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亭帖是王羲之所写的詩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羲之和孙統、孙綽、謝安、郗曇、支道林等四十一人同游山陰兰亭,作修楔之会,为了記述这一天的盛游,他醉后乘兴,用蚕茧紙鼠鬚笔写了这篇文章,笔法奔放遒勁。相傳他酒醒以后,又重写了許多本,但和这  相似文献   

2.
11月初,我去了一趟江南绍兴,这里还是山青水秀,繁花烂漫。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可看的地方很多,但由于时间短促,我只坐了乌篷船,到了沈园,游了兰亭。  相似文献   

3.
兰亭绝唱     
明星的出现,正式宣告“好戏”开场,这明星,便是王羲之,王羲之唱的“戏”,名曰“‘兰亭’悠‘歌’”。  相似文献   

4.
兰亭心语     
《中华遗产》2005,(2):142-142
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相关人士评选出了“2003—2004年度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大要闻”:河南省全面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俗影像专家樊宇民间文化遗产影像记录40万里行、《中国木版年画——杨家埠卷》示范本问世、《中国民俗志丛书·门头沟卷》普查完成、西部民歌抢救行动传捷报、赵文碹捐资百万支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萨满文化保护体系初建成、首届抢救、保护和开发民间文化遗产县长论坛、河北民协抢救武强年画古雕版。  相似文献   

5.
兰亭心语     
UNESCO发布了一项关于长期保护濒危可移动文物的博物馆合作计划。在为期两年的试点时间内.将通过博物馆之间及大学之间的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国际合作与地区间合作。  相似文献   

6.
兰亭心语     
《中华遗产》2005,(4):158-158
哈尼梯田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哀牢山脉。从哈尼族为主的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出这一农耕文明奇观。这些梯田原本常年保水,靠溪流灌溉,可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哈尼梯田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旱情。干旱使大多数溪流消失,保水田失去补给,在烈日下裸露出泥土。  相似文献   

7.
8.
兰亭八柱贴     
兰亭八柱帖是清弘历(乾隆帝)集虞世南、褚逐良、馮承素三人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柳公权書兰亭詩并后序,董其昌临柳公权書兰亭詩,以及他自己临董其昌临柳公权書兰亭詩、常福內府勾填戏鴻堂刻铆公权兰亭詩原本,还有于敏中补戏鴻堂刻柳公权書兰亭詩闕笔等八卷而題名为兰亭八柱的。在弘历題兰亭八柱序里說:"允为艺苑联珠,題曰兰亭八柱。若承天之八山峻峙,極和布而为埏;譬画封之八体流形,奇偶比而依次"。这是他命名的本意。  相似文献   

9.
兰亭遗梦     
我一直怀疑自己还在做梦。这是个与聒噪人间只隔着一片竹林,却似乎隔了几个世界的天地。好久没有这样感受这么大片的绿色了。竹林,松柏,灌木,还有矮矮的竹篱笆。石头铺成的小路在树荫下隐隐地透着些凉气,走在上面,分外清凉。前面是片池塘,水面上撒着几点阳光,水波一荡便散开来,然后就有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居然有鹅!这才猛然想起大书法家王羲之是爱鹅之人。池塘边的石碑上便有他所提的“鹅池”二字。但也有人说是他和他儿子王献之合作完成的。不过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兰亭续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法帖是我国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在继承我国书法艺术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保存了丰富的文学、历史资料。它和其他一切文化遗产一样,都必须有批判地接受,必须取共精华,弃共糟粕。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首先掌握它的全面材料,或者说至少是尽量多地掌握它的材料,排排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别整理,下一番苦功,然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解放后,全国各地的有关文化部门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都收集了大量流散文物,  相似文献   

11.
程竞明 《炎黄春秋》2003,(12):60-61
今年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诞辰一千七百周年,我有幸曾先后走访了“书圣”的故居(山东临沂)和兰亭(浙江绍兴)。两地都是集书法与园林艺术于一体,是人们进行中国书法寻根之旅的最佳去处。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字逸少,古琅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将军,故又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临沂城内的王羲之故居,是一座占地五十一亩的庭院和园地。大门楹联为当代书法家启功书写:北国普照南国戒珠尽右军故里西晋砚池东晋兰亭皆书圣遗迹联内普照(寺)在泰山南麓,(洗)砚池在临沂,戒珠(寺)和兰亭在绍兴。楹联对仗工稳,有气派。庭院内林木青翠,…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王羲之《兰亭序》真伪,迄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回想起来,兰亭论辩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这一场学术争鸣活动,因为有郭沫苦的参与、毛泽东的关心,以及当时学术界、书法界甚至政治界的普遍关注而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3.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市郊西南13.5公里,为著名的书法圣地。相传越王勾践种兰于此[1],东汉时建驿亭,故而得名。郦道元《水经注·浙江水注》云:“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兰亭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物古迹,闻名中外,为我国文人雅士所钟情,国际友人所向往,这与兰亭雅集有关。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盛之、谢安、谢万、孙绰、支道林及献之、凝之、玄之等41人,荟集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修禊”活动[2]。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古…  相似文献   

14.
看兰亭,不能仅从历史的角度看东晋一代书圣的遗迹墨痕,更要从艺术的角度看王羲之的才情、气度。  相似文献   

15.
黄吉亭和胡兰亭是美国圣公会鄂湘教区名的中国籍牧师,二人早年就读于武昌华书院,毕业后进人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院学习,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授会吏职,是美国圣公会鄂湘教区最早的一批中国神职人员。作为教牧,他们并不满足仅仅将上帝的福音传播给国人,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严格控制·企羡》注引王羲之《临河叙》有"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一段为传世《兰亭序帖》所无。清李文田在跋汪中藏《定武兰亭》时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临河序》)‘录  相似文献   

17.
胡兰亭,名齐勋,湖北武昌人也,信基督教.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绪二十八年任武昌圣公会会长.会中设有日知会,专以开通民智为职志,前会长黄吉亭所创办也.兰亭接任,益加振奋.所购新书日报甚多.星期公开宣讲,批评政俗,无所忌讳.  相似文献   

18.
19.
史树青 《收藏家》2000,(6):50-51
1941年辛巳,余考入北平辅仁大学读书,当时在学校西侧的护国寺是一个旧货市场,从场内谢子陶冷摊购得明陶望龄榜书《兰亭古迹》四大字,纸本,长32、横96.2厘米。陶氏为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万历间,兴起的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倡革新的“公安”派文学代表者之一,明史卷216有传。此题榜显系为其乡兰亭胜迹而书匾额的底本。明代  相似文献   

20.
赵盟 《神州》2012,(34):11
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是当时应诏北上时,在途中偶得王羲之《兰亭贴》,喜爱至极。由于当时子昂对二王崇拜之极,于是途中数临兰亭,并数日作跋,因数为十三,后世称之为《兰亭十三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