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文物》2010,(1):63-63,F0003
梓潼摇钱树1970年出土于四川省梓潼县宏仁羊头山。树干断面为椭圆形,长径2.6厘米,短径1.9厘米,树干壁厚0.2厘米,树叶厚0.1厘米,树干共分6段,每段高为21厘米,树干中央有一圆雕人像,高9.8厘米,  相似文献   

2.
一、当代仿古瓷剖析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古瓷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华夏文明的缩影,历来受人青睐,其中美仑美奂的稀少精品,更被视同珍宝。古瓷在商品社会里,既是一种特殊商品,又是一种财富,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3.
文物修复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随着科学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选择更好的修复材料(具有可逆性)和方法,是今后文物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次的修复工作实践,结果表明,不仅复原了红铜大桶的外观形貌特征,而且恢复了原始的红铜色彩及特征,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红铜器修复技术和工艺流程。同时对修复理念和多学科交叉应用有了新的领会和提高,也是未来文物修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至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保室对扶风县齐家村北M41出土的铜尊、铜簋、铜卣等三件器物进行了修复.修复的方法是运用我国传统青铜器文物修复的矫形和焊接、去锈以及着色做旧等技术,并与德国现代文物修复技术相结合,使三件变形的器物重新修复完好.  相似文献   

5.
     《成都文物》2006,(3):1-5
金沙遗址出土的农具木耜,是商代末期先民们的遗物,在中国考古出土的古代农具中十分罕见,对研究金沙遗址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斯里兰卡曼泰(Mantai)遗址出土陶瓷产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泰遗址位于斯里兰卡的西北角,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港口。1887年,W.J.S.Boake 首次对曼泰遗址进行了发掘,以后又曾多次发掘。特别是1980年S.U.Deraniyagala博士及John Car- swell组织的系统发掘,出土遗物十分丰富,其中陶瓷碎片为大宗,此外尚有硬币、铁制品、骨制品等。  相似文献   

7.
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古人生产和生活情况。由于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胶盐,易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破碎、开裂等现象,特别是长期深埋于古墓里的陶器文物更易出现损害、病害等问题。陶器文物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原、不可替代等特性,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显得格外必要。文章以毕节双树湾汉代古墓群为例,通过介绍该古墓群出土陶器的概况,分析考古现场出土陶器文物的典型病害,提出汉代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方法,以期为汉代陶器文物的出土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勐 《收藏家》2012,(6):43-46
辽、金、元三朝是北京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承期,其政治地位由隋唐时期统一政权下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依次上升为封建割据政权下的陪都——辽南京、独立政权中的正式都城——金中都,最终成为整个封建帝国的中心——元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犯罪分子盗掘活动猖獗,很多古墓葬惨遭破坏,使大量珍贵的文物遗产流失。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中的文物保护重要发掘项目——严仓古墓就是典型的案例。严仓古墓属于大型楚墓,该墓由于多次盗掘,古墓内文物几乎洗劫一空,所剩下竹简被扰乱。甚至遭盗掘分子踩踏。因此竹简出土时呈现我们面前的景象是杂乱无章地混入淅沥泥浆中,给文物保护及考古发掘以及考古整理带来诸多技术上难题。本文通过对出土竹简基本属性分析研究.在遵循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出土竹简考古整理中的保护技术与工艺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出土铁钱的修复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舜强 《文博》2001,(4):78-80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质货币。铁半两就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铁钱。两汉以后,我国许多朝代都相继铸制了铁质钱币,直至咸丰年间,清政府还在铸制各种大小铁线。我国历代遗留下来的铁质钱币,是研究我国古代初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不乏珍稀之品,为钱币研究者所珍爱。因此对于铁制钱币尤其是出土铁钱的保护,也就成为文物修复得与保护工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残损古陶瓷配缺修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的古陶瓷易遭到不可逆性的残损,使得大量珍贵古陶瓷实物与信息流失。笔者通过总结二十余年的古陶瓷修复经验,针对修复不同类型的残损古陶瓷补缺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复制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为安全有效地修复与复制不同类型的古陶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龙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最崇拜的一种神物。从古至今,到处都有龙的影子和龙的传说故事,可以说它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龙文化,致使相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并把龙作为民族的象征。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远古先民崇拜龙的遗迹,龙的传人找到了先民崇拜龙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皮革很容易劣化腐变,因此我国出土皮革文物数量很少。新疆、甘肃等北方地区出土的一些皮革文物,是研究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出土干燥皮革文物发掘前和发掘后的劣变因素,并以新疆五堡墓地出土皮革文物的保护修复过程作为实例,对出土干燥皮革的保护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在显微镜观察评估病害基础上,对皮革文物采取杀虫、加湿整形等处理。结果表明:干燥皮革劣变的内因主要是皮革本身的组成结构和鞣制方法,外因则主要是皮革出土前所处的土壤埋藏环境和出土后的大气保存环境,保护处理后的皮革恢复形状,可满足展览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出土干燥皮革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文婷 《丝绸之路》2013,(4):132-133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一是形成期,距今4500~4000年;二是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600余年;三是衰变期,指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大减,而且其主要用途、构造特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而现今留存于世的青铜文物的保护状况也随着它们的制造时代、出土环境、现存环境及保存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介绍的保护修复对象为2009年在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保护修复完成的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鍪。  相似文献   

15.
董清丽 《文物天地》2021,(2):116-119
<正>金属文物常年埋藏地下,受土壤、地下水中所含酸、碱、盐类等物质的侵蚀,同时受墓穴塌陷挤压,考古出土的金属文物大多破损、残缺、变形、锈蚀严重。出土后使用自来水清洗,存放的库房条件简陋,无恒温恒湿设备,又加之锡器怕冷惧热的金属特性,致使锡器锡疫严重。现就两件宜昌博物馆藏春秋中期晚段的锡簋科学保护修复过程作一述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修复(牡丹纹花鸟镜)(注)大铜镜一件,见图一(修复前)。此镜为2003年3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采石厂爆破施工时,在偶然发现的契丹贵族墓葬中出土,属五代或辽早期,距今一千余年。  相似文献   

17.
马希桂  马旭 《收藏家》2009,(1):17-26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能的不断提高,在漫长的制陶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改进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在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在商代又发明并烧制成质量更高、更美观实用的瓷器(称原始瓷)。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对人类物质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曾骐 《岭南文史》2012,(2):22-25
被誉为当代瓷都的粤东潮州是韩江流域古老的文化中心。潮州的古陶瓷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之前,如潮州城郊的陈桥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整理和介绍了与博多等地出土情况相似、但至今不太为人关注的日本其他地区发现的墨书陶瓷的情况,进而对进口陶瓷中墨书铭文的意义作了考察,发现这些地区出土的墨书陶瓷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与博多遗址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馆藏的文物聚集了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物证,件件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国之重宝,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博物馆收藏、展览和研究这些文物,是提高社会文明的历史使命,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