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收与现代政治文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政制度,很大程度上就起源于对政府征税权的限制。欧洲中世纪以来对征税权的限制,导致了建立有限政府的努力,并促进了议会和代议制的诞生,以及近现代宪政的起源。尽管议会的成长造就了“税收法定主义”的理念,但是一个体现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的社会要求超越“税收法定主义”,走向“税收宪政主义”,这就是欧美宪政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于民 《安徽史学》2012,(1):83-88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关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一种国王特权税,逐渐演变为处于议会严格控制下的议会间接税。中世纪和1625年前的近代早期,关税主要是国王的一种特权税。1625-1660年间,随着议会和王权斗争的高涨,以及议会的暂时胜利,关税一度转变为处于议会直接控制下的间接税。复辟时期,关税的最终课征批准权继续掌握在议会手中,但因缺少日常操控权,其关税权残缺不全。光荣革命后,因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关税演变为完全由议会严格控制的间接税。  相似文献   

3.
16世纪始,英国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其税制相对完备。主要表现为议会掌握着税收大权:一方面,赋税的征收权由议会掌握,国王要征税需征得议会同意。另一方面,赋税的开支和使用亦由议会监督。倘若有国王试图与议会争夺赋税大权则必然招致议会和全国人民的反对而最终失败。在议会掌握税收大权的背景下,赋税的用途亦有所变化,开始了由主要用于战争向用于政府日常开支和社会福利支出的转变。本文试图从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和光荣革命后三个时段阐述英国赋税的来源与用途及与议会的关系。通过对英国近代赋税来源与用途的分析,了解现代化税制的建立对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从中汲取可资借鉴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古罗马教会的兴衰与教皇的财政力量密切相关,教皇财政力量的积累有赖于税官的运作.13、14世纪教廷税官的设立反映了教皇征税权在西欧的扩展,但税官功能的发挥亦受到王权的制约.15世纪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王权逐渐排挤掉教权的征税权,致使税官退出历史.中古教廷税官制度的兴衰反映了王权与教权在税权方面的争执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王权在制度安排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公田和私田是中国上古土地权利开始分化的起点。在村社共同体瓦解,土地从公有向私有的转化过程中,私人(以家庭为单位)需要面对发展壮大的国家。国家不但僭越了社会共同体所享有的"公田"收入并将其转化为征税权,而且不断的将征税权扩展到所有的土地。对于国家而言,土地制度的核心不是土地的归属,而是土地的经营与赋税征收,这使得中国古代,土地私有权发展的空间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有关洛克分权学说的文章发表了不少,但多是从洛克分权学说的理论依据、三权间的一般关系及历史地位入手的,而对洛克的“议会至上”思想谈之甚少,对其议会改革主张更是不曾论及。对此,我想略述拙见。一17世纪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斗争的主要焦点是:王权服从法律,还是法律服从王权;以国王为首的行政权应隶属于资产阶级参加的立法议会,还是议会隶属于国王。围绕着上述问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以议会军为后盾,与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展开了激烈斗争。革命经过内战、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晚期是法国从"领地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的时期,三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转变:政治哲学家和法学家为君主征税权提供了理论支持,封建习惯法则为国王向臣民征移提供了实践空间,十四五世纪法国的社会和政治现实最终促使三级会议向国王让渡了征税权。15世纪30年代后,申世纪法国的"协议税"为"强制税"所取代。前者需经三级会议同意才能征收,后者则建立在君主权威的基础上。伴随着中世纪晚期税权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结构和管理体制的革新,法国君主征税权的确立实质上改变了中世纪法国的社会基础和权力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公田和私田是中国上古土地权利开始分化的起点。在村社共同体瓦解,土地从公有向私有的转化过程中,私人(以家庭为单位)需要面对发展壮大的国家。国家不但僭越了社会共同体所享有的“公田”收入并将其转化为征税权,而且不断的将征税权扩展到所有的土地。对于国家而言,土地制度的核心不是土地的归属,而是土地的经营与赋税征收,这使得中国古代,土地私有权发展的空间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9.
搞"西藏独立"是没有前途的直云"西藏独立"活动历经一个世纪,到目前尚颇为热闹。其中"独立"口号林林总总,分裂活动各式各样。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密谋过武装支持,西方某些议会、包括联合国曾...  相似文献   

10.
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施诚 《世界历史》2003,1(1):66-73
中世纪英国贵族和议会多次提出“国王必须靠自己过活” ,即国王应该像其他封建主那样依靠自己的习惯收入 ,维持王室的生活和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 ,只有在战争时期才能向全国臣民征税。但是随着行政事务和官员的增加 ,即使在和平时期 ,国王也难以“靠自己过活”。实际上 ,中古英国历代国王都不断地开辟新的税收 ,向全体臣民征税 ,扩大收入 ,所以他们也不必“靠自己过活”。  相似文献   

11.
征税权是一个现代主权国家所必需的权力,但美国邦联国会缺乏这种权力。为了改善财政状况,邦联国会希望争取到征收关税的权力。它通过提出关税修正案的方式,希望各州赋予它征收关税的权力,但是两个关税修正案都因为一个州的反对而功亏一篑。邦联国会争取关税权的努力虽然没有成功,但它是修正邦联宪政体制的一次重要探索,是将征税权赋予全国性政府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是全国性政府加强从社会汲取资源的能力的重要一步。由此可见,邦联国会争取关税权的努力是美国早期国家构建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1889年的明治宪法是一部以天皇大权为中心的专制宪法,议会的权限有限,但是由于它被赋予了重要的预算审议权等财政权限,促使战前日本天皇制的政治体制中竞产生了政党政治。那么,宪法的缔造者——伊藤博文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权力赋予议会?有学者认为,伊藤博文等人对“宪政及各类政体的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是重要原因。而本文则通过对近世以来日本地方上存在的租税协议惯行、明治维新后地方民会和府县会的预算审议权以及宪法发布前政府及民党的宪法草案内容等进行分析,认为议会拥有预算审议权等财政权限已是当时普遍的基本的认识,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伊藤博文不可能逆社会潮流而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外权理论是约翰·洛克对现代英国分权学说的特殊贡献。西方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分权思想传统和17世纪英国分权学说的演化,在现代英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为洛克分权学说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英格兰国王与议会之间对权力的争夺,西欧各国的国际关系与对外殖民扩张,是洛克对外权理论的社会政治基础。洛克参与对外事务的亲身经历及其对于历史与时代的思考,善于交往,经常参与结盟结社活动,则是他提出对外权理论的个人因素。这几方面均为约翰·洛克对外权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深厚的资源。洛克在其分权学说中对于对外权理论的强调,反映了他个人的实践活动、党派性以及政治经验。  相似文献   

14.
漫话牛经纪     
谢元鲤 《民俗研究》2002,(2):190-192
近代农村集市实行包税制,县政府或委托商会对某集或某行市的税收额公开招标,竞标者中标后发给牙帖,由此中标者取得了应标集或行市的征税权,称为官牙。官牙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人,否则不会中标。官牙雇佣他人协助征税,被雇佣者称为私牙。  相似文献   

15.
议会制是西方民主的传统,但德国的现代议会制度直到魏玛共和国时期才得到初步建立。当今德国的议会制度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议会制度虽一脉相承,却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其失败的经验教训。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两院制及其组成,议会与政党关系,议会与总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彭剑 《安徽史学》2015,(6):83-87
岑春煊1907年建议各省设立的咨议局,以及其后江苏绅士与安徽官绅所设计的咨议局,虽然在本质上都不是完全的议会机构,但设计者都将其定位为"全省"的机关,而非"地方"的机关。法部在批评岑氏的时候,更是提出,必须先建立地方议会,才能建立省议会,地方议会是咨议局的基础。1908年出台的通行全国的《咨议局章程》,将咨议局定位为"一省之议会"。在上奏《咨议局章程》的奏折中,在与于式枚辩难的过程中,宪政编查馆都强调,由于中国的行省不同于各国的"地方",咨议局不同于各国的地方议会,而是中国特有的省议会。清季对议会系统的规划,是国会、省议会与地方议会,而非国会与地方议会。今人多将咨议局称为地方议会,实错解了当时制度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
董Pan舆 《日本学论坛》1991,(2):52-57,40
立法(制定法律)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活动。国家机关在其职权的范围内,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即是立法。立法权一般由国家权力机关议会行使。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58条)。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权掌握在议会或国会手中。立法机关为了保证立法的质量,严格规定一个合理的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各国无不重视法律制定程序。法律制定程序一般为:提出法律草案、委员会审查、大会全体会议讨论、表决通过这样4个阶段。现在,分别考察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英国资产阶级两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在议会中占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在野党,行使“反对”职能,并起着“后备政府”的作用。但在英国,反对党并非很快获得“反政府”之权并能参与轮流执政的。从政党的出现到反对党在政府中合法地位的确立,其间历时悠久。英国统治阶级对反对党政治作  相似文献   

19.
陈祖洲 《史学月刊》2000,(6):94-100
斯图亚特王朝早期(1603-1642),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与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之间围绕着王室财政、宗教、外交及议会自身权利等问题,由矛盾到冲突,再到决裂,呈现逐步升级之态势。从斗争全过程来看,王权与议会斗争的实质是主权之争,而以议会处于强势为特征。议会之所以能在斗争中处于强势地位,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斗争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为消除持续发生的社会贫困现象,都铎政府通过颁布系列《济贫法》,将教会主导的慈善捐款转变为政府强制征收的济贫税。济贫税是在地方实践基础上创建的新税。它以教会堂区为征税单元,自定税率,定期征收,税款用于救济本地贫困家庭,是一种议会授权的地方税。济贫税的出现标志着英国赋税功能从单纯获取财政收入,向直接用之于民、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治理转变。税款用于国家内政和征收常规化成为英国近代赋税制度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