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对中日缔约意见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伟敏 《史学集刊》2007,57(5):15-20
李鸿章和曾国藩对中国与日本缔结通商条约,都是持赞同的态度,但他们二人的想法又有所不同。李鸿章所注意的是通过缔约拉拢或牵制日本,曾国藩所重视的是条约的平等性。因而,曾国藩对被李鸿章回避的“一体均沾”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强调。  相似文献   

2.
在自己的麾下将领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当属彭玉麟和李鸿章.曾国藩曾说过这样的话:“若论天下英雄,当属彭玉麟、李鸿章.” 但由于彭玉麟个性太过刚硬,和曾国藩、李鸿章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廖正华 《湖南文史》2014,(10):34-35
在自己的麾下将领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当属彭玉麟和李鸿章。曾国藩曾说过这样的话:“若论天下英雄,当属彭玉麟、李鸿章。”但由于彭玉麟个性太过刚硬,和曾国藩、李鸿章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彭玉麟和曾国藩有过两次比较大的矛盾冲突。第一次是由曾国藩委托韩正国找小妾所引起的。韩正国是曾国藩的亲兵首领,是曾国藩非常信任的人。当时,曾国藩戎马倥偬,精神高度紧张,心情抑郁,癣疾发作得很厉害,浑身瘙痒导致他经常失眠。他的妻子欧阳夫人在湘乡老家,无法替他解除烦恼。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请韩正国帮他找一个小妾,专门帮他挠痒。  相似文献   

4.
顾建娣 《安徽史学》2022,(4):129-136
同治二年,李鸿章拒派淮扬水师赴援临淮以助湘军平叛苗沛霖。李鸿章先以各种理由拖延,在曾国藩一再催促甚至威胁要劾奏的情况下,不惜正面对抗,直接上奏朝廷,陈明军情和拒赴临淮的原因。最终李鸿章以水陆师互相配合,攻克苏州。曾国藩得此消息,十分惊喜,不再计较李鸿章的不听命行为。李鸿章抗命成功,在于清廷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也希望尽早打败太平军,不愿借洋师“助剿”苏南等地的太平军,因而在处理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分歧时,采取了灵活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术道之间     
曾国藩看重"道",李鸿章则重视"术",而术道之间亦非简单的黑与白。牛人往往是由牛人教出来的,李鸿章当年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时,曾国藩已位居两江总督,文章也是公认的一流。其实,李鸿章与曾国藩的缘分,在投帖之前就开始了。1843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从北京来函,让其入京,准备来年的顺天府乡试,利用这个机会,李文安带李鸿章拜见了曾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为清朝钦差大臣,先后负责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李鸿章的六弟昭庆曾带淮军继招的新勇协助曾国藩守安徽芜湖、无为、庐江,其军事才能初露头角,曾欲用之为统领,以备他日栋梁之选,李鸿章以禀商"家慈",代辞.但正在谋发展的李昭庆与其三哥鹤章成为李鸿章"平吴"的左右手.曾国藩奉令北上剿捻后,为了笼络淮军诸将,请李昭庆办理营务.曾国藩为了对付捻军的运动战术,于四省十三府州设四重镇驻兵,以静制动,并筹建游击之师一支,以李昭庆为游击之师统领.李昭庆带兵作战不力,请为曾国藩护卫.曾国藩辞掉钦差大臣后,清廷以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督军剿捻,曾勉励其助兄完成"剿捻大业",李昭庆表示要大干一场,但不久又打了退堂鼓,要求"卸营务、统军两差".曾国藩想到昭庆"时前时却",不肯"苦战",又"于官阶、功名二者不甚歆慕",只好劝李鸿章另择统领,接替他.文章说明:曾国藩希望落空,李昭庆自毁仕途前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忠实地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其实,曾国藩与李鸿章在立身处世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操守方面,曾国藩严于律己,身居高位而不贪,手握大权而不腐。李鸿章却不然,对权力、地位、金钱的追求可以说是至死不渝。以下分三个方面来谈:(一)一个是廉洁自守,生活检林;一个是贪财受贿,生活奢侈曾国藩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秦可根”。他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认为”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老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  相似文献   

8.
刘明 《安徽史学》2015,(2):136-141
曾国藩、李鸿章在对西洋武器的观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曾国藩被动消极、李鸿章则积极主动;曾国藩侧重于"人",李鸿章则侧重于"器"。此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两人个性性格、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等三个方面的原因,这种差异折射了时代变迁的轨迹,而分析这种差异对于分析洋务运动之成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创建湘军和淮军,在变动激烈、色彩斑斓的中国近代政局中,湘军和淮军以不同凡响的姿态,深刻影响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由于地缘的关系,曾国藩、李鸿章重用提携了一大批湖湘、庐州的将才士人,涌现出了曾国荃、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刘铭传、刘秉章、丁汝昌等一大批或因镇压农民起义,或因浴血抵御外侮,或因倡导和实践洋务运动而知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清朝的政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孙峻山 《安徽史学》2000,(4):61-64,56
在曾国藩和李鸿章关系的研究中,现在仍需阐明的地方还不少,现仅就三个问题试作分析探讨。一、湘幕之争 太平天国运动起后,曾国藩与李鸿章奉命办理团练,但李氏在安徽没有立住脚,而湘军却日益强大,需要更多的人材佐助。咸丰八年十二月,李氏来到曾国藩幕府。此后,经过具体事务的锻炼和曾氏的着意培养,李氏的能力增长很快,其独当一面的志向有所显现,不遂愿,便时感失意与压抑,因此在诗中写道:“昨梦封侯今已非”、“归老湖边埋姓字”。对李氏急于立功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李鸿章,愿籍安徽合肥。湘乡与合肥云天遥隔。曾国藩,1811年生。李鸿章,生于1823年。从年龄看,应该说他俩没有什么相识的缘分。可是,封建社会特别重视的师生关系、同年关系,在曾、李之间系上了一条解不开的纽带。  相似文献   

12.
1896年6月,李鸿章率出洋考察团行至德国。因为很多人都称他为"东方俾斯麦",所以他到德国后当然要拜访一下前首相俾斯麦了。 见到俾斯麦后,李鸿章先是大大恭维了一番:"‘铁血宰相’名震世界,真是名不虚传,风采依旧。"俾斯麦回敬说:"您也很伟大,您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宰相。"李鸿章连忙说道:"我不能与阁下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3.
李鸿裔,字眉生,号香岩,擅书法,工诗词,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四川名士。李氏在曾国藩扫灭太平军时,与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何绍基等都在其麾下充当幕僚属员。  相似文献   

14.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青年时代曾在北京从曾国藩问学,道光二十七年(1847)成进士.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在南中国点燃起燎原大火,李鸿章以翰林院编修由京回乡组织团练与太平军作战,升至道员,后投曾国藩幕府.  相似文献   

15.
李鸿裔,字眉生,号香岩,擅书法,李氏在曾国藩扫灭太平军时,与胡林翼、充当幕僚属员。工诗词,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四川名士。左宗棠、李鸿章、何绍基等都在其麾下  相似文献   

16.
故宫博物院共收藏李鸿章尺牍40余通,《回埠札》在其中属于篇幅较长的一通,其内容的史料性及书法的代表性都极为重要。该札没有写明收信人和书写时间,信札中,李鸿章向收信人叙述了以庐州为中心的安徽中部各地在咸丰八年七八月间被太平军攻陷,及李家家眷在此役中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种种惨况。此外,李鸿章还婉拒了收信人召其进京辅政的邀请。此信可作为李鸿章接下来归入曾国藩幕僚的实证资料。李鸿章此札书法工整隽秀、严守法度,堪为其早期书法少有的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一月十七日,朝廷授李鸿章署两广总督。据说是因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广东人,他们流亡到海外后,组织保皇党,策动勤王运动,慈禧要让李鸿章去康、梁故乡,与洋人交涉,捉拿"逆党"。也有人说,是慈禧准备废立皇帝,知道李鸿章反对,所以把他支开。慈禧交给李鸿章到广东有三大任务:整顿税收,练兵抗英、法,缉捕康有为。但李鸿章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他们都是书院经生,市井讼师之流,用不着害怕。"慈禧问:"那何以外人都庇护他,与我为难?"  相似文献   

18.
浅论李鸿章幕府──兼与曾国藩幕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幕府为人才之渊薮。嘉道以前,幕中多出学术人物,嘉道以后,则多出封疆大吏。如陈銮之出百龄幕,林则徐之出张师诚幕,胡林翼之出陶澍幕,左宗棠之出骆秉璋、曾国藩幕,周馥之出李鸿章幕,均是显例。但从对晚清政治的影响来看,出于幕府的封疆大吏,无疑当以李鸿章为...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写过一部有名的笔记,叫《水窗春呓》,里面写了不少关于曾国藩的史事。在“一生三变”这条笔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关于曾国藩的“挺经”,曾国藩的孙婿吴永,在所著笔记《庚于西狩丛谈》卷四中也曾谈及,他记李鸿章曾对他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决。”(下引此书时皆见卷四)李鸿章所说的老师,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否确曾著过《挺经》呢?从这里举出的两条笔记看,似有两种可能:一是著过;一是仅仅有腹稿。若是著过…  相似文献   

20.
正晚清重臣李鸿章,少年时心高气傲,放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位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的男儿,在1845年进京会试落第,以年家子(其父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科进士)受业于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门下。曾、李由此结下不解之缘。李鸿章于1847年再入京会试,得中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入翰林院,出馆授编修,从此走上"拼命做官"的仕进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