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中轴线"项目于2013年入录UNESCO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其实质性的遗产内容,实为物质形态的明清北京城南北中心带历史建筑群,而名称却为非物质形态的明清北京紫禁城中轴线及其南北延伸线,混淆了项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文化遗产性质,名实不符。以包含紫禁城与天坛两项世界遗产地的方式再另项申遗,是对紫禁城中轴线遗产价值的否定。该项目申遗的论据有三:梁思成先生赞誉的明清北京"南北中轴线"、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中轴线"方法、朱熹的冀都"天地中间"论。但"南北中轴线"的物质遗产内容与"北京中轴线"项目大相径庭;都城营建的"中轴线"方法,未见载于中国典籍(包括《周礼·考工记》);而"天地中间"论,纯属牵强附会之论。明清北京城(1553-1911)是一座城郭不"中规矩"、道路不"中准绳"的都城。实际量测的"北京中轴线",其位置未居明清北京城东西之中、与子午线不平行且交叉成夹角、建筑红线宽度各段不一、非直线而呈三折线。该项目的历史年代划界不清、历史发展脉络阐述不全,回避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遭受过的负面影响事件。总之,"北京中轴线"项目有悖于世界遗产精神的可信性、均衡性、真实性与完整性。为了维护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国际形象,建议将其从UNESCO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撤回。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2016年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故宫隆宗门西广场北侧、内务府各司值房南侧配合消防管道更换工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层位关系清楚的清代排水沟和砖铺面、明后期砖铺面、明中后期门和墙基址、明早期磉墩基址、元代磉墩和夯土层基址等建筑遗迹,与文献记载元代宫城、明清紫禁城营建的阶段性相一致,堪称故宫元明清"三叠层"。其中元代磉墩和夯土层遗存,无论层位关系、出土遗物,还是营造工艺,均是故宫考古的首次发现,很可能是元宫城大明殿周围的周庑基址,对研究元宫城(大内)格局、紫禁城历史特别是元宫城与明清紫禁城中轴线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北京城中心,有一条长7.8千米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串联起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紫禁城)、景山、鼓楼与钟楼等。北京城的重要建筑,基本都围绕中轴线展开布局,要么在中轴线上,要么在中轴线两侧附近。可以这样说,中轴线就是北京城的精华所在。故宫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中心地段,  相似文献   

4.
宁寿全宫,是乾隆皇帝准备在位六十年后做太上皇帝时使用而预为修建的一组建筑。它座落在紫禁城的东北部,四周筑有高大的红色宫墙,占地四万六千平方米。全组建筑在皇宫中自成体系,是仿紫禁城中轴线  相似文献   

5.
太和门(图一),位于北京紫禁城内中轴线南部,西邻贞度门,东连昭德门,门前广庭(图二),南达午门,东、西两庑间各有一门,东为协和门,直通东华门;西为熙和门,直通西华门。太和门在明代,初称奉天门,嘉靖时改为皇极门,是明朝皇帝常朝和  相似文献   

6.
一、宫廷园林的特色 紫禁城原有宫廷园林四座: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建福宫花园于1923年6月被火焚毁,现仅存遗址,其他三座花园则基本完好。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东西向130余米,南北90余米,占地12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午门,紫禁城正门。因其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称作午门。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582年,是紫禁城四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的举办已经是2001年6月23日的往事了。然而,由这场音乐会生发的租赁故宫午门广场的合同纠纷延续了20个月后尚未平息。2002年4月18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租赁故宫午门广场欠款纠纷为由,将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御花园是建筑在紫禁城中轴线北端的一座供帝后游赏的花园。园北高大的宫墙南侧,西建延辉阁、位育斋,东建堆秀山、摛藻堂。堆秀山是一座奇伟俊秀的堆石山(图  相似文献   

9.
雄伟富丽的明清故宫,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到十八年(1406—1420年),是当时北京整体规划中的重点建筑区,位置在京城中轴线上。为了营建这座皇宫,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役使了从全国各地征调来的工匠、民夫百余万人。  相似文献   

10.
紫禁城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九千间左右,大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红墙、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的,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  相似文献   

11.
京都响名京都的7月本来就是火辣辣的,加上数日干旱,整个紫禁城如火笼一般闷热。一匹枣红大马,驮上一位身着红袍、腰挎佩剑的威武老将,从西北沙场赶回紫禁城,一路上紧鞭催马,昼夜兼程,要抢在明日早朝之前面奏皇帝。他就是收复新疆的大臣兼大将左宗棠。一路上他想起许多要讲的话,可是最紧要的是台湾已失在法寇之手,若不再派人助刘铭传抗御,中国将有做亡国奴的危险。自《天津条约》以后,法人肆意在中国台湾及沿海边境横行霸道,难道眼睁睁让中华民族,炎黄后代做法人奴隶?一个堂堂的中国人还怕洋人吗?沙俄猖狂一时,不也就是那么乖乖地退回老家吗?…  相似文献   

12.
午门是明清皇宫——紫禁城的南门,旧称“午阙”或“五凤楼”,南经端门、天安门与北京城正南门——正阳门遥遥相对,处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地势冲要,建筑壮丽,是模拟我国古代“阙”的遗制而建筑起  相似文献   

13.
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一大特色。随着历代都城建制的不断完善,中轴线的布局特点亦愈加凸显,乃至成为古代都城规划之圭臬。那么,中轴线布局在古代都城规划中究竟形成于何时?其发展演变又如何?这些问题就不能不深究。  相似文献   

14.
正紫禁城的春天,真的短促。当故宫外的景山上桃花杏花开放的时候,紫禁城还在睡着。眨眼间温度就上升到了21度,呼啦啦,帝都的迎春开了,桃花开了,这紫禁城的宫墙再高,庭院再深,也抵挡不住春色,宫墙内一夜间一树树花开了,惊艳了我们的眼,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年观众数已近一亿人,作为博物馆教育者来说,这一重要的变化有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呢?观众数也许只是博物馆成绩单上的一颗红星。博物馆了解那些跨进大门的几千万人吗?还有那将可能入门的几亿人?他们为什么来?他们希望得到什么?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又以什么方式、方法寻求自己需要的东西?能够给予完整答案的博物馆可能不多。教育的使命是通过对其对象的规范影响而达到的。为了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的,难道我们不需要认识、明确教育的对象吗?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关心、研究教育的对象吗?从教育的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什刹海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古往今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过去的内城和外城无不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特别是随着三环路内外两侧新市区的扩展,以及四环路的开始兴建,这内外两城的中心位置,也就更加突出,这在任何新北京旧城市地图上都是显而易见的。 北京旧日的内外两城合为一体,不仅有城墙相互结合,更重要的是从内城的钟鼓楼开始,有一条规划设计上的中轴线,一直向南纵贯全城。旧日城内的中心建筑紫禁城,就兴建在这条中轴线上。其他重要建筑群,如内城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今中山  相似文献   

17.
我们花费大把金钱建遣“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难道就是为了用它替换老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太空中的其他行星和星系?我们建造“类地行星发现者”号天文观测台,难道就是为了寻找另外一个有生物居住的世界?这些太空观测设施,虽然能让我们发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却很难给我们的地球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那么,这样的纯科学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8.
正《英法联军为何只烧圆明园,不烧紫禁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却没烧紫禁城,这是为何?笔者认为其中有以下原因——1.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以免将咸丰帝逼至拒降的程度,致使无法和中国议和,更不可直接推翻清王朝,导致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焚毁紫禁城,有极大可能会导致联军和清政府之间的战争扩大化,让太平军从中谋  相似文献   

19.
丘刚  董祥 《文物》1999,(12)
周王府,是明初朱元璋之子朱橚在开封所建的王府,紫禁城为周王府的内城墙。1981年春,人们在清理龙亭前潘湖湖底淤泥时,意外地发现了明周王府的部分遗迹。经过大量工作,迄今已初步探明了周王府紫禁城的位置、形制、范围和部分门址,并在紫禁城北墙东段进行了重点试掘,进一步搞清了城墙结构、年代和其下早期城墙的地层叠压关系。现将主要收获报道如下。一紫禁城概况根据明代的有关文献记载,明周王府紫禁城的前身“本宋时建都宫阙旧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祖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于开封,号为周王。翌年在宋金故宫基址上  相似文献   

20.
明清北京宫殿——紫禁城,包涵有丰富的个体建筑和风格独具的群体组合,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典型。她继承发扬了宫殿建筑的哪些传统?典型性又表现在哪里?本文将从总体规划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一、宫城位置 紫禁城位于都城北京的中心地带,是遵从周代“择中论”的思想,突出帝王的崇高地位。 “中央”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形成很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