚持中法建交不应以法台断交为前提而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得知中法即将建交的消息后 ,美国和台湾当局又设置重重障碍 ,竭力阻止中法建交。围绕中法建交与法台断交 ,有关各方折冲俎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战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建交谈判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同印度建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确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先谈判后建交的外交原则,还赋予了"一边倒"更丰富的内涵,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是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外交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尽管印度尼西亚建国初期曾有其总工会代表团赴华与中共高层接触,但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两国建交问题的却是印度尼西亚前宗主国荷兰。荷兰利用荷—印(尼)联盟主导者的身份,企图在保留与台湾当局外交关系以及不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情况下,以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建交作为荷中建交的交换条件,并以此保持在华各类利益,但此举为中方所拒。荷兰不得已放弃对台湾当局的外交承认,由此台湾当局撤销驻印度尼西亚外交机构。在印度尼西亚方面,尽管美国施加了外交压力,但苏加诺总统仍采取了平衡外交政策,而中方也获得苏联对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的支持。在两国的努力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  相似文献   

14.
在近日举行的中美建交28周年研讨会上,83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当众念出了他的白宫日记部分内容,披露了建交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及曲折经历。  相似文献   

15.
萨苏 《文史博览》2013,(11):32-33
章照止先生是老一辈数学家,当年就住在我家的对门,然而,在数学圈子以外,他的名字并不太响亮。因为他的研究方向带有一丝神秘。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国际上一直认为,中国有一个神秘的人物,在他的面前,设计多么巧妙的密码都如同草芥。他们把他叫做“中国的眼睛”。中美建交的时候,双方曾经互赠礼物。美国赠送给中国的,是日本“宝船”阿波丸号的沉没地点,中国后来组织力量打捞,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中国留德学生与中德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留德学生与中德文化交流元青在民国时期的中德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学生赴德留学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不仅在于留德学生人数广大(在留日、留美、留法人数后,居第4位),更在于这个留学群体对传播近代德国和西方文化、加强推进中德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突出...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是第一个未经谈判而直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但两国关系从建交到实现正常化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中国与印尼建交前夕,台湾当局曾尝试与印尼"建交",但印尼政府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决定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得到中国政府的积极回应。中国与印尼建交后,受国内政治环境和美国反共战略的双重影响,印尼政府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拖延派遣驻华大使,并屡次做出有损双方友好关系的举动,导致中国与印尼关系陷入"建而不交"的特殊状态。1953—1954年,印尼对华政策进行调整,两国实现互派大使,外交关系才得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8.
中美建交前夕,陈香梅被尼克松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委员会主席,因此有很多机会和尼克松以及白宫官员接触,她亲历了中美建交的始末。尼克松在宣布访问中国大陆前一周曾召见我,和我在他白宫的办公室谈了差不多一小时,但他对于大陆之行一字未提。我在他的椭圆形的办公室也很随便地发表了一些意见。本来在白宫通知我总统要召见前一天,我心想尼克松或许要和我谈越南问题,但出乎我意料之外,他问了一些有关台湾及大陆的问题,说是有些新的构想。我问他有何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从1928年到1938年,此十年间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民国时期中德关系史上主要内容之一。蒋介石国民政府之所以要在列强中挑选德国人做军事顾问,是基于中德双方当时的处境考虑的。从中国方面来看,蒋介石国民政府在与苏联绝交后,  相似文献   

20.
王洪起 《炎黄春秋》2008,(10):47-5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是1949年11月23日正式建交的。建交后的头10年里,两国关系发展正常。应阿尔巴尼亚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从1954年开始向其提供一定数量的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