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容 《东南文化》2012,(2):16-22
东方主义思维正借全球化浪潮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蔓延。东方文化遗产保护除匆忙应对来自西方的质疑外,当务之急应根据东方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实际联合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东方立场。东方文化遗产除应保护以《威尼斯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惯例中强调的有形文化遗产物质基础外,还应更加突出保护文化遗产蕴含的人类集体记忆、文化基因、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等精神内涵。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东方立场,有利于通过保护东方文化遗产,继而保护面临西方强势文化同化危险的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先生实为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唯一之宣传员也” 按照当时西方人的评价,辜鸿铭是与泰戈尔相提并论的东方文化的“圣哲”代言人,是深受爱戴的中国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人",生于西方却对东方文化谙熟于心。他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并以反哺之情回馈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他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基因库的人,他以一种高远的眼光注视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4.
古代东西方文明承继关系一瞥刘文立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精神活动的产物。大体而论,"人类文化基本上有两大体系,即东方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源头,中间有断层,一些阿拉伯国家保留了一些,直至现在形成以欧洲、美国...  相似文献   

5.
古代东西方文明承继关系一瞥刘文立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精神活动的产物。大体而论,“人类文化基本上有两大体系,即东方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源头,中间有断层,一些阿拉伯国家保留了一些,直至现在形成以欧洲、美国...  相似文献   

6.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仅是古老的中国与英国在军事上的一次较量,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是具有古老东方传统文化的中国遭到了失败。这次失败给中国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应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对这个问题迅速作出反应的,是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和魏源的《海国图志》。那么,他们当时是怎样认识的,现在我们又应该怎样评价他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办的近代东西方文化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在讨论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东方文化的特点与新文化的建设,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东西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推进了从中亚、印度到东地中海、欧洲之间古代诸文明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来往。张骞之前,沟通亚非欧、连接东西方的三条商路已经出现;希腊文化在希腊—马其顿人统治及影响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东方文化相汇合;以阿姆河为中心,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南下印度,东向赛里斯、弗里尼,有可能越过帕米尔进入塔里木盆地。这些都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延伸以及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奠定了坚实而广阔的基础。就丝绸之路全线贯通而言,亚历山大东征和张骞通西域都发挥了同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作者对本世纪一二十年代之交和三十年代中期“文化热”大背景下,中国佛教界关于东方文化、儒学与佛学、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进行了探讨,并对这一时期佛教界东西文化观的特点和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符号学看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部分:基本问题—思想背景 1、中国文化: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文化矛盾现象。 20世纪世界文化带有一面倒的西方模式。因此,一方面一切非西方国家都以不同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西化;另一方面,西方各国对于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世纪以来,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对话逐步增多,其中最富成果和令人鼓舞的是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然而总的说来,即便在今天对于西方大多数学者和一般人来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7,(1)
文化回流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学界对其研究非常薄弱。本文拟以茉莉花为例,探讨中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回流现象。茉莉花本是西方的舶来品,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歌咏的对象,由于文人墨客和普通老百姓的喜爱逐渐演绎出民歌《茉莉花》,后传到海外,成为东方文化的符号。茉莉花的传入和传出,是文化回流现象的典型例证,对于进一步探究东西方文明的深入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好莱坞纵横十多年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赤壁》既是他的回归之路,又将是他凭借东方文化重新征服西方的一次冲击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撞击、交流中,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一位立交桥式的文化伟人。他将翻译、教学、编辑与治学结合起来,用西方新的科学观点和方法考察中国文化。他继承传统而不泥古,演习西学而不媚外,立言以国学为本,治学以求真为要。在中与西、新与旧、今与古、俗与雅、信与美等重大的学术文化向度中,他以哲学、史学、文学、考古、文字、音韵等多方面的学术成就架起了一座近现代中西方学术思想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不是西方文明独有的产物,而是不同文明特别是东西方文明间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在历史上,古代希腊科学没能直接发展成近代科学,而东方文化对西方科学中过度的理性主义传统却起到了纠偏、涵化和升华的作用,对其疏离价值、缺少人文关怀的“先天不足”作了适当的“培补”和“修复”。这些不仅体现在东方科学文化所给予的大量科学思想启迪中,而且表现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嬗变中。没有东方文化的这种影响,近代科学(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自敦煌藏经洞发现百余年来,敦煌这座东方文化宝库就牢牢地吸引和锁定了整个世界的目光。正如敦煌壁画中的“尸毗王割肉贸鸽”所预示的君辟样,虽历经劫难和千难万险,敦煌却最终能够光照寰宇,泽被后世。如今,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文化也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一篇最精彩的华章,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为现代人类思想文化库所珍视。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展望21世纪,亚洲——太平洋地区已成为世界最有活力和最令人注目的地区.而且许多国家也相继成立了东亚研究机构.一些学者认为,东亚地区的现代化同东方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亚洲各国传统的文化是这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探讨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由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人民日报社、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联合于1991年3月4日至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的130多位代表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南朝鲜、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地.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核心,它赋予一个城市的灵性。回顾秦皇岛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秦皇岛的地域文化具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即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并存,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并存。在经历合并、扩张之后的职业院校,必然要转向内涵发展,重点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办学"软实力"。然而具有历史积淀的地域文化为高职校园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培养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2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也是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周玲羽 《神州》2013,(4):26-27
中西方对于世界的起源和人类的诞生诸如此类的神话故事数不胜数,西方《圣经》将上帝归为大自然和人类的缔造者,而有着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和大自然的起源也有着自己的神话传说。本文着重研究西方《圣经》和中国神话,对比中西方神话中自然和人类起源,结合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耿云志 《安徽史学》2007,(5):107-116
在令大多数中国人长期困惑的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胡适化与看来同自己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现代世界新文化泰然相处,并怎样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的新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相协调和继续发展.胡适指出,各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因此,不存在所谓东方文化是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物质的这种大分别.胡适又指出,历来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常态都是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胡适还强调指出,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根本保守性",也就是所谓"文化本位".这个"文化本位"实际上就是那无数无数的人民.基于这样的认识,就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来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新文化的关系,化解种种困惑,较好地解决近代文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