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国外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开展的比较早,也更加的成熟。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却相对比较落后,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比较丰富,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运用RMP理论从资源、产品和市场三方面分析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情况,识别其在发展中存在的对非遗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不足、非遗旅游产品体验性不足和非遗发展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应当立足非遗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产业联动打造非遗IP和构建立体化的非遗旅游品牌传播体系,实现非遗历史文脉传承和非遗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谢颖 《风景名胜》2020,(2):0022-0022
在数字传媒背景下,数字出版物体现了时代特征,也展示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非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将数字出版传播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传播中,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契机和机遇,还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将探索数字出版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分析文化遗产创新传播对策,推动数字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是“非遗”保护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决定了“非遗”活化的方式也不同,“非遗”的旅游活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文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为例,运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既是非遗科学保护的逻辑起点,也是非遗科学保护面临的全新话题。首先我们要承认非遗自身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并充分意识到非遗自身的整体性、非遗构成要素的层次性、非遗对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以及非遗文化基因的稳定性,对于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非遗实施系统性保护,不但可以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提升非遗科学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非遗科学保护的政策制定水平,让我国的非遗保护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伊超 《黑龙江史志》2013,(13):283-285
原真性保护原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后被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原真性"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对原真性保护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繁杂、形式多样、活态变化,原真性保护原则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便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原真性保护原则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关注着不同于有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这一原则的提出无论是对非遗本身、非遗持有者还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昕 《东南文化》2018,(6):98-103,127-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已成为常态。经过多年的发展,"非遗"主题展览已经形成了相对模式化的叙事类型和同质化的发展特征。这一现状反映了多重话语博弈下的行业惯习,同时也体现了非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行政话语所应有的限度。"非遗"主题展览应与强调多元、互动与阐释性的新博物馆学发展趋势相呼应,关注非遗变化与改造的实践性,摆脱"非遗"话语与行业惯习接驳的逻辑自洽,反思性的回归博物馆多线和声的智识传统,从而使非遗与展览的关联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李珍珍 《福建史志》2022,(5):66-70+7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无形的软实力,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区域经济突出的优势。作为“非遗”大县,永春县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重保护、轻开发的问题还明显存在。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走“非遗+”商业融合模式、推动非遗产业集聚发展、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外非遗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推进永春可经营性非遗市场化,使之成为永春的文化品牌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李芳  梁福兴 《旅游纵览》2023,(7):144-146
对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话题,但在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难以支撑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度不够、现代科技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构建非遗人才培育体系,助推项目基地建设;二是加大非遗资源线索挖掘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四是注重科技赋能非遗发展,构建智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话题,但在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难以支撑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度不够、现代科技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构建非遗人才培育体系,助推项目基地建设;二是加大非遗资源线索挖掘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四是注重科技赋能非遗发展,构建智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2014,(11):110-110
10月10日至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博览会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主题是“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以及部分国家近700个项目、560多位传承人进行了展示展演,全面呈现了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巴浩冉 《满族研究》2023,(3):112-1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这一重要过程,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证。我国的非遗相对世界非遗有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目前,学界对我国非遗进行了多方位研究,涵盖概念界定、价值功能、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以往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保存良好的各类遗产当中,苏格兰格子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活态传承意义的遗产之一。从苏格兰格子面料的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国家、民族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苏格兰传播到世界各地,又如何从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兼具高端与平价、老少咸宜的畅销商品。这一成功案例对于传统纺织品类,特别是那些仍停留在“尊为遗产”保护层面上的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灵感。  相似文献   

14.
曾丽华 《旅游纵览》2023,(10):95-97
随着研学旅行的迅猛发展,研学旅行的内容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瑰宝,是研学旅行中的重要内容.广东省惠州市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立足惠州特有的非遗,发展研学旅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目前非遗与研学融合研究的情况,了解当前二者之间融合发展的问题,基于惠州的非遗资源,提出惠州市非遗研学旅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非遗是"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流变性、即时性等特点,非遗展示经历了原生态展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活态"展示三个阶段.当代专业的策展工作者需从狭义定义去界定非遗展,以当代视角和审美意识去理解、把握、呈现非遗的传统文化属性,在展览策划中体现出策展者保护非遗的主观意识,从"全遗产观"视角策展,在展览中阐释非遗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属性,积极搭建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展演性、体验性等特征。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道路,实现非遗的活化。本文在分析青岛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行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与研学旅行相结合,既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又可以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本文基于昂普理论对梅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进行研究,分析梅山研学旅行的现有产品及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梅山地区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融合,提高梅山非遗研学旅行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刘迎华 《旅游纵览》2023,(7):99-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展演性、体验性等特征。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道路,实现非遗的活化。本文在分析青岛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辽宁锡伯族旅游纪念品市场及传承人的研究,分析辽宁锡伯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现状,研究辽宁锡伯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找寻在设计开发中将非遗元素融入辽宁锡伯族旅游纪念品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为锡伯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邓雪晨 《神州》2012,(20):25-26,28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对市场化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现象和问题。保护主体因基本认识混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造成了在项目保护和利用中对非遗真实性、整体性的破坏。厘清认识、把握原则、明确保护主体应有作用,才能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