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闫建科 《收藏家》2011,(1):17-22
旅顺博物馆书法藏品数量众多,上自西晋,下至明清,跨越千年,又以明清作品为大宗。其中文徵明的行书似学赵孟,展示了书法端庄秀美的一面;傅山的草书向我们呈现了狂野豪放的一面;郑燮的"六分半书"和金农的"漆书"则令人见识清代中期两位书坛名家新奇怪异的书风。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7,(10)
<正>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善书者辈出。至明清之际,书者逐渐从"阁体"的束缚中觉醒,他们追求解放个性,合情调于纸上;锐意求新、穷变化于毫端。浙江省博物馆藏书画万件有余,属珍贵文物的古代书法作品近3000件,其中,又以明、清时期的书法作品所占比重为大。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馆藏明清书法精品的赏析,展现两朝书风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以此来勾勒明清书坛纷纭格局。  相似文献   

3.
杨立群 《沧桑》2014,(4):103-105
《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集》是研究明清时期山西地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资料,从其中收录的诸多碑刻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山西地方社会的许多特点。其中关于城堡城防的内容对于考察当时的山西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即主要通过《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集》关于城堡城防方面的碑刻记载来分析明清时期山西基层社会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二、名家翰墨书法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艺,点画之间不仅写出形意之美,也张扬书家的个性与激情。明清书坛姿态丰富,名家辈出:从明代中期"吴门书派"成为中流砥柱,到晚明追求文人趣味与浪漫主义的不同书风,及至清代帖学的由盛转衰与碑学的乘势崛起,并衍生出碑帖融合的创作模式,整个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梳理太原地区明清时期碑刻内容,重点阐述涉及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家训、乡规民约、祈雨、赋税等方面碑刻内容,反映了明清时期太原的社会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吴敏霞  何炳武  王京阳 《文博》2005,(5):104-107
一碑刻,即含有文字内容的石刻,是历史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碑刻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碑刻又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碑刻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相似文献   

7.
郑颖 《神州》2014,(9):10-10
明清以来,苏州民间信仰十分兴盛。笔者考察《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中与此相关的碑刻资料来得出苏州民间信仰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郁的商业气息、明显的正统性规范性、注重实用的功利性,还有许多神灵都与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邹亮 《江苏地方志》2023,(4):41-44+76
<正>《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收录了常熟洞泾桥(又名陈埭桥,在今常熟市张桥镇东北)邹氏10块碑刻文字,成碑时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光绪二年(1876)。10块碑刻分别是邹鸣鹤撰《常熟邹氏义田记》(道光二十四年)、李兆洛撰《华西邹君记》(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9.
商承祚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对广‘东书法事业作过有益的工作,在全国书坛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常把容庚先生和商承祚先生作为广东书法界的代表人物,尊称为“容商二老”。  相似文献   

10.
沈尹默(1883-1971,中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更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尹默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也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然鲜为人知的是,沈尹默如此杰出的书法成就,竟然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杨飞  黄炜信 《湖南文史》2012,(12):33-33
沈尹默(1883-1971,中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更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尹默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也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然鲜为人知的是,沈尹默如此杰出的书法成就,竟然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夏陵残碑是探讨西夏书法演变的最佳切入点。总体上看,西夏陵残碑书法先由纵势方折转向圆润宽博,再由趋向斜逸遒婉。西夏文碑刻书法可据此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下限到谅祚时期;中期从谅祚行汉礼开始,至乾顺晚期结束;此后为晚期。  相似文献   

14.
苏州历代书法名家如灿烂群星,各领风骚,从六朝的陆机、张融,唐代的陆柬之、陆彦远、沈传师、张旭,直到明代的宋克、祝枝山、文征明、王宠,书法造诣都很深,尤其是明代的沈周、唐寅、文嘉、钱谷、陆治、刘钰、邵弥等名家,开创了我国吴门书家艺术风格及书法艺术上帖学的新局面。清代的汪士宏、何(火单)、吴大澂、俞曲园等名家也给苏州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书法文化遗产。他们的墨迹有相当部分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苏州现存的碑刻有三千块以上,为了收集保管好这批珍贵的文物。苏州市特在苏州文庙成立苏州碑刻博物馆。现择要介绍该馆所藏名碑。  相似文献   

15.
书法碑拓知识讲座夏桐郁碑刻是我国最伟大、最丰富的艺术宝藏之一,从周秦起,以至于今,碑刻艺术一直延续下来。周朝石鼓义、秦刻石、痤鹤铭及西安、曲阜、昭陵三大石刻等闻名于世界。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和保存。一、碑拓专业亟待加强碑刻艺术随着印刷术和今日电脑技...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贾李氏节孝石牌坊东侧建有一座石碑楼,是石牌坊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碑采用屏风式,构图精巧;题刻文风清丽,辞藻高雅;碑文的书法字体含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为书法精品之荟萃。碑刻内容不仅是歌颂李恭人节孝的,反映的更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后期的岭南书坛,碑学逐渐兴起,大有推波助澜之势,帖派书法日渐式微,帖派代表书法家有:罗天池、陈澧、陈良玉、孟鸿光、居廉、汪琼、陈璞等人,陈璞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陈璞与陈澧、陈良玉同为学海堂学长,他们的书法以“古典雅正”为尚,书风相互影响,同时影响到学海堂的一批学子,形成了岭南帖学的流派。从而,影响了近代的岭南书坛。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7,(10)
<正>20世纪的书法史上,高二适以其迥然于一般文人、书法家、画家的书法,脱尽寒酸、迂腐、阴柔与做作、浮滑,以其深厚之学养和昂扬之书风崭然于书坛,正像他的为人,耿介、爽直,超然于世俗,在近现代文化史上确立了一代高峰。  相似文献   

19.
展览     
<正>青岛:中国近现代书法作品展2014年11月15日,"二仪有象——馆藏中国近现代书法作品展"在青岛市博物馆开幕,展出馆藏书法珍品30余幅,既有吴昌硕、罗振玉等书坛大家的名作,也有康有为、叶恭绰等晚清遗老的墨宝,还有曹鸿勋、王懿荣等山东籍书法名宿的真迹,真、草、篆、隶精彩纷呈。展期至2015年2月15日。  相似文献   

20.
<正>在当代书坛,有两位已故书法家,无论是其公众认可度、社会威望,还是作品市场价格,都是难分伯仲、并驾齐驱的。他二人的书法题字在社会上也是随处可见,道德文章亦常为世人所乐道,并且两人还保持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