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一昊 《中原文物》2022,(4):114-119
本文通过文献记载与实物考证,梳理了六博博具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最新发现对六博在两汉时期的行棋规则做出了一定的考证及推测,认为六博的行棋规则为:1.两方共12枚棋子循环往复,以一定方向旋转走位;2.以焭或箸来决定所走步数,多用六箸;3.成枭食棋,入水牵鱼,以筭来计分,在结束时得筭多者为胜。并认为《西京杂记》中许博昌的“口诀”并非是一般认为的六博行棋规则,而是一种游戏窍门。  相似文献   

2.
博塞刍议     
我国春秋时代,中国象棋的前身“六博”在《孔子家语》等书中就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它的姊妹棋“塞戏”,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如《庄子·骈拇篇》已有“博塞以游”的记载。可以认为,中国古象棋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到了西汉,博塞已非常盛行,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  相似文献   

3.
高华平 《文献》2000,(4):82-89
一 棋,即围棋,中国古代称为博弈.博弈,从广义上讲是中国古代对各类棋弈游戏活动的总称,包括博、弈(围棋)、弹棋、投壶、塞、樗蒲、藏钩、四维、象戏等.从狭义上讲,"博"和"弈"则有区别."博",仅指博戏或"六博"而言;"弈",则专指"围棋".  相似文献   

4.
谈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陆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9,(4)
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椁室北边箱西端,出土了一套陆博(图五)。在同墓出土的"遣策"中,有八枚简还记载了陆博及其用具。现在,根据"遣策"的记载对照出土实物,谈谈这种古代文娱用具。遣策:博一具(图一一:7) 关于陆博,本作"六簿",又作六博。《说文》"簙,局戏也,六著十二棋也。从竹,博声。"扬雄在《方言》中云:"簿,谓之蔽,或谓之箘,秦晋之间谓之簙,吴楚之间谓之蔽,或谓之箭里,或谓之簙毒,或谓之(?)专,或谓之(匚尊)璇,或谓之棊。"在近代编纂的《辞海》一书中,载六博:"古代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又云六箸:"古代博具"。"一具",可能就是指整个一套陆博的用物而言,即包括博局(棋盘),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保藏了四副宋代铜质象棋。从这四副铜质象棋的形制、质地、字体和纹饰来看,完全相同,现选其中一副作一简要介绍。这副宋代铜质象棋,棋子圆形,共有三十二枚,兵种有“将”、“士”、“象”、“马”、“炮”、“卒”等七种,计有将二  相似文献   

6.
陶博局及六博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博局及六博俑,1972年灵宝县张湾东汉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博局与俑均为陶质,外施绿釉。通高24厘米,长28厘米,宽19厘米。置于坐榻之上。坐榻正中有一长方形盘,盘的一边为六支筹码,筹呈长条状;盘的另一边放着一个方形棋盘,棋盘两端各置六枚棋子,棋子为长方形。棋盘中间被称为“水”的地方,置有两“鱼”,“鱼”为圆形。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博局。博局两边,二人跽坐,头戴平巾帻,身著短衣,双手前伸,  相似文献   

7.
付超 《收藏家》2012,(12):76-76
象棋在我国的文体娱乐历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仅在清宫各种棋类就有不少种类,在清宫廷中的棋类娱乐项目中,就有一款彩色的蒙古象棋。它每个棋子为立体木刻,用不同颜色粉饰,突显的活灵活显、生动有趣。唐末五代时,北方的辽国兴起,当时蒙古族各个部落多在辽国的管辖下。  相似文献   

8.
一、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象棋是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爱好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象棋起源于中国,这似乎是已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近年来,有关象棋起源的争论在国外却骤然升温,其中“印度起源说”已对“中国起源说”构成极大威胁。实际上象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六博戏,即宋玉《楚辞·招魂》的“菎蔽象棋、有六博些”。  相似文献   

9.
《文史月刊》2013,(9):55-55
棋,上至帝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谁都可以小试身手. 围棋和象棋都起源于中国.先秦对棋艺统称“博弈”。弈,指围棋;博,指的是包括象棋在内的棋类。  相似文献   

10.
崔乐泉 《中华遗产》2011,(5):140-149
棋之魅力在于怡情悦性,但中国古代有一种棋,却会屡屡引发争端,甚至发生血案,这种失传的六博棋,堪称棋中的异类,它究竟是怎么玩的?它模拟了怎样的历史场景?围绕它曾发生什么样的事件?它为何风靡一时却又衰落下来?  相似文献   

11.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楚辞·招魂》中记载:“菎蔽象棋,有六博些”。这证明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但当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  相似文献   

12.
敦煌《棋经》与孙吕遗谱──古代中国围棋源流浅析(日)渡部义通著蒋学松,李行译关于围棋的起源,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围棋和将棋(包括中国象棋和日本象棋)同样起源于中亚地区;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则认为,围棋起源于中国,时代远远早于将棋,从春秋...  相似文献   

13.
东航更像一个棋局里的棋子,棋子在不同的棋局里,会有不同际遇空降兵2008年岁末和2009年年初的航空业,原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  相似文献   

14.
蒲朝府 《神州》2012,(20):183
尹湾汉墓《博局占》的出现推动了学界对博局占位与六博棋位关系探索的进一步深入。占位与棋位的不一致也可以理解,找出其中的不一致,对认识二者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博局占》中从甲子到申壬9个干支具有与其他干支所不同的特点,与六博棋位也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蒲朝府 《神州》2012,(18):153
箸与筭是六博的重要博具,应该把二者区分开来,明确其不同作用。投箸对行棋甚至胜负有重要影响,其中"五白"特别受博者青睐。筭相当于筹码,为计数工具。本文力图对箸、筭方面长期存在抵牾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胡蓉 《南京史志》2022,(18):14-17
<正>一、“趣味三子棋”的由来与准备工作趣味三子棋的由来:怡怡小朋友说萱萱来园时口袋里私藏了小棋子,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同时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都说自己也会玩这种棋类游戏。我于是就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三子棋的游戏世界。(一)思维碰撞,展开讨论“如果玩三子棋游戏,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孩子们随之展开了讨论。宁宁说:“我知道,需要很多很多的棋子,还要一个棋盘。  相似文献   

17.
陈根民 《收藏家》2007,(12):27-31
文徵明草书文稿册,凡二十开,前有大字行书引首"清玩"二字,无落款,仅钤白文印"五云父"一枚。册上钤"芦泾鉴藏"、"剑夫过眼"、"原博"(均朱文)等收藏印数枚。从前面两  相似文献   

18.
一颗棋子     
最近女儿每周四下午都去参加幼儿园的国际象棋培训,据老师说,孩子象棋下得不错,要多练练,于是每天晚上要跟我下一盘。那天回来,她的口袋里多了一颗漂亮的国际象棋——兵,器绿色的,非常漂亮。要是别人缺了棋子那不是整副棋都没用了,我们很生气,原本想骂她几句,但是想想孩子或许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要是骂得很凶的话,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还是先弄清楚情况再说。于是我问她,这棋是哪里来的,她说是一个小朋友的,  相似文献   

19.
    
正"小朋友,来来来,爷爷问你,什么车没有轮子却行动自如?""嗯,我知道了,是象棋盘上的车!"仲夏午时,梧桐树下,蝉声聒噪,三两位老人闲摇着蒲扇,摆阵对弈。棋盘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却暗藏杀机,粒粒棋子剑指将军。我吃着冰棍,从旁路过。那时我恰好初学象棋,浅涉皮毛,略懂各棋子的走法,便驻足围观。  相似文献   

20.
王春元  曾小俊 《中华遗产》2007,(10):148-149
某日,与一对九段伉俪闲聊围棋,谈及棋枰、棋子和棋盒,二人只知东洋,对中国古代的棋具,懵然不知。转念一想,二人从小围奁,心无旁骛,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