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开定 《江淮文史》2016,(5):99-110
正同室相处"文革"中,身为北大副校长的周培源先生目睹政治暴发户聂元梓大树特树个人绝对权威,在北大按照"反聂即反动"的逻辑,把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和群众组织打成"反革命",大批干部和教师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实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暴政,出于正义感和老知识分子的良知,周先生公开贴出一张万言大字报,忠言谠论,无所偏颇,对聂元梓提出了善意和中肯的批评,触怒了聂元梓,从此对周先生视若寇仇。1967年,围绕聂元梓的是非争论持续发酵,北大形成了保聂与批  相似文献   

2.
1957年3月间,毛泽东提出党内整风,希望群众和党外人士对党的领导提出意见。5月,《人民日报》号召党员干部对党的工作提出批评,同时号召党外人士和广大群众帮助党整风。武光为贯彻党中央指示,在北京航空学院作了《不算动员报告》的报告,开始了整风运动,在整风中,北航广大教职员工提出了许多意见,其中大多数是正确的,有些大字报直指院党委,个别涉及到武光本人,如说院长是外行,应由钱学森来当院长等。武光面对突如其来的意见十分冷静,用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群众,而在当时这种意见很容易被理解为是让武光下台。武光…  相似文献   

3.
1966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学贴出了聂元梓牵头的“第一张大字报”,题目是:《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这张大字报是怎样炮制的?粉碎“四人帮”后,北大党委作了调查,把康生插手北大的几件大事(包括他插手这张大字报的事),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写了报告,要求在北大揭批康生的罪行(当时康生的反革命面貌还未公开)。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党委书记周林于1978年12月9日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传达党中央指示,揭露康生、曹轶欧的罪行。1980年  相似文献   

4.
雷风行 《纵横》2008,(6):21-27
北大一张大字报点燃"文革"烈火,兄弟俩相继蒙难,但他俩胸襟坦白,相信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是问心无愧的,相信乌云总要散去,一切终将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王金屏先生是我的校友。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都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共同经历了1957年那场“整风”、“反右”运动。那时候,我们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学子,有如稚嫩的禾苗,感受着新中国的雨露阳光,对党和祖国是满怀挚爱深情的。当共产党开展整风时,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帮助党整风,真诚地相信,所谓给不给党提批评建议,体现着对党的感情是否深厚。万万没有料到,  相似文献   

6.
党的八大会议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针对党内滋长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等脱离实际的倾向,党中央决定,从1957年5月开始,在党内进行一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开门整风运动。中共湖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1957年5月初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于1957年4月27日发动群众帮助党整风,向共产党提出批评和建议,深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5月5日,省委负责人王任重、张体学同志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和高级知识分子,以及有代表性的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  相似文献   

7.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当时北大师生都很清楚这是康生、曹轶欧指使炮制的。1967年1月22日康生讲话时说:“聂元梓同志的大字报就是在我爱人他们的促动下写的。”但是30多年后,人们的认识发生变化,除聂元梓外,其他6位署名者都说,大字报是他们自己发起的,没有人指使。他们都不知道聂元梓在酝酿写大字报期间见过曹轶欧。自己受了5月政治局会议的影响,在《五一六通知》精神影响下写的。5月政治局会议的消息是张恩慈透露的,与康生、曹轶欧无关。他们的说法蒙蔽了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年青人。  相似文献   

8.
一、1968年北京高校发生武斗共产党搞群众运动,都是自上而下,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这是共产党的惯例,也是共产国际运动的惯例。1966年6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发表聂元梓大字报后,高校的群众首先发动起来。刘少奇、邓小平按照惯例派了工作组,事先请示过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在"文革"中,最早在北京贴陶铸大字报的可能是上海市时代中学高中生陆荣根。他于1966年11月20日,在东城沙滩中宣部办公楼墙上贴了长达一万多字、题为《重炮口对准陶铸猛轰》的大字报。12月1日又在中宣部大院内贴出一万多字的大字报,题目是《再向陶铸开炮》。对这两份大字报我没什么印象了。还有一张有相当影响的反对陶铸的大字报与我有直接关系,其情况和过程如下所述。大概是1966年12月上、中旬,我的一位在人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11,(8S):F0002-F0002
北大园丁总顾问、全国人大代表黄藤,北大园丁总裁、北京市青联委员苗英伟对全国优秀学子寄予厚望,给与北大园丁示范校和北大园丁特训营优先支持!  相似文献   

11.
黄春锋 《东南文化》2022,(S1):128-131
<正>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对推动全国范围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北京市将北大红楼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内设主题展和六处旧址复原。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28日下午,到访中国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其直面历史、认真反省的态度,赢得了北大学子的热烈掌声。与此同时,在东京,日本"对外政策学习会"的成员们,正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福田演讲的实况直播。其中的  相似文献   

13.
1957年5月初,中央发动党的整风运动,21日中共北京市委邀请各界民主人士座谈,征求对共产党的意见;27日又广泛征求党外人士的批评和建议,以帮助进行党的整风。中国农工民主党李振球在中山公园纪念堂主持文物界座谈会。我因在去年9月22日向党组织递过入党申请书,也响应党的号召,应叶恭绰、齐念衡之邀,本着“知无不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继王雪涛之后,慷慨陈词,作了10分钟的发言,事后如实汇报了历史博物馆党组。不料有人添油加醋报告了文物局整党小组(据徐彬如透  相似文献   

14.
1958年春,反右派斗争刚刚过去,新的一轮政治运动的序幕又渐渐拉开。在北大校园里,陆续出现的一些大字报的矛头指向年近八十的马寅初。马寅初作为一校之长、著名的党外人士,逃过了反右一劫,他的一些同事、朋友甚至包括他的一些弟子被批判,或者戴上了右派的帽子的痛苦记忆,还深深地留在他心里。大字报再度出现,马寅初决定选择主动。3月21日他贴出大字报作自我批评,检讨1957年4月讲话中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某些提法的错误。但是,出乎意料,他的自我批评被人揪住不放。3月26日经济学系主任贴出政治色彩浓浓  相似文献   

15.
也谈“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经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珮云 《百年潮》2006,(2):4-10
1966年5月25日,在康生及其妻子曹轶欧策动下,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在北大校园里贴出大字报,攻击、诬蔑中共北京市委大学科学工作部、北京大学党委主要领导宋硕、陆平、彭珮云。康生背着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在"文化大革命"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作为当时燕园中一名学子,《北大文革初期见闻录》一文的作者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了文革在北大发起和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一些细节既知者甚少,又能见微知著,对于我们了解那个年代的真实面孔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大地只剩下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给延安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同时,电令驻延安的国民党军队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中共中央判断,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已下,这个电报不过出于两项目的:一个是借口毛泽东不去重庆,将战争责任嫁祸于共产党;如果毛泽东去谈判就给予共产党几个部长席位,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而后予以消灭;另一目的,就是利用谈判拖延时间,以便调兵抢占沦陷区地盘。8月16日,毛泽东电复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续志工作的要求,搞好《黑龙江省志&#183;共产党志》的续编工作,经省委领导同志同意,成立了《黑龙江省志&#183;共产党志》续志编纂委员会。编委会于7月27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编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杨光洪,副主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同战在会上讲了话。杨光洪同志就共产党志的续编工作讲了四点重要意见,他说:  相似文献   

19.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被毛泽东赞誉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关于它的产生,有不同的说法。“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权威的说法是:这张大字报由康生和他的妻子曹轶欧策划,并且指使或者授意聂元梓等人写成。笔者主要依据对大字报作者等当事人的访问及其他口述资料对此说提出质疑,并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1999,(7)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在校园里贴出大字报,攻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北京大学党委主要领导人宋硕、陆平、彭珮云。6月1日,毛泽东决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这张大字报,从而点燃了自下而上冲击领导的群众运动的烈火。毛泽东曾盛赞它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京公社的宣言。这张大字报的七个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