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4,(8):111-111
2014年6月27日—30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技术团队和联合志愿团队赴湖南省通道县侗族村寨,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工作。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河流域的芋头、横岭、坪坦、阳烂、中步、高步六个侗族村落与贵州、广西其他侗族村落于2012年11月联合申遗,已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活态村落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遗产的社会教育受众是社会公众,是激发公众保护意识、普及遗产保护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世界遗产》2016,(4):134-135
正崇山峻岭中繁衍生息被湘南群山峻岭所环抱的芋头侗寨,隶属于自古被称为"南楚极地""百越襟喉"的通道县,险峻的地理位置及多民族共生区域,营造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习俗。除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景观村落外,芋头寨还是"侗族村寨"之一,2012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后备名单》。  相似文献   

3.
正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的居民统称为侗族。黔东南侗寨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边有古树,寨后有青山。侗族人  相似文献   

4.
<正>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的居民统称为侗族。黔东南侗寨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边有古树,寨后有青山。侗族人  相似文献   

5.
位于桂、湘、黔三省交会地带的柳州地区三江县,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群体交往为主体的恋爱习俗,以吊脚楼为单位联结的村寨,以糯米食和酸制品为主的饮食文化及以无器乐伴奏的多声部民歌等民间艺术,构成了独特的侗族民俗风情魅力。 3月初记者到三江县采访,首选项目就是看风雨桥,县旅游局长韦甫元带我们先去看该县108座风雨桥中最古老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三穗县圣德山周围的坦洞、绞强、岑坝、等溪、龙脚、拿相、香炉、木良、顺洞和瓦寨部分地区,以及相毗邻的剑河县南明乡的敏寨、缥寨、司头、岑戈寨和平畛、小广、大洋、磻溪等一带侗族地区,解放前大约有五万人之多,直接或间接地信奉圣婆。这种信奉圣婆的活动流传到土地改革时期,也有一些村寨流传到1957年。敬奉圣婆亦称拿(敬)冷神,侗话叫“垒婆扭”或“打扭”。关于信奉圣婆的情况,虽无正史记载,但散见于当地部分侗族家谱、地方志和碑文之  相似文献   

7.
叶德辉 《风景名胜》2020,(1):0134-0135
随着交通的便利,经济的发展,传统封闭落后的侗族特色村寨面临村寨人员流失、文化传承断代的空心化问题,而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重新建构了新的数字新社区景观,结合疏导的模式,整合现有互联网工具、建构新的管理模式,形成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相结合的二元并存的传承模式,可以促进侗族特色村寨景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侗族村寨     
《世界遗产》2014,(1):90-94
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顺应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传统聚居生活方式的代表,也是近千年来侗族人民对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良性使用模式的突出例证。  相似文献   

9.
侗族村寨是中国西南山地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典型代表,需要人们以动态的过程和眼光看待这一人类与自然长期交融发展的过程产物。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策略采取联合式、捆绑式、扩展式的做法,在统一编制申遗文本时需要对遗产区内的文化遗产点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标准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进行价值认定和数量遴选,重点梳理遗产区内能够代表该遗产所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能够体现该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潜力的文化遗产点。侗族村寨的申报与保护工作应对遗产地的价值属性有清醒认知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机制,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计划公众的参与程度,最终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充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内     
《世界遗产》2013,(6):28-28
继2012年国家文物局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2013年11月12日,住建部公布了增补版《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相似文献   

11.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是侗寨的象征。一寨建设之始,必先建鼓楼。只要看见鼓楼,便可知必有侗族人居住。由于侗族深受汉族宗法观念的浸染,故单姓同宗村寨只建一座鼓楼,而杂姓村寨,则每一姓氏各建一个鼓楼。因它多以姓氏而建,故鼓楼的好坏则直接体现了一个同姓家族的兴旺与衰落。  相似文献   

12.
刘颂华 《南方文物》2022,(5):257-263
<正>万里茶道是1689年至1960年期间中国几个南部省份将所产之茶途经蒙古国输送至俄罗斯的一条古代商贸道路。鉴于万里茶道的突出价值和现存的大量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于2016年将其确定为“十三五”大遗址((1)),2019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这是湖南省继侗寨(湖南、广西、贵州)、凤凰古城之后列入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第三项。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湖南、贵州交界的群山之中,分布着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侗族。根据史料的记载,侗族是古越人的一支,秦称“黔中蛮”,汉称“武陵蛮”,三国称“仡”,唐称“僚”,唐宋时期侗族地区作为中央王朝的羁縻州,“峒”作为该制度的基层行政单位,开始有“峒”、“洞蛮”、“洞僚”之称,元明清之后,有关“洞”的称谓渐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侗族”。侗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侗族是本地土著发展为侗族,第二种说法是侗族来源于广西梧州,第三中说法是侗族来源于江西吉安。三种说法都表明侗族是经过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4.
6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了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中.最新的文物受损统计资料。据初步调查,截至6月5日.世界遗产四川青城山与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丹巴藏、羌碉楼与村寨以及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8座博物馆遭受严重损坏,近三千件(套)馆藏文物破损.  相似文献   

15.
易亚运 《旅游纵览》2022,(6):100-102
环境美学表达了人们在建设美好家园过程中对美的追求,强调人类整体生活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村寨作为侗族人民的美好家园,它以独特的村落生态环境、聚落建筑风貌、居民社会组织及民族民俗风情逐渐成为被人们所喜爱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目的地规模化的建设使得...  相似文献   

16.
侗寨鼓楼     
鼓楼,是侗族的特有建筑,是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侗族的也是我国建筑艺术中一颗独具特色的璀璨明珠,它鲜明地、典型地昭示着侗族的文化和文明。鼓楼,它又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只要看到村寨中有鼓楼,就知道这里是侗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地侗族聚居的村寨里,一座座造  相似文献   

17.
王薇 《旅游纵览》2020,(2):72-79
<正>位于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的大利村始建于明代,距县城23公里,是坐落于大利溪畔的深山幽谷中的侗族村寨,居住着300余户人家1000多人口。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入选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山清水秀,村中一条小河细流缓缓,具有侗族特色的干栏式青瓦木楼沿河而建,五座侗族风雨桥将两岸鳞次栉比的村寨连为一体,寨中还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板古道、清  相似文献   

18.
侗族·祭萨     
侗语的"萨"意为始祖母,"萨"是侗族人心中无所不能的神,侗乡各村寨都设有「萨堂」(祭坛),逢年过节,侗家人都要祭奠她,以保佑村寨平安。  相似文献   

19.
侗戏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一、侗戏的起源与流传侗戏最早流传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唐朝以前,侗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与其社会关系相适应的文艺形式:“耶”(即在祭把和重大喜庆活动时用的歌舞),“嘎”(歌)、“垒”(念词)和“碾”(传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湘、桂、黔三省正在联合将其代表性的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侗寨申遗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历时已久,但生命力仍然旺盛的活态遗产——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与普通的遗址、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有所不同,它不会特别注重侗寨建筑的年代久远、建筑规模的大气磅礴、建筑形式的丰富多样等,而是更注重侗寨元素反映的独特文明和文化形态,是侗族人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独立创造、逐步完善且延续至今仍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活态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