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 业 阙  李业阙位于梓潼县城南 1公里的长卿山脚下。单阙 ,现仅存阙身 ,为独石刻成 ,阙顶为后世所配。高 2 .5米 ,宽 1米。阙身正中阴刻隶书“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八字 ,字迹清晰 ,似为后代所刻。其下刻清道光末年题记 ,记叙当时知县周树棠 ,发现此阙残身及移至李节士祠内安置的经过。建国后移此并修亭保护 ,有关此阙的明碑三通也立于阙后。《后汉书·李业传》记载 ,李业 ,字巨游 ,梓潼人。西汉末年举明经 ,除为郎。新莽时举孝廉方正 ,不就。公孙述据蜀 ,累聘出仕 ,业抗拒不从 ,为述所杀。建武十二年 (公元 3 6年 )灭述 ,旌表其闾。故…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辽阔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数量可观的汉阙。它们是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芦山樊敏阙,忠县丁房阙,夹江杨公阙,德阳上庸长阙,新都王稚子阙,梓潼李业阙、贾公阙、杨公阙和边孝先阙,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赵家坪东无名阙和西无名阙、王家坪无名阙、蒲家湾无名阙。这些都是东汉遗物。其中李业阙兴建于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是现存汉阙中年代前早的,比著名的河南登封太室阙还早八十多年。渠县有汉阙六处,是全国汉阙最多的一个县。1983年2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又发现东汉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出土的木简是研究汉代军队历史的珍贵资料,足以补“班”“马”之阙。简文发表时,朱国炤同志发表了《初探》一文。之后,李零同志对《初探》关于该简性质的论述提出不同意见,发表了《小议》一文。笔者试图在上述两文基础上,作些补充研究,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批评。  相似文献   

4.
邓代昆同志在《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上发表《成都汉阙刻石铭文考释》一文(以下简称《邓释》),对《成都文物简讯》1980年第2期所刊石湍同志的《成都东郊发现了汉阙石刻》一文报道介绍1980年7月间在成都东郊明代墓葬里作为抵墓门之用的两块东汉石阙,“认为它们绝非是原配,而是各自失去了配偶的独阙”,并提出“将甲阙称为‘王君平阙’,乙阙称为‘王文康阙’,将甲阙石刻刻铭称为‘王君平阙侧’,就其文字进行比较分析”来考释。我这里对于《邓释》所说甲阙的名称和乙阙的年代,试谈一些浅见,以供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说文》“诸,辩也”试解董莲池《说文》是一部以讲说字的本形本义而称名于世的书。从古一直沿用到今天的“诸”字也见存于此书。关于“诸”字的本义,许慎训解为“诸,辩也”,以“辩”字为释。但是检《说文》,许慎训辩为“治也”,如果我们拿这个意义去解释“诸”字,...  相似文献   

6.
《四川文物》1990年第6期发表了周基华同志撰《<关河诸先烈蜀难殉国记》的发现与考述》(下简称《殉国记》)一文。周基华同志在该文中对《殉国记》所述部分史实进行了考证,结论是:“《殉国记》所述史实是完全可靠的,”以为“《殉国记》有纠史之误的重要价值、从它的记述中,可以补正多年来史志诸家对宜宾地区辛亥革命的错误记述。”周文列举了四种“过去记述错误,”并逐一批驳。周要求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求实精神可嘉可佩。但笔者拜读周先生的大作后,对周先生的纠谬不敢完全苟同。周认为《四川保路运动史》第310页所载:“东路民军不得  相似文献   

7.
汉阙是汉代建筑中封建皇权的象征,关于出阙问题,关于平阳府君阙、边考先阙、成都出土的王君平阙,以及李业阙的真伪问题,历来为学者所关注。文中对这些问题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四川文物》1989年第一期刊登了胡顺利同志针对我于《四川文物》1988年第三期上所发表的《成都汉阙刻石铭文考释》(以下简称《成释》)一文而作的《成都郊区两块东汉墓阙铭文补说》(以下简称《胡补》),读完《胡补》,我深羡胡顺利同志的精审,痛责自己的粗疏。服膺之余,我再捡旧槁,始又感《胡补》臆断多于求真,今就所感,辨之如下。 一、关于甲阙——“王君平阙”的名称问题 在《成释》一文中,我不同意前人将1980年在成都东郊所发现的两块东汉墓阙,视着一对原阙  相似文献   

9.
1978年卢南乔先生发表《“闾左”辨疑》一文(以下简称卢文)①,接着田人隆、王好立、王子今诸先生也先后撰文讨论这一问题②。近日,又看到辛德勇同志大作《闾左臆解》(以下简称辛文),该文认为“除了卢南乔先生之外,前人对‘闾左’所做的解释,似乎都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10.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志质疑——兼述六朝买地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志质疑——兼述六朝买地券章湾力子《东南文化》1996第二期《南京西善桥“辅国将军”墓志考》一文(以下简称《考文》),介绍了西善桥附近一座南朝砖墓出土的一方刻石。作者对刻石所涉职官、地望进行了详尽的考述,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一些社会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1.
说“阙”     
说“阙”邓沛“阙”是中国古代宫殿前的高大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瞬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如汉代人刘熙《释名·释宫室》:“中间阙(缺)然为道也”。“阙”又可以称作“观”、“魏”、“象魏”、“魏阙”、“冀阙”等。如《吕...  相似文献   

12.
嵩山汉三阙     
阙是我国古代一种礼制建筑。宋《营造法式》曰,阙在周代称象魏,“周官太宰以正月示治法於象魏”,也就是说,阙是公布政令法规的地方。阙也称门观,“说文》:“阙,门观也。”  相似文献   

13.
题记:饶宗颐先生以饶百子署名于民国32年(1943)8月1日,在揭阳文献委员会出版的《文献》创刊号上发表《揭阳方志考》一文,对揭阳县历代旧志作精辟的考述。笔者近年因参与编印《古赢志乘丛编》,对揭阳旧志略有查阅。本文企图依饶老指引之路,学走一趟,以使对揭阳方志有进一步的了解。“疏舛自知不免,尚冀方闻,有以正之。”  相似文献   

14.
1981年4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对三峡库区的文物遗存进行了重点调查。鉴于忠县丁房阙及无名阙系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年来考古工作者和古建筑研究者虽都曾对其进行过考察,但调查工作大都作得比较粗略,且未见有较详细的资料公布。因此,我们对这两处石阙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和测绘,并将测稿整理,欲予公布以备研究者参考。其后,见辜其一,陈振声《四川忠县汉阙纪略》一文刊出,我们的想法大多已由辜、陈二先生实现。不过,辜、陈二先生在论丁房阙得名、性质、年代诸方面的意见与我们的看法颇多出入,故作此文,将我们的看法略述如下。一、结构分析丁房阙在忠县城关东门外的公路旁,面对滚滚长江,背倚古土主庙,座北向南,海拔高程约160米。阙现为对峙之双阙,左、右二阙相距仅220厘米。今把左右二阙都唤作丁房阙,然二阙之高度、结构、形制、雕刻皆有所不同(图一)。  相似文献   

15.
《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一文的两点订补李恭《中国史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三期所载《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一文,对公元七至九世纪的新罗人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和社会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研究,然其中尚有需要补充和订正之处。一、长安无新罗寺该文...  相似文献   

16.
《文艺报》1982年第六期“讨论会”栏中,在目录上以加黑体的方式醒目地发表了孙冶方的《也评〈天云山传奇〉》一文,编者还特意在孙文前加了“编者按”:“本刊第四期发表袁康、晓文同志的《一部违反真实的影片——评〈天云山传奇〉》以来,受到了读者、观众和文艺界同志的广泛注意,许多同志寄来了稿件,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2年3月12日的《文艺报》,发表了蔡德贵先生《解读季羡林的“河东河西”论》一文。这是对杨曾宪先生的回应。杨先生的文章,题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吗》,发表在同年1月8日的《文艺报》。蔡先生的意思,大约是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去我们学西方,现在轮到西方学我们了。所以,中国人,应该把中国文化送出去,云云。我读了以后,也想凑个热闹,说上几句。  相似文献   

18.
《苏魏公文集》由苏颂幼子苏携编成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流传诸本,现已得见者有苏颂裔孙苏廷玉道光廿二年(1842)重刻本和同治四年(1865)苏廷玉侄孙苏万灵重印的苏廷玉刻本及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苏廷玉刻本及苏万灵重印本《苏魏公文集》卷二十中“请诏儒臣讨论唐朝故事上备圣览”一文,首句“因臣僚上言”前留出空白七行多,并注明“以上原阙”.文渊阁《四库全书》中《苏魏公文集》卷二十“请诏儒臣讨论唐朝故事上备圣览”一文(见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2册第272页)首句前不空行,不注阙,为突兀而来的“因臣僚上言……”.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阙”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古代在宫廷、祠庙、陵墓前布局的一种左右对称的独特建筑物。由于两阙之间有空隙,故名缺,与“阙”相通,其形高大巍然,象征主人的尊严与高贵。“阙”始于商周,兴盛于秦汉,衰落于两宋,有3000多年历史,在甲骨文中有“阙”字。商周的“阙”多为夯土,立于宫廷之前,属于“宫阙”。战国时期多为“城阙”,在《诗经·郑风》中有记载。自东汉开始,墓前出现石阙,称为“墓阙”,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可在墓前建阙。汉阙是指汉代石阙,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1999,(8)
1965年11月10日,在江青、张春桥策划下,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揭开了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序幕。该文全盘否定历史人物海瑞,粗暴武断地指责吴晗撰写《海瑞罢官》怀有影射现实的政治目的。姚文发表后,《文汇报》又组织记者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调查,并写成“内参”上报“领导同志”。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妙文”,现按原样曝光,相信它会有助于中国当代史的研究,并将引发人们的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