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60年来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外敌入侵、国土残缺不保的局面,怀有爱国主义热情的学者开始对中国疆域史进行研究,使国人面对国土沦亡的局面不至于"数典忘祖,随声附和".①这一时期先后出版了几部疆域史著作,如顾颉刚、史念海合撰<中国疆域沿革史>,②夏威著<中国疆域拓展史>,③童书业著<中国疆域沿革略>,④等等.这些重要著作可谓开拓了近代中国历史疆域研究的先河,但缺少从多民族国家角度来看待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往往以历代王朝疆域为限来论述历史上的中国疆域.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认为 ,凡是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以及历史上生活在今天疆域内而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历史 (外来民族迁入之前的历史另作别论 )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地区及其建立政权的疆域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按照这一原则 ,结合历史上中原政权与边疆民族及其政权的隶属关系 ,以及边疆民族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心理认同等条件综合考查 ,不难对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民族和疆域是中国通史编纂的基本问题。中国通史编纂是白寿彝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事业。他对民族、疆域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述,从而奠定了其主编中国通史的理论基础。他关于中国历史的民族理论可以概括为"四类范型,一个趋势"。四类范型指中国历史上的四类统一范式———各民族内部的统一、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民族统一。一个趋势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尽管民族关系是曲折的,但总的趋势为统一是主流,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越来越发展。在疆域问题上,他明确地说,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作为编写中国通史的地理范围,而对皇朝史观在疆域问题上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批评。白氏中国通史是中国史学家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中国通史话语体系的标志性著述,反映了中国史学家对自己民族历史的爱护和自信。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一词含义的发展、变化及中国疆域形成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对“中国”一词的含义,历史上有过5次大的变动,即周以前、西周至战国、秦汉至唐、宋元明时期、清代到民国。到第五个阶段,“中国”一词始具有了现代中国的含义。中国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复杂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自从提出历史上的中国以来,史学界和广大少数民族历史研究者,围绕着历史上的中国疆域、民族、国名和文化等一系列问题,纷纷展开了讨论,成为有关学者津津乐道的议题之一。他们时或勾稽史册,潜心苦索,时或引经据典,侃侃而论,全力为人们叙述着完整的、多民族发展的中国历史,把古代中国各民族的由来、疆域的变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展  相似文献   

6.
《华夏人文地理》2005,(U09):16-21
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汉朝的帝王们用他们超凡的武功确立了今日中国版图的雏形.中国疆域虽然经过后来千载20多个朝代的变迁.但主要农耕地区的变化不大。汉朝夺回河套地区后。又把疆域扩大到了整个河西走廊,并先后设置了河西五郡。从兰州市的黄河西岸直到星星峡.长达1100多公里.宽百余公里的地方被称作河西走廊。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民族曾入主河西走廊。汉朝控制了这一区域后.使中原文化进入了中亚地区.河西走廊也成为中西方艺术,文化.佛教等交流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认为,资料断限于1820年的《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嘉庆志”)及所附“皇舆全图”,既承载着中国历史内在发展所能达到的空间极致,又记述着康熙帝祖孙四代对领土、边界、主权与边民所具有的清晰界定与认知理念,还附丽着沙俄与西欧列强对清朝领土主权的国际承认。因此,本文将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空间坐标判定在“嘉庆志”及所附“皇舆全图”所确定的领域。同时,1820年的清朝疆域,既是中国疆域范围的最终底定极点,也是东西方力量对比最终逆转的临界点,更是中国国势由强转弱的最后时刻。故本文将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间坐标判定在该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劳动、生息在祖国境内共有五十多个民族,它们之间相互交往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在古代,边境地区少数族是在“中国”之内还是在“中国”之外?秦汉以后,少数族统治者所建立的“国”是“中国”之内与汉族王朝并存的政权还是“外国”?这些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着眼点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就空间范围来说,应以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为准。这种看法,似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它无异是将历史上“中国”疆域和今天的中国疆域划了等号,也无异认为中国的疆域自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另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如何形成和确定,在史学界争论较大。中国疆域形成的背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形成疆域的因素也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疆域延续二千多年的基础。第二,历史上活跃在中原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疆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第三,地理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疆域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述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中国疆域格局。文中着重阐述这一时期北宋、辽、西夏以及大理、吐蕃、西州回鹘、黑汗等王朝或政权的形成、发展及其盛时的辖区范围,揭示了各王朝或政权辖区的形成过程及彼此问的关系。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中国疆域桔局,是在唐朝版囹范围内,历经五代十国之后,随着局部统一局面形成但又不能实现更大统一的重新组合。从总体上看,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疆域范围,东、南、北三面大体同于唐朝,而西域则逊之,反映了历史上中国版图的一个沿革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以后由于中国疆域的逐步拓展,边疆的概念才逐渐明确,至清代,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并给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围绕清代疆域的形成和边疆的统一、清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施政等问题进行探讨。;一、清代疆域是对中国历代疆域的继承在清代,谈到边疆的统一,往往称之为“拓展边疆”、“开疆拓上”,请人昭裢说:清朝“三载之间,拓地二万余里,天山雪窟,无不隶我版图”①。清人云之“…  相似文献   

12.
美国西部“牧羊帝国”的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内战以后,在其西部崛起的“牧牛王国”成为百余年来众多史学家极为关注的“热门”课题。加之诸多宣传媒体的渲染,“牧牛王国”历史已颇为人熟知。相比之下,同期在西部兴起的“牧羊帝国”尽管其疆域不亚于“牧牛王国”,但其发展的历史却被忽略了。笔者认为,“牧羊...  相似文献   

13.
公元1世纪末的欧亚大陆上,西方的罗马帝国正处于全盛时代;在远东是东汉时代的中国;在西域是贵霜王国,它的疆域囊括了阿富汗和印度北方,此时也处于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在这三国中间是安息,它当仁不让地以一种缓冲国和调解人的身份自居。这四大帝国都执行着一种具有连续性的贸易政策。陆路丝绸之路就是在这一特殊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4.
夏王朝的疆域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在综合各家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夏王朝疆域的史料、“九州”的实质和四至以及疆域中“点”与“面”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求集思广益,进一步开展夏代政治疆域问题的探讨。一、关于夏代域限的传承从政治地理上考察夏朝政治疆域的传承,必须考虑张光直先生的如下观点:夏商周“三个朝代都以一个共同的中国文明为特征。这不但在这个文明的早期阶段———夏和商———包括地域较小时是如此,而且在较晚的阶段,如青铜器的广泛分布所示,其领域伸展到包括华南广大地区在内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名称的由来姜建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夏王朝的建立到清帝国的覆灭,曾有许多王朝相继粉墨登场。它们或大或小,寿命有长有短,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关于各朝代名称的来历,有的史有明文,有的语焉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有两项:一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二是《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二者在研究缘起、研究旨趣、运作方式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总体上,前者体现了政区地理的"通代研究",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断代政区地理研究";前者代表了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型,而后者似显示出历史疆域政区研究向历史学的回归。此外,70年来的疆域政区研究在旧史料的整理和新出史料的解析和运用、新的研究视野和GIS科技手段的使用、历史政治地理学理论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疆域发展史中,沿海疆域的开发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海疆发展的进程不仅具备与陆上疆域发展相同的特点,同时它还有许多独特的发展规律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对我们加快沿海疆域的开发和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代疆域观的形成,有着相当复杂的过程。明代是中国疆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故而其疆域认知问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明代留存至今的文献资料浩繁,其中章潢所辑《图书编》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重要历史地理学著作,保存了大量明代士人对当时疆域认知与理解的资料。作者首先较为系统地归纳并评价了明代士人疆域观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而深入分析明代士人疆域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认为明代疆域观的形成,与中国历代王朝建设之经验、明代君主之主导、知识群体的政治思想,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地理认知等因素直接相关,并强调历代疆域观的研究理应成为当代领土(疆域)研究、边疆研究以及国防教育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戚孟勇 《神州》2012,(15):71-71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朝代之一,汉代的能工巧匠们创造了中国艺术史的“叙事性”绘画风格,留下大量的“画像石”成为后人研究其社会、经济和艺术的重要物证。本文就《〈金石萃编〉卷二十中所见中国艺术史方法论》一文作者所提及的汉代画像石的图像功能进行了考证,并对建立中国艺术史研究体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俄两国疆域形成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中俄两国疆域形成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郦永庆中俄两国是近邻,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线。两国分别是以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两国疆域的形成都是在原来各自历史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所说的中国疆域,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前中国边界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