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朔 《名人传记》2020,(3):52-55
1956年,在北大读书、时年二十一岁的张硫茂独自拜访在北京家中的萧军,两人一见如故。从结识萧军的第一天起,张毓茂就开始了持续几十年严谨客观的了解和研究,先后撰写了《萧军传》《跋涉者——萧军》,总计六十余万字,发表近百篇论述萧军遭遇或作品的文章,成为研究萧军最权威的专家之一。2019年2月3日,张毓茂在沈阳不幸病逝,享年八十三岁。他和萧军是忘年之交,一生坚守正义,具有独立人格,刚直不阿,是一个当之无愧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2.
要当"世界第一"的萧军,显然是被自己的自负误了。在延安时期,萧军和毛泽东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毛泽东欣赏萧军的直率、真诚,曾对人说:"谁说萧军是坏人,我决不信啊。"而在萧军眼里,毛泽东也非常坦诚、风趣、和蔼可亲。两人的谈话总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进  相似文献   

3.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刘军、田军、萧军;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萧红。萧军和萧红名字后一个字合起来就是“红军”,这是他们取笔名的真正寓意。  相似文献   

4.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06,(10):39-48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作品和他敢爱敢恨、耿直鲜明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太多的传奇故事,和鲁迅先生的交往、与萧红的爱情、跟张春桥之流的决斗……明年是萧军的百年诞辰,作为萧军至交的作者追忆如烟如丝的往事,写此心血之作——《萧军百年祭》,讲述了这位著名作家坎坷而又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孟东 《文史精华》2004,(11):47-53
萧军在抗战胜利后奔赴东北解放区,此乃他在延安受王实味事件牵连遭批判刚从农村回到"鲁艺"之时。到了东北之后萧军演讲、办出版社、办报纸,工作有声有色,并加入中共。但是由于与东北局一些领导人的分歧,萧军再遭厄运,被下放到抚顺煤矿。萧军没有沉沦,而在安心工作的同时搜集素材,写出了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详情请看《萧军在东北解放区的遭遇》。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2000,(3)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沦陷十四年的东北地区终于光复了。9月下旬,萧军回到阔别十二年的哈尔滨。哈尔滨市举行了各界欢迎萧军先生大会。萧军心情万分激动,即席赋诗一首:  相似文献   

7.
萧军是20世纪30年代涌现出的“东北作家群”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家。他与鲁迅先生的交往早已传为文坛佳话。萧军的一生,大半辈子坎坷和多难,其“张扬个性”的“怪异行为”常常被人不解,人们也习惯把这一切归咎于其刚直暴烈、侠骨柔肠的性格,晚年的萧军更是以“辽西凌水一匹夫耳”自嘲。其实,一个真正的萧军何止一介“匹夫”!如果说萧军留给后人的一半或多一些是文学创作上的收获,那么,另一半则是他的为人,他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磊落光明、坦率真诚。让我们一起走近萧军,解读他独具个性的人生经历吧。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萧军,真名刘蔚天。三十年代在东北吉林和哈尔滨等地,曾以田军、萧军和三郎为笔名发表短文与诗词。萧军祖籍辽宁省义县,他出身微寒,性格亢爽,从小就富有民族正义感。由于他看不惯辽西农村地主老财的横行霸道,17岁时就从辽西逃往吉林,在当时的吉林督军张作相麾下当兵。由于萧军少年读过两年私垫,喜欢诗文,又能写一手好文章,所以很快就得到他所在的东北陆军第三十四团骑  相似文献   

9.
方朔 《炎黄春秋》2007,(6):67-72
我的父亲方未艾和作家萧军生前是60年的至交,父亲生前曾写下5万余字的回忆录《我和萧军六十年》,最初发表在《东北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8月第一辑上,后收入辽宁省政协和本溪市政协2004年4月共同出版的《历史珍忆》一书。我作为晚辈,对萧军的一生,别有一番认识和感情。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萧军,真名刘蔚天,祖籍辽宁省义县,三十年代在东北吉林和哈尔滨等地,曾以田军、萧军和三郎为笔名发表短文与诗词。由于他看不惯辽西农村地主老财的横行霸道,17岁时就从辽西逃往吉林,在当时的吉林督军张作相麾下当兵。由于萧军少年读过两年私塾,喜欢诗文,又能写一手好文章,所以很快就得到他所在的东北陆军第三十四团骑兵营营长的青睐。1925年萧军被提拔为该骑兵营的上士文书。就在他驻防吉林的时候,喜欢上了京剧,那时江城吉林是梨园繁盛之地,常有京津名伶沿辽河而下松花江,来到古城吉林演出,而青年萧军便是这些演出的热心观众。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1999,(9)
暴风雨中救萧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全东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萧军在北满一个小县城舒兰聚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抗日青年,准备拉起队伍抗击日本强盗。但是,由于叛徒出卖,他们失败了。萧军被迫和方靖远逃亡到哈尔滨,成了没有职业的流浪汉。失败,并没有使倔强的萧军消沉颓唐。他又找到一群新的战友,开始以文艺为武器进行新的斗争。当时,“萧军”这个名字还没有出世,人们熟知的是流浪诗人“三郎”。开始,萧军向各报刊投稿,卖文糊口。后来得到《国际  相似文献   

12.
1940年6月15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是萧军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书中大部分材料对于透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方朔 《文史博览》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4.
方朔 《湖南文史》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5.
萧军、端木蕻良与骆宾基都是东北很有才气的作家,在30年代因萧红关系互相认识,后来却成为“仇人”,这是为什么? 萧军与端木蕻良曾是萧红的前后丈夫,骆宾基是萧红去世前44天的陪伴者。萧军和骆宾基都认为端木自私、虚伪,端木对两人的看法不详,因为他生前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认为这是他本人的隐私,无须公布于众。事实究竟如何呢?到了90年代,终于有人去访问端木,但这时端  相似文献   

16.
张毓茂 《百年潮》2000,(1):45-50
新的红粉知己萧军与萧红离异后,不愿在西安待下去。适逢新疆军阀盛世才为了巩固其在新疆的统治,打着抗日的旗号延揽人才,许多进步人士一时不察其奸,纷纷前往。盛世才原是东北军将领,萧军本来就在东北军中当过下级军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1999,(10)
拳打狄克们鲁迅逝世后,萧军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曾将新出版的《中流》、《作家》、《译文》等刊物,在鲁迅墓前焚化。这些刊物都是鲁迅先生生前关怀和支持的。新出版的这些刊物上面刊有对鲁迅的纪念文章和照片。当然,萧军并非有神论者,他这样做,实在是人在极度悲哀时的一种身不由己的行动。然而,此事却被狄克一伙看见了。于是他们便在《文坛消息》上写文章漫骂萧军是“鲁门家将”,是鲁迅的“孝子贤孙”,烧刊物  相似文献   

18.
正1941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萧军照例总结全年工作。他在日记里谦逊地检出六条没完成的事后,不无得意地罗列十条已完成的,第四条即是:计划实现新文抗的建立,俱乐部筹款,参加省参议会二十天。萧军特意提到的俱乐部其实已建成,就是"文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作家俱乐部。当时延安已有专为文化人提供活动场所的文化俱乐部,与"文抗"驻地不远,萧军为何还执意建成作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作家从维熙曾这样概括他的老邻居兼文学前辈萧军:"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萧军这样特殊,牵涉那么多重要的史实和人物。"萧军在与众多历史人物的"牵涉"中,与胡乔木的交往却极特别。两人凭"文学"里的"政治"神交,因"政治"下的"文学"相识,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激辩,最终超越"政治"以"文学"的名义笑泯恩仇。两人跨越半个世纪的交往,不单是个体生命的偶然交集,更是历久弥新的"文学与政治"话题、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0.
方朔 《文史春秋》2012,(1):35-41
2008年,共20卷的《萧军全集》正式出版。萧军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吴越春秋史话》等数百万字的小说、戏剧、散文、回忆录及近千首诗词,将永载中华文学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