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中国古代兵法策略的36个计谋,每一计都附有"解语",阐述运用该计谋应该把握的原则;为帮助人们把握运用该计谋的具体方法及具体方法中蕴含的原则,每一计又都附有明白晓畅的"按语",既是对"解语"的进一步展开,又列举经典战(事)例予以佐证。既要主动"点火",又要见机行事"趁火打劫"名列"三十六计"第五计。"解语"说: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相似文献   

2.
<正>“三十六计”每一计都附有言简意赅的“解语”,重在阐述运用该计谋应该把握的客观规律。同时,为帮助人们把握运用该计谋的具体方法及把握具体方法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每一计又都附有明白晓畅的“按语”,它既是对“解语”的进一步展开,又列举经典战(事)例予以佐证,可谓与“解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声东击西”,属于“胜战计”六计之末,属于寻机进攻之计,其中大有讲究。  相似文献   

3.
李果爰 《神州》2012,(35):5
纵观《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诸候争雄天下的战争史,一部描述三国英才大展才华,巧施妙计的军事史。战争中双方比的不仅仅是武将的勇猛力量,更重要的是文臣的出谋划策的能力。书中的人物在三国时代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计谋之争。在众多的计谋之中,将计就计这一计谋的运用更是为这部群雄之争的史书增添了精彩。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法)伯希和著,耿异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定价:108元。这批日记是伯希和西域考古探险团最重要的文献,系首次公开刊布。伯希和的这部日记并不像普通旅行家、探险家或一般学者所作的那种游记,记述的都是学术上的重要问题,他将田野口碑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以口碑补史料,以史料证口碑。该日记始于1906年7月15日的撒马尔罕,结束于1908年1o月1日的郑州。书中还附有伯希和于这次探险期间所写的信件,这些信件也都是"学术信札",每一封相当于一篇科考探险日记。这些书信与日记互补互证,角度不同,详略各异,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西域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5.
看精品新栏目《百家讲坛》,细品为何诸葛亮在27年的政治生涯中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却在五次北伐中"错用将、误料敌、拒纳谏、遭计谋、心力瘁",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这其中究竟是一代智者日理万机的大意疏忽,又或是明知故犯中蕴涵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个人生活史"是一种目前被诸人文社会科学广泛应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对民俗学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民俗"之"民",都是生活文化的承载者。而作为社会化与社会关系中的人,每个人又都是一面"镜子",可从其身上映现出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这就为民俗学的个人生活史研究提供了合法性与可行性。而从操作性角度来看,应对俗民个体生命历程及其生活"语境"做多方位的深入访谈、参与观察与多方面了解,对其生活中的标志性特征进行呈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反映其背后的整体社会生活文化。个人生活史研究,关注俗民主体的身体性与思想感受,以"民"带"俗"、还"俗"于"民",可避免传统以"俗"带"民"研究路径带来的一些不足与弊端。  相似文献   

7.
王利涛 《神州》2013,(11):135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每个体育老师探讨的课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就要把握学生层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合学生特点的"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物》1960,(10)
1960年3月28日,在莒县汽车站伙房后深一米处,发现古代铜印两颗.甲印印文"元帅之印";乙印印文"管军万户府印",钮皆长方把状.甲印钮高7厘米,印身厚1.4厘米,印面正方,每边长8.7厘米,重三斤二两;乙印钮高6.5厘米,印身厚1.6厘米,印面正方,每边长7.7厘米,重二斤半.印文都是阴文篆体,章法严谨,铸造精美.印背款识分左、中、右三行,楷书阴刻.甲印左行为"龙凤六年四月日",中为"中书礼部",右为"元帅之印",印左侧又有"昃字六十四号"等字.乙印左行为"龙凤六年三月日",中为"中书礼部",右为"管军万户府印",印左侧又有"生字八十二号"等字.甲印装在一个铜印台内,印台方形,大于甲印面一周,重一斤六两.出土时甲印、印台及乙印放在一处,正置而微倾斜,别无共存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有一件珍贵的荷兰文古籍——《被忽视的福尔摩沙》,甚为珍贵。"福尔摩沙"一词的音译来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为"美丽"之意,亦是早期欧洲人对"台湾"的称呼。该本荷兰文古籍为长方形,二十四开本,精装,长21.3厘米,宽17.1厘米,高2厘米,彩色封面,书中附有7张单色铜版画插  相似文献   

10.
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吃到的每一粒米饭都是由农民们以辛苦的劳动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珍惜粮食,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现在,全国都在提倡"光盘行动",人们都应该做到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一提到"光盘行动",我就会想到在学校吃早餐时,每次面对碗里的早餐我都十分抗拒,没吃上几口,就将早餐倒进  相似文献   

11.
李剑鸣 《史学集刊》2007,52(5):32-42
"语境主义"意识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学家在解读具体的史料时,只有清楚而准确地把握史料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由相关研究构成的"史学语境",才有可能探明史料的"原意",进而恰当地运用史料。  相似文献   

12.
正"幼小衔接"关键期,每个家长都不应旁观,请与孩子一起幼小衔接!内容简介漫漫人生路,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个孩子人生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期,也是很多年轻父母无法轻易把握的养育纠结期。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将何去何从?好爸爸付小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在  相似文献   

13.
"原来的民进党认为,每一个台商都是一个‘叛逃者’,而马英九不同"有人说,他任东聚电业董事长的时候,永远不苟言笑,活脱脱一副"包公相",职员只要看到他走过来,一定会向左向右转,尽早溜出他视线范围。又有人说,他的学校的孩子们一看到他,就会高兴地黏着他,跟他打招呼,一  相似文献   

14.
王卓 《黑龙江史志》2011,(12):52+56
<正>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档案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借助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21,4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顾建党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总结和概括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经验,揭示中国革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认识范式和客观规律,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正>拍摄蝴蝶"对称"之美,是蝴蝶摄影中的一种挑战。一是机会可遇不可求,"蜂团蝶阵乱纷纷",当你与群蝶相遇,它们如天女散花般毫无秩序,又似小河流水一样,形成一种动态的"彩流",常常让你望蝶兴叹,不拍则失去良机,而选择拍摄又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影像记录,难以展现蝴蝶的美、张扬和摄影者的艺术表现力;二是瞬间难把握,当你看到两只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博物馆藏有赵城县广胜寺藏经一百五十二卷。经作卷子装,黄表纸,赤轴。每一卷首附装"释迦说法图"一幅,状如广胜寺上寺后殿造像。说法图的右上端镌"赵城县广胜寺"六字(图1)。也是金时刻印的。藏经的版心高约23厘米,宽约48厘米。每纸二十三行,每行十四字。纸首加注有"某经第几卷第几张某字号"小字一行。每件经卷的开首均附有译经者的姓名。有少数经卷开首还附有捐募刻经者的姓名,卷尾盖有领导印经者的朱印。如"(钟)圣虚  相似文献   

18.
《东方朔画賛碑》,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原碑四面刻,碑阳碑阴各十五行,左右侧各三行,行三十字。碑文及碑阴记均为大字正书。阳额篆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賛碑",阴额隶书"有汉东方先生画賛碑阴之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宋拓一本,装潢成册,计二十五开半。每半开纵30.6、横20.7厘米,三行,行四字。賛文"洁其道而秽其迹"以下四十八字及碑阴记均缺。此本与《文选》互校,"弃世登仙","神友造化",《文选》作"弃俗登仙","神交造化",字异义同。"世"字凡七见,  相似文献   

19.
崔从珍 《神州》2013,(15):71-71
在生物课堂上,本文通过应用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既是一种能够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能迅速提高成绩的有效手段,又能够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金才 《安徽史学》2018,(3):96-102
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认识的相同点为:他们都希望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发展得快一些,但又认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他们起初都是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和支持"大跃进"的,后来看到"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一些"左"的错误,思想认识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点为:"大跃进"运动之初,邓小平表现比较积极,而陈云则相对冷静;对于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邓小平是没有反对,而陈云是没有说话;邓小平后来多次谈到"大跃进"并进行反思,而陈云则很少谈及"大跃进"。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存在不同点,其原因是:他们在"大跃进"运动中承担的领导责任不同;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路不同;工作经历和在党中央的领导分工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