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心驰神往的梦。她那独特的地理环境、神秘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古风深蕴的寺庙建筑等,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和召唤。在七月流火的季节里,笔者有幸踏上西藏这块高天厚土,感受了拉萨的原汁原味。 拉萨是座日光城。飞机在拉萨的贡嘎机场降落后,走出机仓,我们忽然感到天是那么的蓝!云离我们那么近!太阳是那么的明亮!这座海拔3650米的高原城市,是座名副其实的日光城。据介绍,海拔高度为零时,空气密度每立方米为1292克,而拉萨则为810克,平原地区空气中含氧量每立方米为250克左右,而拉萨只有150克。因缺氧而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和乏力等高原反应,是拉萨迎接内地客人的第一件“礼物”。同样,  相似文献   

2.
拉萨的夏日,绿树成荫,鲜花争妍。然而最能给这古城添彩的还是那五颜六色的服装店,青翠欲滴的菜铺,满街点缀着的白色冰柜。如今,在拉萨街上走一遭,新生活的气息如灿烂的阳光一样,洒遍了古城的每个角落。今年夏天的拉萨水果市场,对消费者来说,真是口福不浅,瓜摊上...  相似文献   

3.
每逢秋天的时节,拉萨蔚蓝色的天空中,总是飘飞着大大小小的风筝。在那朵朵白云衬托下,这些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然交锋、忽然飘落的风筝,构成目光城特有的高空景观。放风筝是拉萨青年人最喜爱的活动,而风筝“打架”,是拉萨青年人普遍都爱参与的一项斗智斗勇的游戏,它吸引着许许多多看热闹的旁观者和来来往往的游客。笔者于六十年代末生活在拉萨,也曾积极地加入到狂热的放风筝队伍之中,亲自经历过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交战等全部过程,充分体验了制作的艰辛、放飞的欢悦、胜利的狂喜、失败的沮丧。直至今日,斗风筝仍在拉萨市…  相似文献   

4.
八角街盛景     
才旦 《中国土族》2003,(4):62-62
在拉萨,八角街无疑是圣地中心之中心。这里,每天都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神秘而奇特、虚幻而真实的关于宗教的动人美丽的故事。 拉萨的居民,几乎每天都要到八角街去转悠上一趟,有的是去购买物品,有的是在一种习惯的使然下去闲逛,无论是购物还是去闲逛,他们总要加入到那围绕大昭寺的八角街上涌动的人流里,完成一种宗教习惯和宗教信仰使然于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贺军 《旅游》2004,(2):76-81
问过许多去过拉萨的旅行者印象中最深刻的拉萨寺庙是哪座,得到的答 案大多不是雄伟的布达拉宫,而是大昭寺,他们喜欢坐在大昭寺顶楼阳 台上晒太阳,看底下八廓街不息的人流,听当地藏族人唱那动听的打嘎 歌。而本文中所介绍的5座寺庙,名气都不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来得响,它们地处偏远,因而也显得更为荒凉,但在荒凉之上,每座寺庙又都有着自己许许多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旅游纵览》2013,(4):6-8
拉萨,又称日光城、雪域圣地;对虔诚的藏民来说,纵然历经千山万水,能到这座雪域之城朝拜,是他们毕生的夙愿。于我而言,拉萨,更像一座浪漫的爱情之都。但她的浪漫并不像丽江那样需要人工"打造",刻意修饰,那活生生的爱情故事完全有迹可寻:由1,300年前的大唐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到300多年前的一代情僧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游走在拉萨,  相似文献   

7.
《旅游纵览》2013,(8):6-8
<正>拉萨,又称日光城、雪域圣地;对虔诚的藏民来说,纵然历经千山万水,能到这座雪域之城朝拜,是他们毕生的夙愿。于我而言,拉萨,更像一座浪漫的爱情之都。但她的浪漫并不像丽江那样需要人工"打造",刻意修饰,那活生生的爱情故事完全有迹可寻:由1,300年前的大唐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到300多年前的一代情僧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游走在拉萨,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称西藏为卫藏,卫是指拉萨地区;藏是指日喀则地区;即前藏与后藏。拉萨是前藏的首府,而日喀则是后藏的首府。拉萨是历代达赖喇嘛的驻锡地,而日喀则是历代班惮大帅的驻锡地。两者都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拉萨有席蜇蚌寺,日喀则有座扎什伦布寺,两者都是藏传佛教中六大寺庙之一。  相似文献   

9.
戊子仲秋,因为出差,有机会去了一趟拉萨。虽然旅程短暂,在拉萨逗留不过三日,但雪域高原的神奇与美丽深深震撼了我。雅鲁藏布江纯洁的雪水、青藏高原如洗的蓝天、布达拉宫迷人的夜色、大昭寺前的磕长头、八角街上的转经路、路途水边的嘛呢堆、寺庙屋顶的风马旗,还有那藏家儿女天籁般的歌声……这一切,如浓浓的青稞酒,呷一口,便沉沉地醉了。  相似文献   

10.
和达氏玛·热特那·土拉德哈一样,因为经商而从一个异乡人到入住八廓街,最终成为“八廓人”的大有其在。西藏近代有名的巨商邦达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只是和八廓街大多数从事小本买卖的商户不同,邦达仓家通过取得西藏羊毛的经营权而赚得暴利,后来买下了大贵族擦绒家在八廓街的老宅,并通过与贵族的联姻,一跃进入了拉萨的上层社会圈。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40年代末,我作为家中的老大出生在拉萨。记得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拉萨这个地方是神和龙的殿堂,人和鸟的故乡。我父亲出生在山南曲松"埃"地方,母亲出生在山南扎囊"那若"地方,我出生在拉萨八廓东街小巷里的德庆饶丹大院。那天,听说是我的外婆给接的生。我一出生,母亲就自己动手剪掉了脐带,把我包好放在一边。这时候,外婆抱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砂锅,口子套在了母亲的头上。听母亲说当时她感觉特别舒服,头上  相似文献   

12.
丁山 《收藏家》2002,(12):22-27
2、后弘期密教的传播与各教派的兴衰朗达玛灭法后的一百多年间被称为黑暗时期,因为那是佛法失却的年代,大吐蕃国分裂成了四个并存的政权:当时后藏的亚泽王系;现在后藏阿里地区的阿里王系;前藏的拉萨王系和山南的亚陇觉阿王系。后来,阿里王系的势力继续向西扩张,拉萨王发展到了康区,亚陇觉阿王系则进  相似文献   

13.
春的生机     
正春天,万物复苏。青蛙、熊、蛇……都苏醒了,美丽的花儿也开放了。你看,这迎春花,它那细长的枝条上,镶嵌着金黄色的花朵,像是无数的繁星坠落人间。梨花也开出了雪白雪白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宛如拉萨天空上那洁白的云。金灿灿的油菜花、粉嘟嘟的桃花也  相似文献   

14.
西藏的邮电通信,如果追溯起来,可以说从唐朝开辟唐蕃大道起就有了,那就是古老的邮驿制度。当时在唐蕃古道上由于双方的交往,建起了不少驿站,中原和吐善的联系,就通过这些驿站一站接一站地传递信息。西藏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电通信,始建了清朝末年。公无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朝政府邮政总局成立了拉萨邮界,分别创建了拉萨、江孜、日喀则、帕里和亚东邮局,开通邮路1300里。1911年,西藏正式成立了拉萨邮政管理局,在昌都、硕板多、江达、江孜、日喀则、帕里、亚东设立二等邮局,当年全藏收寄邮件5万余,并开办了汇兑业务。同年又开…  相似文献   

15.
鲁珊 《中华遗产》2007,(6):134-135
嘉央和索加一起画唐卡攒了些钱,于是哥俩商量好明年由弟弟索加出门赚钱养家——到拉萨的色拉寺附近开一个面馆。而哥哥就要闭关修行去了。弟弟说之所以要开在色拉寺附近,一是因为同仁每年都有很多人到拉萨的寺庙朝圣,拉萨著名的寺院就数色拉寺附近的房租便宜;更因为  相似文献   

16.
不论你是否到过拉萨,你一定听说过许多关于她的传奇。“日光城”就是她的美誉之一。我对拉萨的阳光情有独钟。 这是圣城特有的阳光,灿烂、明亮、洁静,绝不似许多现代化的大城市中的太阳那样,在严重的工业污染和雾霭中,竭力散射着无力的光芒,那太阳是昏黄的,你甚至可以直视它,令人难以相信那就是普照大地的  相似文献   

17.
《西藏人文地理》2014,(6):54-77
若以今天的眼光来打量,甲玛沟可谓其貌不扬,也名不见经传。这里位于墨竹工卡县城以西10来公里,距离拉萨也才60多公里。却使是走318国道从拉萨到林芝的路途中,往来的游客可能会注意到那标有“藏王故里“或“松赞干布出生地”字样的标语及甲玛景区藏式大门,却鲜有人会真正深入到景区内游览参观,一睹沟肉的景观及所蕴含的风华烟云。  相似文献   

18.
探访达玛人     
时值降冬,寒气袭人,但那神奇的苍茫大地依然如往日一般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引领着我们奔向它的怀抱。来坐着装备精良的越野车从拉萨出发,汽车飞快地奔驰,一路颠簸  相似文献   

19.
日多草原行     
泱风  旺堆 《中国西藏》2005,(2):66-70
日多草原位于拉萨与工布地区交界的米拉山麓,是距拉萨较近的一片草原,为领略草原风光,我离开拉萨河谷,逆墨竹米河而上,来到了日多草原的乌斯江段。  相似文献   

20.
索穷 《中国西藏》2006,(1):62-65
强巴遵珠的名片上有很多头衔.他是拉萨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校长.拉萨彩泉福利康复医疗门诊部主任等……那可不是虚名.他要实实在在地工作.为手下百来号残疾职工和孤儿的生活日夜奔波.辛勤操劳.因此.他把自己比喻为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是很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