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晓琳 《东方收藏》2024,(2):118-120
唐宋时期,帝王封禅特点突出:以封禅之名,彰显应天受命,夸耀功德,巩固统治;夸示四海,彰显国家实力;臣下劝请封禅次数明显增多。唐宋时期帝王封禅的政治性功能更加突出,也积极推动了泰山宗教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慧 《民俗研究》2007,(3):174-193
在中国历史上,泰山祭祀是作为一种国家礼仪来看待的,每每有礼,大都是一代帝王亲自执事。特别是封禅之祭,是"旷世"之大典,为任何一个帝王所想往。  相似文献   

3.
红门游览线     
《风景名胜》2016,(3):72-74
岱庙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保存了大量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贡品、工艺品,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代画像石.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岱庙总面积960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相似文献   

4.
五岳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国人论风光,必日三山五岳。"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而"五岳"则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  相似文献   

5.
<正>泰山自古一直被视为神山、圣山、国之镇山,在泰山上举行的祭天仪式及在泰山下的小山举行的祭地仪式被称为封禅,是古代帝王向天神、地神报告自己功业的一种方式,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曾封禅泰山。明代皇帝虽未亲往封禅泰山,但对泰山却极为尊崇,有明一代遣官致祭达40余次之多,凡国之大事,或祈丰,或求雨,或祈子,或征伐,或嗣承大统,或元子诞生,都要祭告泰山,皇室宗亲更是频繁在泰山祈福祝告,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定都关中的帝王如秦皇、汉武都很眷恋东南大海,特别是汉武帝,似乎有一种恋海情结。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春他第一次“东巡海上”,然后回头“登封泰山,”可是一待封禅事毕,他又转身奔向大海去了,《史记·封禅书》说是“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从此以后,这位精力充沛的君主便仆仆于齐鲁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以帝王年号纪年始于西汉武帝,而汉武帝前期(元鼎四年以前)诸年号系后来追记之,这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得很明白,且明清学者也多已论定.然近人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一书中据传世文物一反前论,认为汉武帝“建元”、“元光”诸年号并非追记,而当时已有之.其说如下:  相似文献   

8.
帝王巡行封禅祭祀泰山这一极具历史延续性的行为,让帝王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乾隆皇帝作为泰山的常客,其所作《乾隆御制汉柏诗图碑》制作精美,并立于图中所绘的汉柏树旁,实景与画做对照的景观实属罕见。但由于碑刻年久,有些字迹漫漶不清,观者多做书画作品欣赏。作者结合乾隆帝的原作品及部分史料,通过研究乾隆祀泰山的起因以及在29年间四次为汉柏绘图赋诗的过程,对碑中所刻诗、画进行全面解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宋代的泰山香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陶莉 《民俗研究》2004,(1):120-128
对大山的崇拜,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但像泰山那样历史文化延续之长、宗教信仰影响之大,乃至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实不多见。因着这种历史的优势、文化的优势,作为泰山化身的泰山神,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其信仰渗透于各个社会阶层之中,以致影响着一代帝王、一介百姓。封禅大典成就着帝王的理想与希冀;而年复一年的朝山进香,则寄托着庶民的渴望与追求。我们相信,对泰山的信仰是自由的,尤其对平民百姓而言。香客来泰山,或许愿,或还愿,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10.
封禅考──兼论三星堆两坑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封禅,是中国上古时代一项极为重要的典礼.所谓“固把之殊礼.名号之秘祝.把天之壮观”①。系指朝代更迭,“受命而王”者遍沓天地诸神而举行的大祭,近乎干后世的“开国大典。”汉代以前,人们大多相信上古曾实行过封禅礼.盖因去古米远.口碑流传.故时见于先秦典籍所载。汉代以后.始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封禅说遂成聚讼之事。上古时代有否实行过这项至高无上的祭扫大典呢?这些年来‘随着历史研究及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古社会的轮廓已日见清晰,我们认为,已初步具备考察封禅礼的条件。一、封弹古说封禅说最早见于《管子》,曰:…  相似文献   

11.
泰山为“五岳”之一,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古称“东岳”,一称岱山、岱宗。秦始皇、汉武帝等不少帝王登基后,都曾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清帝康熙除派员来泰山告祭外,借出巡之机,曾于康熙二十三年、四十二年两次登上泰山。清乾隆帝自二十五岁即位称帝到八十岁(乾隆五十五年)的五十五年间,共到过泰  相似文献   

12.
“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读《史记·封禅书》札记王守成《封禅书》是《史记》中的一篇佳作,不仅文辞精彩,而且富有思想性。《封禅书》记述自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有关封禅、郊祀、鬼神等属于宗教迷信方面的观点与活动。其中,有关汉武帝一代的内容约有一半篇幅。...  相似文献   

13.
何文珺 《神州》2012,(16):12-13
河洛故地,曾因雄踞于中原,被称为"天下之中",谓之"中国"从区域概念上讲,它是黄河由河曲、渭河而东中经砥柱之险,过孟津、洛河,流入平原,这一大段大河之南的地区,古称河南地,叉称河、洛地。大体上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地区。《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作为中华始文化,河洛文化的范畴早已超越了区域的界定,惠泽华夏、彪炳千秋,集中央文化、国京文化、国都文化干一身,构成了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脉与源头。比如标志华夏慧根帝王之学,思想恕渊薮诸子百家及儒释道文化。它的博大精深、璀璨闪耀还体现在源于河南渑池以精荧彩  相似文献   

14.
《文史天地》2013,(4):94-94
“岳父”一词其实比“爸爸”一词更含有敬意。唐玄宗李隆基的一次泰山“封禅”中,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封禅使”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于是,张就借机把自己的女婿郑镒由九品超拔为五品。唐玄宗察觉此事之后,当面质问过郑镒。弄得郑镒面红耳赤,无言以应。  相似文献   

15.
成县鸡峰山     
王君 《丝绸之路》2006,(6):19-20
鸡峰山离甘肃成县县城15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自然风景区。史志中称之为鸡头山,俗称鸡山。由于其山势“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如鸡首”而得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经在秦二十七年,出长安“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也就是说,秦始皇是走进了鸡头山的。当时他到鸡头山显然不是为封禅,而是巡视途经,是为了在俊美古秀的山林景色中游历小憩。清乾隆初年的《成县新志》中,对此颇具想象“:史称秦始皇西略,登鸡头山,命宫娥吹箫,使长子扶苏秉蒙恬军。”可见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工作狂,而是一个满会醉心美景、潇洒放松的凡间帝王。根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国古代的巅峰之世唐代一代的三次成功封禅的功效做简略探讨。唐统治者利用封禅来达到对内加强统治,对外宣扬国威,构建新的驭民信仰体系的目的,从而起到国泰民安的效果,这样的治世之道对今天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江南有奇观,万古灵迹醉神仙。梁祝故里天下传,化蝶千年永缠绵。勤劳聪慧新祝陵,人间桃源开新篇。——歌曲《请来祝陵走一走》地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的宜兴市张渚镇祝陵村,是一个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充满传奇的山村。这里,有着远古时期善卷避禅归隐的传说,有着东吴孙皓封禅的国山和矗立山巅的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山碑,有着荡气回肠、脍炙人口的梁祝传说,有着南齐帝王收赎祝英台故宅创建的善卷寺,有着梁武帝祈雨得应的九斗坛,  相似文献   

18.
《文史博览》2007,(12):37
现在人们通常把学问、道德都被人景仰的人称为“泰斗”,那么,为何要称“泰斗”呢? 泰斗,是泰山和北斗的简称。 泰山在五岳中其高度其实只居第三。也许是古人无法测量出山峰的准确高度,也许是泰山在山东面临平原又与大海相近,便把它视为高山的代表,不少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尤其汉武帝赞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泰山成了“五岳之长”或“五岳独尊”。泰山成了群山中的“珠穆朗玛”。  相似文献   

19.
常强 《文史天地》2010,(4):39-42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帝王与其保姆的关系简史。帝王制本身就是扭曲人性的,帝王与保姆的关系,自然也就与常人有异。而"立子杀母"制度的惨毒,更是我们历史上一块令人恶心的疮疤!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文史月刊》2012,(6):24-28
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每一个下落不明的帝王后面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秘。权臣和近亲为了掩盖自己争权夺利的野心以及为控制帝王而玩弄的手段,对他们匆匆拥立又匆匆撵下台的帝王的下落,封锁了消息。这些掌握不了朝政大权的帝王或者被害于封地.或者被囚禁于密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