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乃裳 (1849— 192 4)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以领导创建沙捞越“新福州”而蜚声中外 ,至今仍备受东南亚华侨华人尊崇。黄乃裳又是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以及福建地方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名人。他参加过维新运动 ,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他追随孙中山 ,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丰富的人生经历使黄乃裳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为祖国富强而不断探索、奋斗的过程中 ,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 ,其思想也随之演变发展。黄乃裳的思想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并兼谈近年来新发现的黄乃裳文章等史料 ,希望能够比…  相似文献   

2.
黄乃裳(1849—1924),字绂丞,又名九美、慕华,福建闽清六都湖峰(今福建闽清坂东湖头)人。他出生于一个累世务农的家庭,少时半耕半读。早年加入基督教会,得以接触西方的文化与民主思想,进而提倡西学。戊戌变法时,黄乃裳积极参与,前后八次上书请求施行新政,失败后受株连而往南洋,黄乃裳以开拓砂(月劳)越诗巫埠,创建“新福州”而闻名八闽,蜚声海外,为治华侨史者所称道;但他作为一个忠诚的革命党人,尤其是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3.
王志伟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并兼任全国经济类核心刊物《经济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秘书长、学会组织组组长、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北京分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特聘专家和顾问。在他的一项名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的研究中,王志伟教授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认为,当前国外“最时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有着密…  相似文献   

4.
廖仲恺是孙中山最忠诚可靠的战友,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革命作出了不少贡献。他非常重视经济建设,一贯认为,只有从经济上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国家,才是革命真正的成功。“单是革命并不算可贵,可贵的就是革命内容的主义。”“吾党目的不仅反对复辟,且图建设真正之共和国家。”他提出“要一面革命,一面建设”,而且要有一个远大的建设规划。他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1919年他在《建设》杂志上发表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初,在洋务运动由“求强”向“求富”转变时期,围绕着福州船厂问题,在清廷封疆大臣之间曾展开了一场长达半年之久的尖锐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对于闽沪两船厂的命运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文峰林氏家族和武林沈氏家族是福州三坊七巷的两个知名家族。这两个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世代联姻,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两大家族的联姻,不仅提升了家族凝聚力,也对福州地方区域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雪彤 《神州》2011,(8X):27-27,30
道家文化对张炜的的创作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这在他的代表作《古船》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小说中,他肯定了“柔弱不争”的处世哲学,而对财富的积聚、权利的争夺表现出了本能的恐惧。《古船》中也体现了“道法自然”,“养生”之道,“盈满则亏”等道家思想。道家精神在《古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胡斯博 《神州》2014,(14):7-7
《老子》中“婴儿”(涵括“孩”和“赤子”)被提及五次之多,可见“婴儿”被老子赋予了较为重要的意义,对表现其思想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婴儿”作为老子寄托思想的一个重要意象,表达出了其返璞归真、复归本位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核,对于老子思想的传播和后世精神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国期间苏北淮南盐区废灶兴垦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东部地区,地处海湾,古为淮南产盐之地。从20世纪初起,民族资本家、官僚、地主、商人等纷纷在此举办盐垦公司,收并亭场草荡,实施废灶兴垦,并一度掀起办垦狂潮,成为淮南盐区盐垦经济兴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兹就苏北沿海各盐垦公司废灶兴垦的历史背景、兴垦过程,实绩和成败原因等作一探讨,以为今天开发滩涂,发展沿海经济提供参考。 一、盐区废灶兴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在中国画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他将中国道家思想作为“他者”,以此从外部解构西方哲学,并企图用迂回的方式为欧洲思想发展开辟新方向。出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立场,朱利安使用欧洲哲学史的大量核心词汇去解读中国道家思想。与西方“在场”与“缺席”二元对立截然不同,中国道家思想消抹了画中的一切指涉关系,消解了在与不在的对立。因此,文章从“在场”与“缺席”这对形而上学的关键概念出发,结合书中内容解读朱利安对于中国画论中“在场”与“缺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黄乃裳,字绂丞,又名九美、慕华,福建闽清人。他年青时信仰基督教,接受西方文化。力图用西方文明改变中国落后状况。为了沟通中西文化,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他也学习传统文化,考中举人。积极参加变法维新运动。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他到南洋拓植垦荒,又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他一生从事宣传教育活动,其教育思想随着时代发展丰富成熟。  相似文献   

12.
1929年河南灾民移垦东北述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新留 《史学月刊》2004,(9):109-114
传统而言,灾民的灾后安置不外乎“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等几种手段。1929年,河南灾荒发生后,为了挽救灾民,河南赈务会进行了这次颇具规模的灾民移垦活动。灾民的此次移垦并不十分顺利,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河南灾民的东北移垦。依靠社会各界的帮助和自身的劳作,灾民最终避免了被家乡灾荒吞噬的厄运。灾民移垦不仅解决了河南部分灾民的生存问题,同时对于开发东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河南移垦灾民的土著化,这种意义体现得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萧忠生 《福建史志》2009,(4):32-34,47
黄乃裳是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爱国华侨领袖和慈善家。他一生为国为民办了许多慈善事业,深得民众的爱戴和称赞,本文就此作简要的述论。  相似文献   

14.
农本思想即重农思想,是康熙的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核。但是,农本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那么,是不是象有的学者所说:“康熙时期的经济政策,仍然是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受到重视,独立手工业和商业的地位低下”?康熙是否推行了一条“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从大量的事实和康熙本人的言论看来,康熙具有农本思想是对的,可是他却没有推行过重本抑末的政策,更不用说“严格”了。他的农本观不同于传统的农本观,他的重农政策和传统的视农为本,视工商为末的政策有着重大区别。 由于农业是人类“生存与一切生产一般最先决的条件。在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时代起就极为重视农业,西周迄于春秋,重农思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福州西湖水环境总体趋劣。明代西湖水源较为充足,水质状况良好;万历以降,受民间占垦等社会因素影响,湖域面积缩减,水质日渐趋下;清代中后期,福州城内水道淤浅,江潮渐绝,西湖水源趋向单一。明清时期西湖水环境的变动,除了受区域气候干湿变化、山地森林水土保持以及湖泊含沙量的影响之外,还与人为的水地之争密切相关。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加之水资源权属不清、新垦湖田税赋征收模糊等,获取湖利的必然性刺激了民间占湖为地的行为。地方官府也曾采取如修闸筑坝护堤、追返侵地还湖、清理粪秽淤泥等治理措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受区域人口、土地资源与生存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西湖历经多次治理仍积弊难除。  相似文献   

16.
徐欣蓉 《攀登》2014,(1):47-50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写照.“两弹一星”精神对青海有着特别的意义,进入新时期,被赋予了新内涵的青海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本文中笔者将青海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韧、自信、实干、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从整体上进行的,他把每一个文明都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比较研究。他的整体论思想与中国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汤因比不仅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太极阴阳之说,并且用这一学说来解说自己的文明理论。他不仅运用这种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而且他还以此来解释世界上其他的文明与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8.
陈云经济思想在东北解放区后期、三大改造完成后和新时期三次大的整合中,形成的新中国经济计划化、企业化和管理民主化“三位一体”框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体系架构和“三个两种”+“四跨”三大模式,既是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递进历史的真实记录,又实现了陈云经济思想的层次提升。把握这一特点,有利于全面理解陈云经济思想,廓清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和新中国经济史上的诸多迷雾。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 (包括海外新儒家 )“内圣开出新外王”和“返本开新”观点的兴起与流行 ,使得宋明儒学的“性理学”道统在近现代得到了理论的延续和信仰的张扬。然而 ,现代新儒家“原理主义”、“道德主义”、“理想主义”的鲜明特征 ,又使其“务虚”而非“务实”的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不得不面临无视国计民生的理论困境。正是为了克服现代新儒家在寻求经济高度发展和亟需规矩准绳的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足和弊端 ,当今学界出现了一股走出“现代新儒家”囿于心性之偏颇、旨在弘扬“荀学”外王路线、进而迈向务实理性的理论思潮。这股理论思潮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精神”的提炼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