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说文学大家段玉裁在校改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时,是以贯通《说文》的“书例”为基础的。段氏对《说文》正篆的校改,约有下列七种情况:1、据形误校改例,如:《说文·一下·部》:“也。从声。”《段注》:“‘,也。从梯声。’按今本篆作‘’、‘声’,从‘禾’...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1,(4):33-33
据说“狐狸精”这个名称始于唐初。《太平广记》中“狐狸”条云:“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魅”字,《说文解字》释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狸精”。  相似文献   

3.
评《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注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是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一座语言学宝库。我们现在看到的《说文解字》的传本,是南唐和宋初徐锴、徐铉的小徐本和大徐本。在晚清著名学者莫友芝发现《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以下简称《唐本》)之前,清代学者研治《说文》、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南唐以前的《说文》版本。因此,莫友芝考鉴的《唐本》,是迄今的为止海内外学术界最早的《说文》写本。莫氏为此精心撰作的《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以下简称《笺异》),在晚清以来学术界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现代著名学者丁福保先生在其《说…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去看望好友甘肃省博物馆的祝中熹先生时,他送给了我几本《陇右文博》。在翻阅中有幸读到了于祖培先生《‘京’字初义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影迹——宁县庙咀坪遗址浅释》一文,很受启发。于先生从文字的初义去研究历史文化不失为一种有创意之方法。我相信依此法再参照文献及考古材料定会解破一些历史文化之谜。不过于氏在该文中所表述的“由是则知庙咀坪古名叫‘京”’。“现在‘京'‘姜’二字音、形的破解。表明我国在神农时期已有了成型的复杂文字”,“京是宗庙”,“《说文解字》‘人所为绝高丘也’依稀反映了‘京’原为宗庙神舍这类人工建筑的历史痕迹”观点等。鄙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5.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二千多年前,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刘邦、项羽不读书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汉高帝刘邦,不仅自己不读书,还反对读书,讨厌读书人,甚至拿儒生的帽子撒尿。这些史实久为人知,但他晚年欣然悔改却不大为人注意。《史记·陆贾列传》云:“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高帝不怿而有惭色”。刘邦终于接受了陆贾的建议,开始读书了。刘邦让陆贾撰写文章送…  相似文献   

6.
“腹”字旧有“厚也”一训。例如《尔雅·释诂》:“惇、亶、祜……竺、腹,厚也。”《说文解字·肉部》:“腹,厚也。”甚至连新《辞海》也收了这一义项,可见它还是很有影响的。 《说文解字》是把“厚”作为“腹”的本义来解释的。段玉裁注:“谓腹之取名,以其厚大。”徐朝华的《尔雅今注》也作同样的解释。事实不可能这样。因为从人类的认识过程来看,躯体的各个部分,差不多每时每刻都看得见、摸得着,因此成了人类最早认识的事物之一,它们的名称也就成了语言的基本词汇之一(从各民族语言中这部分词汇没有相互借用的,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腹” 当然也不例外。而“厚”是一种属性,是依附于事物的,是比较抽象的。对它的认识,要经过多次类比、归纳、概括、抽象才能产生。因而在语言中,“厚”决不会产生于“腹”之前,更不会成为“腹”的得名之由。 段玉裁又认为:“‘腹’、‘厚’叠韵,此与‘发,拔也'、‘尾,微也’一例。……  相似文献   

7.
王鲁湘于《河(?)》第二集《命运》解说词中曾提及:“研究古文化的学者们提出过一种说法,黄帝的 ‘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国人常爱说的‘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载《文汇报》1988年6月28日)该段论述涉及几个问题,其一:“帝”是否即是“地”,是作者的臆测与附会,还是查有实据.其二:“黄帝”命名的含义为何,是否就是“黄土地”的代名词.另外还  相似文献   

8.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纪念《历史研究》创刊四十周年郭沫若关于《历史研究》的六封信 ’‘””‘’‘”””“‘.‘·······……刘大年(1 .3)我与《历史研究》·········……罗尔纲(1 .7)《历史研究》—我的良师益友 ‘””‘’‘”二’二’二‘········……张磊(1 .8)祝贺与希望··················……彭明(1 .10)创新扶青是《历史研究》的两大特色 ““’‘””””…‘·········……魄流涛(1 .11)历史知识的提高和普及‘ —贺《历史研究》创刊4。周年 ”””””…  相似文献   

9.
周祖谟先生云:“事情总是创始者难。”(《论段氏说文解字注》)敦煌变文校勘释义先行者作的正是创始工作,因此创始者先行者校释中存在千虑一失是很自然的,对先行者所作的一些条目,几经推敲玩味,发现不无可商之处,于此略申管见,以期抛砖引玉,求精求是。《捉季布传文》“既交朱解来寻捉,有计隈衣出得身。”(五九页) 王重民先生校(重见简称“王校”。他仿此):“校记”[七八]云:“丁卷‘隈衣’作‘隈伊’,戊、辛两卷作‘隈依’。冯云:‘伊、依皆较衣好,隈应是偎之误’”。(七七页)作偎依?偎依成词,然词义于变文文义未安,故冯说仍未允洽。今谓隈衣、隈伊、偎依并系抄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方志学大师章学诚在《修志十议·呈天门胡明府》中提出修志“要简、要严、要核、要雅”的美学标准.然而对于章氏的“四要”美学标准志界说法各异,现例举如下:朱士嘉认为:“章学诚四要,指‘简、严、核、雅’,即志书中的内容和文字要求简明、典雅、真实,体例要求严谨.”(李泽主编《朱士嘉方志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姚金祥则说:“清代章学诚对地方语言文风的要求是‘四要’,即要简、要严、要核、要雅”(姚金祥、何惠明:《简明方志编纂学》,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44页).李明认为:“章学诚修志罢黜传统的考据笔法,……提出的‘严’、‘简’、‘核’、‘雅’就是四条美学标准.‘严’可以理解为‘结构美’,‘简’可以理解为‘叙事美’,‘核’可以理解为‘事实美’,而‘雅’则可以理解为‘色彩美’.”(李明:《新方志编纂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4页).上述诸家对章氏修志要简、严、核、雅的注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末对此  相似文献   

11.
毛远明 《文献》1999,(1):225-238
清代校释群书,名家辈出.卢文弨《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等,受到学术界一致推崇,享誉天下.在这个领域也有贡献甚大,而世人重视不够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12.
黎焕颐同志的《一百五十年后看黎庶昌》文中说,庶昌向他的伯父黎恂侍教,“恂甚爱之,授以诗和古文。一日与庶昌讲宋史,谈及东坡少时读书以范滂自许。恂询之曰:‘汝于古人以何自况?’庶昌未加思考,脱口而出:‘陈同甫如何?’恂喜不自禁:‘大丈夫当如是也!’然后摩其顶而勉之曰:‘诗文所以经世。然有经世之志,必具经世之才,汝要  相似文献   

13.
《江苏地方志》2005年第一期“方志论坛”刊载的《新编江苏县志‘自然灾害录’纠误》一文称:“《洪泽县志》自然灾害’记1983年地震灾害时说:‘山东荷泽发生5.9级地震。’(119页)‘荷泽’应作‘菏泽’,此说有误。”此为误判,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4.
《晏子春秋(?)下》第四:“景公令兵搏治”,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云:疑搏埴,埴治声相近.”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六云:“治者,砖也.谓搏土为砖.《广雅》曰:‘治,砖也’.”王氏所释未免穿凿,孙氏所释亦不全面.“搏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除了孙星衍.王念孙以外,历代关于《晏子春秋》的校释、笔记均未解释过.笔者认为:“搏”是“搏”的误字,“治”是“埴”的假借字.“搏治”当为“搏埴”试述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易》益卦六四爻辞曰:“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郭沫若先生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中把“中行”解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之荀林父。并说:“《益》六四的‘为依迁国’当是僖三十一年‘狄围卫,卫迁于帝丘’的故事。卫与(韦阝)古本一字,《吕览·慎大》‘亲(韦阝)如夏’,高注云‘(韦阝)读如衣’则‘为依迁国’即‘为卫迁国’。” 郭  相似文献   

16.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根据《韩诗外传》卷五引《关雎》诗作“鼓钟乐之”.遂旁征博引,不遗余力证成韩《内传》作“鼓钟”,孔子“所见《诗经》必作‘鼓钟’.而今传本《毛诗》作‘钟鼓’乃后出误本”.并进而认定后人说诗一方面“用《毛诗》‘钟鼓’之”,一方面“仍取韩说房中之义,斯为谬矣”。  相似文献   

17.
秦简《归藏》与《周易》用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易》采用商《易》的内容,前人多有论述。宋李过《西溪易说》:“以《周易》质之《归藏》,不特卦名用商,辞亦用商,如《屯》之‘屯膏’、《师》之‘帅师’、《渐》之‘取女’、《归妹》之‘承筐’,《明夷》之‘垂其翼’,皆因商《易》旧文。”明确指出《周易》用商不仅见于卦名,也见于卦辞。尚秉和先生更是一贯申说:“《周易》之文,因袭于二《易》”然而,《归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伪书。直至1993年湖北江陵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为什么是"历史阐释"英语"Hermeneutics"(德语为Hermeneutik)的译名,在中国学术界至少有"解释学"、"诠释学"、"阐释学"和"释义学"等四种译法。有论者在说明为什么要用"诠释学"时,作如下说明:"其一,‘诠’字,自古就有‘真理’义,~(①)其二,‘诠’与‘道’相关,据段玉裁(1735—1815)的《说文解字注》:‘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徵。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故曰诠言’。综而言之,‘诠释’所指向的乃是真理之整体,因而以‘诠释学’对译Hermeneutics,显然更为契合Hermeneutics之旨归"。~(②)  相似文献   

19.
金陵局本《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王念孙《史记杂志》云:“‘益铸钱’当依《正义》作‘盗铸钱’,字之误也。《文选·吴都赋》、《芜城赋》注引此并作‘盗’,《汉书》亦作‘盗’。”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引正义札记》亦持此说。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据王、张  相似文献   

20.
袁小伦 《炎黄春秋》2008,(11):67-70
翻阅《读书》2007年第12期耿占春《一个孩子的阅读史》,想起我国小时候的读书生活。耿说他“刚上小学三年级‘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放了长假”,而我的“假期”更长,“文革”爆发的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文革”的一个印象就是,课本突然变薄了。我是“老六届”,“文革”爆发前在校的小学生,1965年上的小学,记得课本厚厚软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