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人物简介丹尼斯·卫根,1958年1月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国顺美财务集团公司CEO。曾在美国最大商账追收企业担任副总裁,有21年的国际商账追收经验,曾为多家中国出口企业成功收回海外欠款。得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想采访他,丹尼斯·卫根(下文称卫根)正在美国开会,研究怎么帮一家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2.
1947年的一天,一个像大学教授摸样的中年男子,来到我们新华社晋察冀前线野战分社,我以为他走错了地方,可他不慌不忙,一面掏介绍信,一面自我介绍说:“我叫杨朔,将和你们一起进行军事报道。”不久,杨朔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随军行动。他见到我们这些年轻记者,总是先笑笑,讲起话来慢条斯理,很有分量。他对自己要求极严格,即使在战斗紧张的时刻,也抽空给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邓拓、副社长胡开明写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当时,新华社晋察冀前线分社有四个支社,记者全是年轻人,每次战役都要随团、营行动。领导上考虑到杨朔年…  相似文献   

3.
高任飞 《文史博览》2007,(11):22-23
英国人大卫·齐德,周恩来为之取名漆德卫,是1949年后西方首位派驻中国的记者,1956年至1958年生活在中国。2007年6月,80岁高龄的他受邀再次访华。庆祝新华社和路透社合作50年。  相似文献   

4.
当时姚文元还提出一个口号,叫"抗震不忘批邓",还要在救灾前线搞阶级斗争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全国动容。这一年,张广友46岁,他已经在新华社记者的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在此前他以记者之笔记录过三年大饥荒、"文革"武斗、1975年淮河大水灾。  相似文献   

5.
《非诚勿扰2》上映前后,冯小刚频频开炮。上映前。他先“炮轰”金马奖,上映后,又在微博上“炮轰”新华社记者批评他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报道,并称“为有这样的记者感到羞愧”,俨然成了“小钢炮”。  相似文献   

6.
夏天 《古今谈》2010,(1):71-75
走进何水法的画室,最先跳入眼帘的是一只镜框:200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代表时与他握手的照片,无论神态、角度,抑或是照片的清晰度,都无可挑剔。他解释说是新华社记者拍的。按常规领袖接见代表,随行记者跟踪拍摄,一天下来,  相似文献   

7.
廖楠 《环球人物》2013,(5):40-41
随着问题官员的不断曝光,官员形象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该报告的主编、研究中心主任唐钧,也因此比平时忙了。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还不时有记者打来电话。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一直给官员、各政府部门做公关培训和危机咨询,这份报告正是他多年实践积累的总结和心得。  相似文献   

8.
经历过60年代的人,大概不会忘记那篇著名的通讯《九颗红心向祖国》,不会忘记那位为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敢于在远离故乡的巴西狱中与敌人作殊死斗争的新华社记者。 30多年过去了,昔日有着铮铮铁骨的儒雅汉子如今已白发苍苍。可他的心没有老,那份关心国家、关注人民的激情一如当年,他依然伏在案头不停地学习、思考…… 他,就是原新华社著名记者王唯真。  相似文献   

9.
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小学教师李庆霖给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反映他儿子李良模上山下乡中屡遭苦难的状况。信寄出4个多月后的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亲笔给他回信,并给他寄了300元人民币。随即李庆霖的名字全国家喻户晓。他的这封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千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况。当年,我才23岁,也是一个下乡知青,比较幸运的是已在莆田地委宣传部通联站工作;这是个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的机构。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陪同新华社记者采访李庆霖,是莆田地区内第一个知道毛主席回信的人,  相似文献   

10.
范长江之死     
“1970年10月23日,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逝世。”新华社10月22日的电讯在“历史上的今天”栏目中简介说,“范长江,四川内江人,他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曾先后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等职。他在30年代发表的《中国的西北角》等新闻作品,曾震撼全国,现在仍被视为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王煙长 《百年潮》2007,(12):34-39
“中央文革记者站” “中央文革记者站”成立于1966年9月初,第一批记者共约二十六七人,是新华社军事部和驻各军兵种、各大军区的军事记者,都是现役军人。1966年年底,由于各地都乱了起来,人力不够,才从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调来一批记者和编辑,两者加在一起共约40人左右,不是军人的无一人穿军装。再后来又从各大军区、解放军政治学院调来军队干部155人,从马列学院调来14人。前者都是军人,仍穿军装,后者是地方干部,仍穿便衣。直到最后“记者站”撤销时,总共也只有236人。  相似文献   

12.
我心目中理想的CEO能够为企业制定出非常明确的远景,还能给出可行的实现途径和方法,而且有很强的执行力。企业每天都像在打仗,执行力非常关键采访朴根熙是在三星中国区总部的会议室进行的。除了朴根熙与翻译外,现场还有副总裁,公关宣传部部长,外加一位全程用相机记录采访过程的年轻人,他们大都西装革履,加上庄重的礼节,使得采访场面显得颇为隆重。朴根熙拿着记者的名片试着念出记者的名字,结果不是太成功,只有前两个字的发音听得懂。  相似文献   

13.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是前罗马尼亚党政领导人。他曾多次访华,为中国人民所熟悉。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刮起一场政治风暴,几天后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埃列娜竟倒在本国人的枪口下。我们是新华社驻罗马尼亚记者,亲历了这场政治风暴,见证了齐奥塞斯库之死。  相似文献   

14.
夏永安 《炎黄春秋》2003,(11):48-51
本文的题目是我取自《当代的“老新闻”》一书中的一篇回忆文章。作者是一名比较敢讲真话的新华社资深记者之一杜导正。他1956年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首席记者,一生多次采访农民。虽然他也随潮流写过一些浮夸的报道,但不久后他深入实际便冷静下来,曾就广东发生了饥荒—事向北京报警。在那种年代,讲假话无人追究,讲真话反而屡遭磨难。由于敢于讲实情真话,杜导正曾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出新华社,蒙冤多年。“说真话难还是应该说真话”,这正是杜导正及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经过反思后做出的判断和抉择。我国在经过20多…  相似文献   

15.
魂系国宝     
一 那是1984年10月5日午后,新华社记者、《光明日报》记者、《文汇报》特约记者、《羊城晚报》特约记者以及青海省的各家报纸和电台、电视台的记者,鱼贯进入西宁宾馆后楼会议厅,准备抢先报道一条爆炸性新闻:稀世珍宝——敦煌经卷回到了祖国的文物宝库!  相似文献   

16.
姚经才  李德水 《神州》2008,(12):49-49
回想起为刘少奇同志照像时的幸福情景,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那节俭朴实、平易近人、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高尚品德……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普通的人"记得那是在1963年的一天晚上,少奇同志穿着一身浅灰色的中山装,在王光美同志和新华社记者  相似文献   

17.
就河南品牌如何走出河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系主任、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博士后陆雄文教授。记者:陆教授,您对河南品牌熟悉吗?您怎么看待河南品牌?陆雄文:我个人对河南品牌不是很熟,也只是听说过像春都、双汇、莲花味精等有限的品牌。品牌代表的是提供给顾客价值的一种反映,即不管是从内容、形式、品质、文化内涵、精神等等层面给消费者以有形或无形的满足。不同地域的品牌,往往会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比如法国人浪漫,其服装、化妆品和葡萄酒也总会给人浪漫的感觉;瑞士人精…  相似文献   

18.
1955年10月,毛泽东主席对新华社领导人吴冷西说:“要把地球管起来。”吴冷西在新华社传达了这个指示,说毛主席批评新华社的国外工作思想保守,行动迟缓,驻外记者派的太少,新华社要大发展,走向世界。吴冷西和其他新华社领导人意识到,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有很大的提高,新华社走向世界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在解决贵州问题的会上叫我讲真实情况: “对事实真相,我们相信派去调查的新华社记者。”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再次有机会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工作,亲自领略他的人格魅力和斗争艺术,是在“文革”期间他处理贵州问题时。  相似文献   

20.
正1972年10月,我从中宣部宁夏"五七干校"分配到新华社工作,与朱穆之相识。新华社所在地原是北洋军阀时期的"国会大院"。抗战胜利后,北大在此设立四院,先后作为先修班和文、法系科一年级新生校址。1947年我考入北大经济系后,曾在此就读过一年。我来大院工作时,穆之刚从新华社山西永济"五七干校"解放回社,恢复社长职务。他在"文革"开始就被"打倒",在社内隔离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