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亲爱的妈妈:您好!八月的南京闷热无比,抬头看,窗外艳阳高照,可在我看来天空并不是澄澈的蓝色,似乎还掺进一些灰,正如我此刻的心情,心中的难过一点点沉淀。想说的太多了,该从何说起呢?于是话涩了,笔涩了,就连轻咬了一口青苹果,也发出涩涩的声音。“我们的工作很忙”,这句话每天都可以听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康熙皇帝:您好!请原谅我穿越时空隧道冒昧给你写信。本次去信不为别事,只是希望借此机会和您谈论一下关于“对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在这儿,我首先向您说一声“谢谢!”。因为是您养育了我。十年来的养育,您又为我付出了多少辛劳,可您一直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4.
妈妈: 我很会懒,是不是?现在我终于准备克服一下懒劲,给你写信。“今天特带劲儿。”这句话是放学时猛然看见的一个人身上的T恤上写的,没有任何文学意义,但是,正如我的心情,兴高采烈。开心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思想得到解放,无与伦比的解放。学校决定了每个星期六的上午上选修课,而不再是语、数、外等等,(这在高三是多么不容易的一次“壮举”啊!)全是我们最乐意上的文学欣赏、旅游地理、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给郭沫若的一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沫若: 多年没有通音问了。三四年来只在报纸杂志上偶然得知你的消息。记的前年上海的日本新闻纸上曾经说起西圆寺公去看你,还登载了你和你孩子的照相。新闻记者的好奇是往往有点出奇的,其实还不是为着‘哄动’观众。可怜的我们,有点像马戏院里野兽。最近,你也一定会在报纸上读到关于我的新闻,甚至我的小影。想  相似文献   

6.
郁文 《百年潮》2001,(6):63
何方同志:你好!看到你寄来的《记李一氓同志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见本刊2001年第5期——编者注)一文。“指正”不敢,拜读之余,非常赞同你对一氓同志的为人、品德、情操、学识、阅历、思想观点、求实精神和他在许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就你亲身感受所作的赞誉和评价。一氓同志确实是一位非常令人崇敬的非同一般的同志。你文中提到一氓同志“不攀领导”的事,倒使  相似文献   

7.
洪梅  敏华 《文史博览》2007,(2):60-61
三立同志:来信收到。你们已参加革命工作,非常高兴。来信中提到XX“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  相似文献   

8.
“叶挺给陈诚的信”由陈诚的部下在明远收藏。在明远1966年“文革”中去逝后,其妻在孝和继续收藏。该信信页完好,纸两页,各长236厘米,宽16.5厘米,无信套,以行书作文,用毛笔书写在红坚条米黄色的信笺上,全文共137字,是1945年10月叶挺将军被押重庆时写给陈诚的。全文如下:(标点系作者所加)辞兄赐鉴,弟率三子来渝,匆促分离,未及一言为别,彼辈现究在何方,无从探知,急向泳波兄一询彼辈下落,见告至感。彼辈冬季衣物尚存单处,请嘱监守人准小儿来取或派人送去均可。又弟尚有欠款卅万元在恩施未取,现已到期,恳转托赵署长淳如…  相似文献   

9.
正听到傅璇琮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北美高原上,又一次默然涕下。先生是我真正的邻居。他一家就住在我的楼上,那是北京劲松104号的拐角处,我在一层,他在二层。他的两个女儿跳绳时,我能微微感觉到。傅先生兼任学者(专治唐代文史)与编者(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忙碌得很,但每次在楼前相遇,总要站着说几句话。他不善于言谈,甚至有点羞涩。每次见到他手提小篮子去取牛奶或买菜,我就感慨"真人无相",满肚子学问,却一点学  相似文献   

10.
王伟红 《纵横》2013,(4):9-10
毛泽东和周世钊交往了63年。尤其难得的是,周世钊并不是共产党人,作为党和同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完全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同他保持了63年的友谊。其间,他们意气相投,友情甚笃,长期保持书信往来。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书信,仅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就有二十余封,且内容多为诗词相和。这里节选其中一封信。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旅游,参观“国父纪念馆”时,在纪念馆的历史陈列室中看到了一封毛泽东1938年9月29日写给蒋介石的信(如图)。在这封信中,毛泽东非常明确地表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愿意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12.
顾其生 《古今谈》2001,(3):23-23
1956年九十岁高龄的张元济老先生,已半身不遂,躺在病榻上,但还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准备写信劝蒋介石归顺。他先写了一封信寄去北京征求好友陈叔通先生的意见。没几天,陈叔通回信说:“劝归顺书(致蒋介石书),可以交统战部寄香港转递,属为秘密。昨日因在毛主席座谈席上亦曾提到,云千万代为致念。”说毛主席也赞同他此举,他受到极大鼓舞。  相似文献   

13.
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 一、压制创新。创新从来就是和标准”水火不相容”的,绝不会有“标准化创新”。创新的真谛就在于挑战权威,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而“标准答案”就像一把大锁,把这一切都锁住了。在伽利略时代,“重的物体先落地”就是标准答案。如果伽利略不去怀疑它,怎么可能创新地提出“两个物体同时着地”?哥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有幸目睹了一件束之高阁66载方露面的胡适给戈公振的亲笔函。此函原藏戈公振家中,后由其子美籍华人科学家戈宝树捐献给东台县博物馆。 此函为八行纸,墨笔竖写,未署年代,仅写“壹月三日”,经考定系1929年1月3日。此函经省近现代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为一级文物(见图)。 胡适(1891—1962)是素负盛誉的学者。1928年4月30日,经上海中国公学校董会推荐,胡适继任私立  相似文献   

15.
汉斯·冯·赛克特(V.Seeckt)陆军上将在1920年至1926年负责组建和领导德国国防军工作。1933年和1934年他作为退役军人两次应蒋介石邀请来中国。1933年5月中旬赛克特到达上海,7月6日离开上海经南方回国,在中国的时间大约两个月。6月30日他在北京写给蒋介石一封长信,并且在7月4日请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将此信转交蒋介石。在这封原稿长达21页的信中,赛克特首先谈到了中国军队的重新组建工作。他认为,中国军队的规模不是太小,而是太庞大。按照他的意见,应该在大量削减冗兵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这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亲手组建一支10万人国防军和此后在外国担任军事顾问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6.
你好! 新的一年很快就要到了,贺年片象雪花一样四处传递着问候和祝福,把朋友间深深的情意送到心坎上,慰藉因工作忙碌或生活烦躁而焦碌的心情。一个人在很多的时候,如果没有朋友将无法想像能跨越许许多多的挫折。我不开朗的性格决定了不可能拥有很多朋友,但仅有的几个却和我相当要好,每当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曾给刘半农写过一封书信,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8.
罗炤是安徽金寨县人,1962年9月考进北京大学历史系,与胡耀邦之子胡德平是同班同学,他俩平时很谈得来,常在一起议论人生道路。1963年5月,他俩认为读大学是浪费青春,应该到农村去半工半读才是革命化的道路,为此给胡耀邦写了一封长信。胡耀邦找他们谈了一个晚上,告诫他们不要头脑发热,他说:“我要给你们泼瓢冷水!”要他们安心在校学习。“文革”中,胡耀邦挨批斗,胡德平被打成“反革命”关进“牛棚”,罗炤常去胡家,与胡耀邦敞开心扉交谈。罗炤在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的林海雪原,他在山沟里研究谭嗣同的哲学思想,并由此逐渐涉入佛学领域,1976年11月写出学术论文《初论谭嗣同的哲学思想》,首先寄给胡耀邦请求批评。12月8日,一向关怀年轻人的胡耀邦给罗炤写了这封长信,在信中,胡耀邦着重讲述了批判“四人帮”的重要性,并且特别“谈到勇气”。耀邦同志说:“多年来,‘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所筑起的两道堤坝──愚民政策和法西斯式的恐怖政策的堤坝,已经被我国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冲决了……他们的残渣余孽,或者他们的幽灵还能重新筑起这两道堤坝吗?……由几亿人民已经掀起的历史巨浪,小小的障碍物怎么能够阻档它的奔腾前进呢!”耀邦同志热情鼓励一代青年,“在这个大好时光里,  相似文献   

19.
妈妈,我坐在书桌边,摊开了稿纸……也许,这会使你惊讶,朝夕相处的母女,有啥不能说的,何必要用笔写呢?其实,女儿是多么渴望能和你面对面地交流呀!可是我怕你不等我说完就打断我的话,自顾唠叨个没完,所以不得不用这个方式把我要说的话写给你。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留在我脑海中最深的就是你有一幅很凶的面孔。每次放学回家,我第一句话就是悄悄问奶奶:″妈妈在家吗?″倘若你不在家,我就非常高兴,可以放开胆子尽情玩耍;如果你在家,我就像一个被关进了笼子的小鸟,一下子失去了自由。童年本来是天真烂漫的岁月,可我天真活泼的天性却过早地被压抑着…  相似文献   

20.
桃子 《世界》2006,(7):59-60
妈妈: 我想,一个人只要活着,身边就会有故事发生,故事就会引发思索和感动。像我这种从不敢自喻“作家”的俗人,把不成熟的思索和不成型的感动,写成一封封给妈妈的信,这点胆量总是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