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叶 《文史月刊》2007,(4):18-20
张瑞霭,山东省高青县人(今属淄博),1925年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参加过大小战斗100余次,其中著名的有莱芜、泰安、孟良崮、济南、淮海、福州等战役。1950年由陆军选送到空军学飞行,毕业后到新成立的中国民航工作,成为民航第一任飞行大队长,曾为周恩来总理担任专机机长长达20年。张瑞霭特级飞行员,历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兼民航北京管理局局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联合航空公司首任总经理等职,1990年离休。  相似文献   

2.
张瑞霭,山东省高青县人(今属淄博),1925年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参加过大小战斗100余次。1950年由陆军选送到空军学飞行,毕业后到新成立的中国民航工作,成为民航第一任飞行大队长,为周恩来总理担任专机机长长达20年。特级飞行员。 1990年离休。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新中国成立时,20岁的路惠芳从江苏宜兴高中毕业,考入了第三野战军华东政治大学。该校校长是由三野司令员陈毅兼任。他们毕业时,所有的女学员都经过一次体检,共选出几十位身体最好的,准备学飞行。1951年1月,在路惠芳她们55位姐妹就要到...  相似文献   

4.
王建云 《神州》2008,(8):53-54
1951年初,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一项决定: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女飞行员。于是,从华东军政大学.航空预科总队挑选出来的55名女战士奔赴牡丹江第七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在这55名女学员中,有14名是学飞机驾驶的。她们被组成一个班。组织上任命湖南辣妹子周映芝为班长。"女人学飞行.中国没有先  相似文献   

5.
厉汝燕早年自费留学英国学习机械,后经清政府批准转为第一个在国外学习航空的官费留学生,继而成为最早获得飞行执照的中国人。辛亥革命后,厉汝燕回国投身革命和航空事业。1912年,他在上海江湾进行飞行表演,成为第一个成功驾机在中国领空飞行的中国人;1914年又完成了国内最早的长途航线飞行。他一生践行航空救国,为中国航空教育的起步和航空力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士平 《黑龙江史志》2013,(12):26-26,37
<正>辽金时期的哈尔滨地区是生女真完颜部繁衍生息的地方。女真部落有个"霭建村"就在今哈尔滨东郊巨源镇的小城子古城。女真语"霭建"出自《金史》,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版本将女真语"霭建"错译为"阿勒锦"。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勒锦"被设定为哈尔滨的语源,因此,破译女真语"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多年研究,破译了女真语"霭  相似文献   

7.
何伟先生《我学的不是马克思主义》一文(见《炎黄春秋》2012年第1期)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切感受。我比何先生小10岁左右,1950年代中期,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苏联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再比我小10岁左右的一代人,他们学的虽然已经有了我  相似文献   

8.
汪日章先生是我在原杭州国立艺专求学时的老校长.汪系浙江奉化人,曾留学法国,先学建筑后学油画,归国后受聘为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一次,汪先生在一个同乡家中认识了蒋介石,并深受其器重,曾被任为蒋介石侍从室少将秘书组长,为蒋处理日常对外事务及文书等工作.汪先生是一位忠厚善良的学者,待人和霭可亲,对我这个学生则如慈父般的关怀爱护.  相似文献   

9.
张瑞玑其人     
1908年初春,在陕西韩城当了近两年知县的张瑞玑,奉调将至兴平.正束装待发,听见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从外面进来十几个认识和不认识的乡民.为首的那位胸前捧着一双崭新的靴子.张瑞玑两只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们.捧靴子的那位说,乡民们感戴“张大老爷”两年来的恩德,专门赶制了这双新靴,务请“张大老爷”临走前穿上,把换下的旧靴留给他们作个纪念.张瑞玑拗不过眼前这些憨直忠恳的乡民,但他到底也不明白,乡民们将怎样搁存他这双靴子.到兴平不久,张瑞玑就听人说,他那双旧靴子已被陈列在韩城中心的鼓楼上,供人瞻仰,靴上标有“知县张瑞玑之遗靴”的字样.这一年,张瑞玑36岁.关于这段佳话,现存张瑞玑几百篇诗文中只字未提.但据其外孙王作霖先生的记述,80年代中期,他拜访过考古文物专家、陕西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贺梓诚先生,了解先外祖张瑞玑的生平事迹.贺老先生年近八十,韩城人,少年时他曾亲眼见过陈列在城中鼓楼上的张瑞玑“遗靴”.  相似文献   

10.
明代贵州宣慰使“赐姓安氏”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水西上官宣慰使彝族阿者统治家族“穆”陇赞霭翠,来朝贡马,表示内附,明朝中央仍以霭翠世袭贵州宣慰使职。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又诏令“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使之上”,这是明朝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水西,安抚西南,争取进军云南,统一全国版图的重要决策。而霭翠和奢香夫妇生前一直也是忠于明朝,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对开发水西和建设贵州都作出过积极贡献。明朝中央政府对霭翠、奢香夫妇多所赏赐封赠,但对霭翠并无“赐姓为安”的记载。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载有关精翠事绩,一直是用…  相似文献   

11.
论“敦煌学”一词的词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敦煌学”一词是陈寅恪于1930年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写的序言中首创的,该序中5次出现“敦煌学”一词。本文则认为,“敦煌学”一词应该是日本人首创的。日本敦煌学家石滨纯太郎于1925年在大阪出版发行的《敦煌石室的遗书(怀德堂夏期讲演)》中,15次使用了“敦煌学”一词,并且对国际敦煌学的起源、发展、研究范围、问题、广义敦煌学和狭义敦煌学的区分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认为,“敦煌学”一词是明治末年、大正年间日本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产物,是在日本出现“敦煌派”、“敦煌家”、“敦煌党”等一系列词汇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强调,陈寅恪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但应该是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或者说是第一个将“敦煌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12.
郭井林 《神州》2012,(15):175-176
笔者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热情。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学了多年的英语,但要用英语与人交谈时,却发现自己几乎就是个聋哑人。这样,他们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13.
古庙与红尘     
由盛极一时到静卧一岗。这个集300余年荣光的辉煌大寺,如今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村霭与人情交织中的斑驳红尘。  相似文献   

14.
沈淦 《文史天地》2013,(8):25-28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为人类动力航空史拉开了帷幕。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他的这次飞行,距莱特兄弟开创人类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仅仅过去了不到6年,而飞行水平却有所超越,以致西方报纸在盛赞冯如为“东方的莱特”时,又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相似文献   

15.
声并未中国钱巾拿.t.友表连大童有关之叱、!‘刁甘谈入夕勺f曰阶一z石1有要祷久,亚介绍了很;有荞钱币的考准资杜闰肉外5家学九舒很玄桃炙\今奋国肉歼有舟响的利幼.祝少为囚钱卞琴.t.蔽待奥人的成杀.毖件存钱呱"奋,.户汗二怕件名誉霆纂絮军贡柔藉盖霭晕瓢学“李葆华同志为本刊创刊五周年题词@李葆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铅笔学会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6.
喻意志 《文献》2004,(3):138-150
关于刘次庄《乐府集》,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增田清秀在《乐府の历史的研究》中就已进行了讨论,并有该书的辑佚稿.最近《文献》2003年第1期所刊《刘次庄《乐府集》考辨》(杨晓霭撰)一文,对该书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教周宇驰学飞行及其后果》一文的作者,曾是空军专机师直升机资深飞行员。1971年他奉命做当时任空军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后来成为林彪死党的周宇驰的飞行教练。不承想周学飞行是一阴谋,“9.13”事件发生,周宇驰驾机叛逃未遂毙命,其教练自然被认为是林彪“贼船”上的人,尔后遭遇可想而知。本文系作者亲身经历,是对那特殊时代历史的又一见证。  相似文献   

18.
埃及的本土埃及学,经历了一个酝酿、开拓、发展、繁荣的发展历程。接受欧洲近代文化的知识分子,努力传播埃及学的知识,为本土埃及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本土埃及学发轫于欧洲列强斗争的夹缝中,形成了以卡马尔为代表的第一代埃及学家、以哈桑为代表的第二代埃及学家,这两代埃及学家是本土埃及学的开拓者。在1922年埃及独立、图坦卡蒙法老陵寝发现的刺激下,埃及学领域也出现了反殖民主义的声音,从而极大促进了本土埃及学的发展,本土埃及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第三代本土埃及学家群体,他们的成就得到了西方埃及学界的认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本土埃及学进入繁荣期,第四代本土埃及学家在考古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领域日益拓宽。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05,(11)
费俊龙聂海胜上榜理由10月13日9时,距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整整24小时。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已经飞行约68万公里,成为日行最远的中国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首个24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十分轻松。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上人们看到,两人在太空中一边飞行一边交谈,经常把手中的飞行手册、相机、手表等抛在面前,欣赏它们在失重状态下飘浮。第一天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人首次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脱掉舱内航天  相似文献   

20.
李娓娓,字心兰。约生于清道光年问,卒于清末民初。陕西延川县孝和里(今马家河乡)李家塬人。祖父李步瀛,清嘉庆庚申(1800)科举人。父亲李宗沅,字霭山,嘉庆癸酉(1813)科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官至盐运使。钦赐头品顶戴,赠光禄大夫。李娓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