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霞 《中国地方志》2020,(1):88-101,M0006,M0007
明清时期重庆书院记是记录、书写和见证书院历史的文献,其数量、分布、撰写时代和作者群对重庆书院文化有生动的展示。从学术意义而言,它是重庆书院微观发展史的"档案",是地方士人文化活动的见证,揭示了巴渝地区的山川地理和人文精神;从当代价值看,深入研究书院记,还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书院文化遗存重建和旅游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俞怡生 《南方文物》2001,(2):109-110
在赣东北的大地上,铅山县鹅湖山的北麓,镶嵌着一块瑰宝──鹅湖书院。它是我省1957年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鹅湖书院曾经被誉为天下名书院。正如明代大学士李奎所说:“大江以西,古称文献之邦,书院之建不知有几,惟鹅湖之名与白鹿并称于天下。”八百年来,鹅湖书院迭兴迭废,历经沧桑。而今,基址无改,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存留。它是天下名书院遗存中,完整的原貌得以保存至今的一处。书院现存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中轴线上,照墙、头门、石牌坊、泮池、仪门、讲堂、四贤词、御书楼,自…  相似文献   

3.
鹅湖书院     
位于江西省铅山县的鹅湖书院是我国古代名的书院之一,自南宋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了,它曾被称为天下名书院,明景泰五年(1454)大理寺正卿李奎写的《重建鹅湖书院记》,高度评价了鹅湖书院在中国化教育史上的地位。“大江以西古称献之邦,书院之建不知有几、惟鹅湖之名与白鹿并称天下。”  相似文献   

4.
仪陇金城小学的老校舍,乃是清代仪邑最高学府“金粟书院”的旧址。书院背依金城山,面向平溪河,左邻盖公祠,右接崇圣祠,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书院因紧靠金城山岩,山顶之“金粟堆”又居高临下,正对书院大厅,象征着地灵人杰,群贤倍出。为使世代文风蔚盛,才子广继,所以名曰“金粟书院”。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之“天开金粟藏,人立广寒宫”佳句,籍以振兴士林之气宇,大增书院之声誉。仪陇金粟书院创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嘉庆四年重修,嘉庆十四年增修头门和垣墙至此,书院才初步形成仪陇最高教育  相似文献   

5.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全城“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里分布着数以千计的传统古民居,构成了城内庞大、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  相似文献   

6.
据初步统计,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书院不过千余所。按照保护状况,大致可以分成各级学校、地名单位、旅游景点、文物遗存、文保单位等几种情况。其中以学校与文物遗存形式存在的居多。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古代书院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存在着建筑损毁严重,建设性破坏依旧存在,缺乏对书院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与传播,偏重于单项功能的发展,难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隶属于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传统书院保护利用可资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唐河县崇实书院为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县宋梅在其旧址添建房舍,后经过几任知县修葺,使崇实书院规模达到最大。崇实书院为文化传播及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崇实书院遗留的石碑及有关书院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到当时崇实书院学习的规定和书院建设的制度。这对研究古代书院制度、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生员修学进爵途径之必经之地,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唐玄宗开元六年(728年)设“丽正修书院”,乃我国书院之起点。到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宋代有庐山“白鹿洞”、尤盛(嵩阳)“石鼓”、湖南“岳麓”等四大书院。元代各路、州、府皆设有书院,明、清书院盛行。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因具有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西部是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2158米,发育着五个明显的垂直植被带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地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已知的植物有3728种,动物5110种,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是世界著名的标本产地,也是珍稀动植物的"避难所",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价值。武夷山的东部是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不但具有地学价值,更以碧水丹山之美闻名天下,尤其是切割于丹崖奇峰,萦回于峡谷深壑之中的九曲溪山水,美学价值极高。九曲溪长7.5公里,曲率半径只有300米左右,河床宽度20- 100米,森立两岸的奇峰绝壁相对高度达100-300米,山水组合巧妙,水清石洁,滩潭交替,动静有致,游者驾筏溪中,俯仰山水,如在画中游。先人对这仙境般山水的敬仰、崇拜,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九曲溪小藏峰的"架壑船"、"虹桥板",就是那时古闽族丧葬文化的遗存。2000多年前,西汉闽越王城遗址,亦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文化影响更大的武夷山还是朱子理学摇篮。朱熹先后在武夷山从学、著述、讲学,生活50余年。他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此后历代理学家在此传道办学,留下书院遗址有35处,成为理学名山。摩崖石刻450多方,还有保护山水和动植物的禁令、乡规13方,这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名山办书院传播理学,对天下名山书院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这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也是非常突出、十分罕见的。武夷山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无论在中国或世界上都是十分突出的,不愧为人类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0.
<正>“儿童书院式”课堂,是指根据新时代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期待与呼唤,以“完整人的培养”为目标,借鉴古代书院的教学文化特质而构建的既弥漫着古代书院气息又彰显着时代特征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泰兴市襟江小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60多年前的襟江书院。纵观襟江书院的历史,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襟江先贤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也感受到了今日襟江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我们认为,在教育步入现代化的今天,重温古代书院历史,从其办学宗旨、形式等方面汲取营养,以濡染今天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书院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书院.充分显示出书院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教育需求的特点。岳麓、石鼓书院,为湖湘文化的重镇,曾经主导湖湘文化的发展方向。白鹿洞书院,曾经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与学术中心。东林书院因承接程朱之学而有“洛闽中枢”而闻名天下。安定书院所祀胡瑗先生,开宋代理学之先声。鹅湖书院因阐扬理学之功而获得清康熙帝手书“穷理居敬”之匾。浙江书院推进了江浙地区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其著名者有万松书院、紫阳书院、五峰书院。以广雅书院、东坡书院、陈氏书院为代表的岭南书院,对于清末当地世风的改变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今属贵阳市所辖的开阳县,在清代县城里就建了一所在省内较为有名的书院——开阳书院。书院之名“开阳”,正好与今之县名“开阳”相同。从唐代就产生的这种集教学育才、学术研究、出版藏书为一体,类似于今天高等学府的“书院”,其名称与所在地的政区名称相同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3.
安徽书院考     
书院是我国宋代以来学者士子讲学读书之所,是府、县官学一个重要补充,也是历史上开展社会教育和学术活动的活跃场所。安徽之有书院,自宋代始。宋皇佑元年(一○四九年)文学家欧阳修知颖州(今阜阳)时,建西湖书院。据清乾隆《颖州府志》载:“宋皇佑元年,欧湖修守颖,爱西湖之胜,乃建书院于湖之南。”这是我省有史可考的最早书院。有人认为欧阳修建立的书院,是他“玉麈高谈”、“吟哦为乐”之所,不是士人谈书讲学的书院,这是不符史实  相似文献   

14.
刘昌兵 《南方文物》2002,(2):52-54,47
依山傍水是白鹿洞书院自然环境的特色。白鹿洞书院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并称古代四大书院,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它位于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东南,现存元明清古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于书院所处四面环山,俯视似洞,唐代江州(九江)刺史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故名白鹿洞。南唐在此兴办“白鹿国学”,北宋时更名为白鹿洞书院。书院座东北朝西南,前有一溪,名贯道溪,水自五老峰的凌霄峰来,汇入鄱阳湖,溪南有卓尔山为屏障,书院后有后屏山,左有左翼山和回流山,右有五老峰.  相似文献   

15.
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徽州书院官学化的途径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形成于唐、五代 ,发展于宋、元 ,兴盛于明、清 ,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书院发端于私学 ,原属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机构。但在古代专制制度的社会条件下 ,书院从它建立的时候起 ,就很难逃脱官学化的命运。徽州书院自然不能幸免。现在的问题是 :书院的官学化到底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 ?学术界的一般观点是 ,“官府对书院掌教聘任权的控制” ,“官府对书院经济、田产的控制和干涉”是书院官学化的两个主要途径 ① 。如果说这是就全国书院官学化的一般情况而言 ,那么徽州书院却并…  相似文献   

16.
赵焰 《江淮文史》2011,(6):92-100
近代吕碧城真称得上是一个神秘人物。她的身世,她的经历,她的思想和结局,在很大程度上,都称得上是一个谜。作为她的乡贤,我刚工作时去过旌德庙首的吕家大屋,那屋真大,总共有几十间,黑漆漆阴森森的,像是栖着无数幽灵的中世纪古堡。我在里面走得晕头转向,一直担心自己会变成一只黑蝙蝠。后来我参观歙县郑村的汪氏大屋,虽然号称是徽州"第...  相似文献   

17.
街名的由来及轶事 雄踞长江中游南岸的古城武昌,历来都是县、州、府、郡和湖北省治所在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发展,现在又是改革开放的新兴工业区。纵穿武昌腹地有一条历史悠久而又狭长的“小街”,可说是这座古城的缩影。这就是著名的粮道街。 这条街何以得名“粮道街”呢?原来在前清时期,制、府、藩、臬、道等衙门遍设武昌各地,其中“道台”则又分粮道、盐道等衙门,因“粮道署衙”设在此“小街”之中(今三十  相似文献   

18.
“紫阳”为宋儒朱熹之别号,南宋以来,随着朱子之学在中国社会影响的日渐扩大,以“紫阳书院”命名的书院几乎遍涉全国各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创建于湖北汉口的紫阳书院(又名新安书院,位于今武汉市硚口区新  相似文献   

19.
大程书院     
大程书院王一心,王纪安豫东扶沟县城西南隅有一所著名的古学堂──“大程书院”。大程书院为宋代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时所建。原名为“书院”。因程颢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程颢居长,故称之为大程。后人...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钱茂伟教授《姚江书院派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全书由“研究篇”、“资料篇”两部分构成。“研究篇”十章,前四章依次为:《晚明浙东王学的分化》、《姚江书院的建立》、《姚江书院的分化》、《姚江书院的社团管理体制》,论述姚江书院成立的背景、历史、代表人物、学术宗旨和学术交流、教育及行政管理体制。第五章《书院派殿军邵廷采的人生之路》、第六章《邵廷采的社会政治理想》、第七章《邵廷采的理学及学术史总结》、第八章《邵廷采的史学成就及思想》、第九章《邵廷采的古文成就》、第十章《邵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