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8月11日,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经国民政府批准成立。为保存民族元气,保持持久抗战实力,上海工商业者誓不以厂资敌,打算尽快将上海重要工厂迁到后方去。大批工厂纷纷响应。在接踵而至的“八·一三”连天炮火下,至中国军队撤离上海的近百天中,上海有152家工厂,迁出了机器器材14600余吨,技工2500余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春秋》性质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从战国之际的孟子、苟子,直到两汉时期的司马迁、班固等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即认为它是一部蕴含作者“微言大义”的政治学著作。《孟子&;#183;滕文公下》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瞑。”这是说孔子有鉴于春秋末年世道人心的衰坏,  相似文献   

3.
驰名全国的绵阳汉阙——平阳府君阙,(图)曾吸引过无数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它以灵巧的结构、精湛的雕刻、生动的画面,而使人倾倒。尤其是它那几个字迹斑驳、约约绰绰的石刻隶书字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充满着神秘色彩。“平阳府君”者,何许人也?自古以来这是一个谜,至今仍有争议。今笔者仅从现有资料作一些粗浅分析,抛砖引玉,以引起各位爱好者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据《绵阳县志》载:“平阳府君神道,在绵州。题云‘汉平阳府君神道’凡八字,刻于石阙。”今之人常以“平阳府君阙”称之。“府君”者,古时对地方官员之称谓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二月十八日阴历正月元旦年六十岁十日,袁慰廷被临时议会公推即总统任。“笺注”:张謇令刘垣北行密致《为时局致袁总统函》,陈述应付同盟会及拒绝南来就职等办法。见《政闻录》卷四。当在此时。十二日,赴沪。十七日,至苏,住惟盈旅馆。思缄力辞都督之任。“笺注”:临时政府成立时,同盟会以原苏督程德全为内务部长,以庄蕴宽代江苏都督。庄字思缄,武进巨绅,曾任广西右江道。黄兴于桂、滇组织起义时,庄曾助之以赀(常州市董(纟见)庵老人说。董亲见庄所遗函电中,有黄、庄关系之件)。以庄代程,为去程兵权、政权之渐。程称疾居上海,操苏州军政者仍其旧属,庄为所制。是的,临时  相似文献   

5.
<正>周紹良、趙超主編的《唐代墓誌彙編》中載有一方墓誌,編號爲貞觀一八一,原石與拓片均没有留存,墓主爲曹因,撰者爲墓主之妻周氏,墓誌全文如下:君姓曹,名因,字鄙夫,世爲鄱陽人。祖、父皆仕于唐高祖之朝,惟公三舉不第,居家以禮義自守。及卒于長安之道,朝庭公卿,鄉鄰耆舊,無不太息。惟予獨不然,謂其母曰:"家有南畝,足以養其卿;室有遺文,足以訓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14,(11):42-42
女嫁男婚古今通例,近有寓居上海八仙桥之女学生蒋某,江苏南通州人,毕业中校,现执教鞭于沪上之某学堂,日前心花怒放,异想天开,发起女子不婚俱乐部,入部年龄资格定章20岁至40岁止,每年交部费6元享有部中权利。惟当入部之时须有部员介绍,且于志愿书中预先填明誓不婚嫁,如有故违愿,甘罚洋600元等字据,闻已组织就绪,将于近日开幕,并请名入演说,宣布不婚之乐趣,界时八仙桥挽定有多少仙女下凡也。  相似文献   

7.
正最早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是汉高祖刘邦。东汉末年曹操在著名的《求贤令》中,也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但在两汉时期所言的“共治”者多指“牧民者”,也就是地方守臣,很少将其他官员包括在内。汉宣帝有云:“与我共治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其次,“共治”的对象是“民”,而不是“国”。在这些帝王看来,天下至广,人口至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实在难以治  相似文献   

8.
常熟有陈氏女。曾在沪上某女校肄业。家中目无亲人,惟母一入在家主持。日前其母忽发痰喘病,气息奄奄,寐不达旦。该女在校闻耗后,亟束装归里,服侍汤药,衣不解带者,几无虚夕。该女见母病势匪轻,仰天割臂,投之汤药,以疗亲病。  相似文献   

9.
蔡襄论忠孝     
<正>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事君上之道曰忠,人之义也。犹耳目心腹,有身则有之,非外物也。迩代以旌赏劝其孝,爵碌劝其忠,则孝非天之性,忠非人之义矣。犹天耳目心腹,岂为人欤!乃亦若鹭白鸟玄,盖物之本然也,苟染而色之,何可长也?惟忠与孝,待劝而行,讵至孝至忠乎?夫忠孝者,感天地,动鬼神,故有冰鱼寒笋之事、返风起禾之应。或饰名沽誉,虽劝诸,亦可舍诸。则不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6,(2)
一部志书在手,有暇通读者有之,但为数很少。大多读者,翻阅之后急于明了的,大概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该地之概貌,人文、地理之简况;二是读者在该地曾熟之所、曾闻之事或曾晤之人在志书中有何记载。我得《太原市南郊区志》(以下简称《太南志》)后,急于渴望了解的也即是以上两事:我不是太原人,只听说南郊区是古晋阳之所,有“三晋文明之摇篮”美  相似文献   

11.
朱铭盘     
朱铭盘字曼君,江苏泰兴人。举人,家贫负逸才,累试不第。光绪三年(1877)襄庆军统领提督吴长庆军幕,随长庆援护朝鲜,定乱,旋移驻金州,未几长庆卒,复襄张光前军幕。十九年(1893)卒于金州军次,年四十二。 曼君工诗古文辞,受知于张裕钊、黄体芳。尤工俪语,上规晋宋,识者谓其词采雄深雅健,能于并世王(闿运)、李(慈铭)外别树一帜,诗杂宋体。著述甚富,今惟《桂之华轩诗文集》有刊本。集中若《东援纪功碑》、《朝鲜平壤箕子庙碑》、《显忠祠碑》,咸推大手笔。 旅顺口者,金州海防要隘即驻军地,去金州不百里。曼君《与顾舍人聘耆书》述其羁苦之状曰:  相似文献   

12.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  相似文献   

13.
胡学彦 《古今谈》2007,(2):78-80,70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 谷永为凉州刺史,奏事京师,讫,当之部,上使尚书问永,受所欲言。永对曰:“臣闻王天下、有国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闻。……夏商之将亡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晏然自以若天有日,莫能危,是故恶日广而不自知,大命倾而不寤(悟)……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  相似文献   

14.
德符之思     
李红霞 《收藏家》2006,(5):16-18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说文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是玉与石所异惟德耳。管子云:玉有九德。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其说视汉儒尤详焉。若言符,则王逸王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于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后世有膏(窃)玉之名而不知其非者,皆符为之也。故玉贵德不贵符,然此亦惟为知玉者言之,必执是以为衡。……名玉者愈多,则玉之真愈掩。”—《石雅》章鸿钊第一次接触到“首德次符”与“忽德重符”这两个词是在杨伯达先生的文章中,推崇前者、批评后者。笔者望文生义的将“德”与“符”的含义理解为玉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一 前言 我们研究女真满洲史,常常碰到许多有趣味的而又是难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女真满洲史上并非无足轻重,而是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例如金代的完颜氏就有这样一段传说,见于《金史》卷一《世纪》: 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年已六十余矣。……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居久之,其部人尝杀他族之人,由是两族交恶,哄斗不能解。完颜部人谓始祖曰:‘若能为部人解此怨,使两族不相杀,部有贤女年六十而未嫁,当以相配,仍为同部’。始祖曰‘诺’。乃自往谕之曰:‘杀一人而斗不解,损伤益多,曷若止诛首乱者一人,部内以物偿汝,可以无斗而且获利焉。’怨家从之。既备偿如  相似文献   

16.
刘铭传在台湾的抗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一般历史书皆载「台湾巡抚刘铭传大败法兵,」这种记载是很有问题的,按刘为淮系军阀,大卖国贼李鸿章的亲信同乡,不可能在战争时不听李的投降命令及受他的投降思想的影响,而会坚决抵抗敌人的。这实在是一件窃取功劳的问题。按当时左宗棠即曾提出攻击:「法军不过四五千,我兵之驻基隆、沪尾者数且盈万,刘铭传系老于军旅之人,何至一失基隆?遂困守台北,日  相似文献   

17.
<正>张謇作为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教育和慈善事业,开辟出多条他人未走之路。张謇兴实业有起落,然办教育、行慈善影响巨大。他将慈善事业看作是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之重要补充,“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时,惟赖慈善”。[1]张謇用其毕生精力倾心慈善事业,是慈善事业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历史上行善之事、之人、之论,可追溯者众多,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兼具慈善理念、慈善留存、慈善影响于一身者,张謇当属第一人。本文重点就张謇慈善护佑事业、慈善救助事业、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作实践与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2,(1):169-171
在筹划主编《三足乌文丛》之初,我就想把台湾神话学家王孝廉先生近年来在大陆、台湾和日本发表的一些有影响的神话学论文,编成一本文集,列入这套丛书。书稿编完后,又收到他用快件从日本富冈邮来的长序《我的神话学历程》。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神话学论著,作者却起了一个相当文学化的书名《岭云关雪——民族神话学论集》;来自韩愈的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  相似文献   

19.
八旗制度是满族特有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制度。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个组成部分。在有清一代,他们都是“旗人”,但在八旗之下,既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别,更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就是为了统辖广大的满洲、蒙古、汉军之人,使他们都在八旗制度的管辖之下。据史书记载:“太祖……太宗(皇太极)……爱立八旗,……每旗析三部,以从龙部落及傍小国臣顺者子孙、臣民为满洲;诸漠北引弓之民景化内徙者,别为蒙古;而以辽人、故明指挥使子孙、他中朝(亦指明朝)将众来降及所掠得,别隶为汉…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7,(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的"慕氏藏书",乃北美中文古籍收藏中可观者之一。原书主清末民初慕学勋,山东蓬莱人,历时二十多年,网罗遍及四部,积至四万馀册,编有《蓬莱慕氏藏书目》。不幸慕氏遽而早逝,藏书几经周折,1935年落户北美多伦多大学。倏忽八十多年,因无现代书志,且又远隔重洋,不易查检,国人惟凭二三者介绍,略知大概。然管窥蠡测,讹误难免。而以讹传讹,有至于假作真时真亦假之势。本文爬梳文献,证以最近披露之慕氏藏书印章,以期为慕氏正名号,还历史以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