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万磊 《安徽史学》2017,(6):86-93,125
梁启超积极应和一战后反省现代性思潮,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撰述了一系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著,对儒学史与儒学进行重构诠释,从中可以窥见梁启超的思想意图和他所要建构的"新文化"建设方案。梁启超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以清学的科学精神及方法将儒学的基本性质重新定义为"科学的情感哲学",重构儒学的思想系谱,对自先秦到晚明清初儒家义理体系进行了提炼,以阳明学的"事上磨练"作为这种"新道学"的习得途径,在此基础上与西方自然科学化合成"新文化",融合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梁启超用来建构"科学的情感哲学"的思想人物,基本与胡适相同,但归结出很不同的思想路线、旨归。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中,胡适是先驱者,是改良文化的泰斗。胡适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为其高等教育的思想形成奠定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有"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大学类型划分、选科制的引进、研究院的设立、开放女禁等等。胡适前瞻性的高等教育思想和改革措施,为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新文化运动最初的年月里,胡适与陈独秀、李大钊、周树人周作人兄弟、钱玄同等人都是亲近的同事和朋友。他们以北京大学为堡垒,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共同向旧思想旧文化开战,在污浊沉闷的中国刮起了一阵清新刚健之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著名教育家,安徽歙县人。他与著名学者胡适同为皖籍,同一年出生,又同时在民国初年先后赴美国留学,而且同为大哲学家杜威的学生。然而这两位名人的关系却一直不好,久生龃龉。究其原因,一是个性有差异,二是政见不同。后一个原因当然是主要的。近年来,我国报刊上对胡适的评价已趋于客观公正,肯定了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和在近代文化教育领域的地位。不过胡适在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运动中因提出文学改良的纲领而“暴得大名”的胡适,在文学、哲学、史学、道德、教育、文化等诸多思想和学术领域,——贯以“但开风气不为师”为己任,做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开拓工作。”史学和哲学,一直是胡适最感兴趣的学问,而且他更偏重于史学。他在学术研  相似文献   

6.
卢毅 《安徽史学》2005,(1):96-100
无论是从胡适等人自述,还是从他们的理论主张与研究方法来看,曾在民国时期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都明显承受了西学的深刻影响.其中,在考据学方面,相较于中国传统学术,西学的影响虽不那么直接明显,但正是通过对西方学理的引进,胡适等人终于具有了一种"平等的眼光",从而将国学研究领域拓展延伸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并且由此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胡适(1891~1962),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人,字适之,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领域都有精深的研究。写就了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学术风格的文学史专著《白话文学史》。代表作有《说儒》《胡适论学近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终身大事》等。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他把整理国故或国学研究纳入他的"中国文艺复兴"的范畴之内。胡适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影响了梁启超、郭沫若、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金岳霖和冯契等一批学人。  相似文献   

8.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必然要想到胡适,想到胡适,就想到了44年前三联书店出版的八大本的《胡适思想批判》。当胡适自美国回国,与陈独秀等在新文化运动中高扬“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而成为五四时期的思想领袖时,其以后被人“褒”的荣耀和“贬”的阴影,就同时笼罩其身了。饶有趣味的是,胡适身前身后得到的“褒”与“贬”,均是同一个思想造成的,即杜威的实验主义。胡适在美国留学时,师从杜威。因此,在新文化新思潮涌动的五四前后,胡适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以“实验主义”为标志的治学、修身乃至治国的新的思想理论和…  相似文献   

9.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湾去世。作为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大师,胡适先生同样因其提倡宽容、坚守自由、爱护和提携后辈而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但大师也不是天生完美的,年轻时也跟普通人一样,有些主张难免天真幼稚。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是两位显赫的历史人物。他们共执牛耳,名震一时,是一代新青年追崇的偶像。陈独秀晚年对此曾郑重地表示:“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的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的确,把胡适与陈独秀两人的名字联在一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新青年》一个刊物,北京大学一所大学和几个教授领导一场  相似文献   

11.
正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传统士人也向着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许冠三在《新史学九十年》中认为,"与梁启超、胡适一类‘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学者对比,顾颉刚无疑是一位纯学人"。但在近代政治环境极其复杂的大背景下,顾颉刚作为一个有着巨大社会声望的学人,他个人的命运无疑与整个民族的命运相关联,他的学术始终面临着"致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北大内部桐城派与章门弟子的关系问题,系新文化运动得以在北大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引入学术史视角深入研析。揆诸史实,将桐城派驱离北大客观上起到为"文学革命"扫清障碍的作用,使得北大整体上趋向新文化运动。这一举动源于章门弟子与桐城派的"骈散之争",背后的实质乃"汉宋之争"。清代的骈散、汉宋之争属文学和学术发展史上的常态,延伸到新文化运动时,此一争论则具有打着传统的旗号服务于现实目的的色彩。同时,章门弟子对桐城派的种种责难,不仅基于文学和思想主张的差异,也夹杂着"学者"对"文人"的轻蔑态度。就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前提和时代语境而论,为"新"文化做铺垫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仍为"旧"。  相似文献   

13.
胡适是现代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生于1891年,安徽绩溪人。19岁赴美留学,是著名哲学家杜威的高足。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倡导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影响了一代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17日至18日,胡适研究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胡适的学术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台湾、香港地区和内地各省市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胡适的学术与思想”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凌鹰 《文史月刊》2010,(12):18-18
<正>胡适极力主张、推崇新文学,在其骨子里,却又近乎顽固地坚守着一种传统道德,这多少有些自相矛盾,令人费解。这可能就要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去寻找答案了。胡适的新文化运动思想纲领中,有"人性自由"的精神指向。所以,当他去拜访康乃尔大学地质  相似文献   

16.
从新文化运动看当代人文精神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文化运动看当代人文精神重建丁怀超以胡适、陈独秀等先辈为健将的新文化运动,不仅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是一种极大的冲击,而且对其后的人文科学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不能不联系今日学术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现实。从...  相似文献   

17.
正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非常不情愿,他却与混乱不堪、黑暗无比的中国现代政治结下不解之缘。随着中国现代政治争斗的中心由军阀混战逐步转为国共之争,任何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都必须在国共两党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胡适自不能外。胡适在国共党争中选择了国民党,但他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弊取其轻"的选择。他反对共产党,但对并不符合他的自由、民主观念的国民党,也曾有相当激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遭逢世变。张尔田蒿目时艰,继承实斋余绪,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阐发经史典籍之价值。在此基础上,他回溯清代学术,批评考据之学流于饾饤,忽视义理,致使传统学术难以焕发活力。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等人高唱"整理国故",用清代朴学比附近代西洋科学方法。张尔田认为此乃否定中国传统的自身价值,会导致传统"古董化"。王国维与张尔田曾往来频繁,目睹王国维被新派学人争相推崇,张尔田担心他会与胡适等人殊途同归。然王国维辛亥以后,对儒家伦理持之甚坚,这一点与张尔田立场一致。二人虽在学风上各有特色,但基本价值观则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19.
顾颉刚与胡适在学术上结缘,与当时中国学制转型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前期,他们在学术事业上相得益彰。20世纪20年代后期,他们首先在治学理念上出现分歧,后才发生古史分歧。1930年前后,中国古史学、考古学的发展,造成了胡适古史观转变,使得二人发生了诸多古史分歧。但其中两次公开争辩,则带有各自的主观动机。1930年后,二人渐行渐远。其间,傅斯年的阴影和担心胡、顾关系破裂的危机感,始终困扰着顾颉刚。1949年分别时,疏远已成事实。在政治运动中,顾颉刚最初只为澄清"疏远"的事实,而随后的政治压力与学术思想的变化,则使他对胡适逐渐淡漠。但是,不能确知胡适由"善"转"隙"的原委,成了他晚年的一个心结。  相似文献   

20.
正胡适晚年向唐德刚口述自传时,曾深情回忆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李大钊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由于唐德刚先生的整理稿增加了一个情绪化的小标题:《"问题"与"主义"之争:我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个回合》,因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差不多都将他们的争论上升为政治上的根本冲突。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文本,似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