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建宏 《丝绸之路》2010,(11):36-41
<正>甘肃:露天的长城博物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工程浩大,绵延万里,其修建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为世界所仅有。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是长城大省,长城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长城及西北地区历史、地  相似文献   

2.
<正>它们变成了岁月的符号,静静地定格在黄土地上山西北部的大同、忻州一带,地处内外长城交界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地,也集中了历代长城的精华。如今,那里的长城早已不是人为分割南北的界限,而成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聚焦2017和2018年的长城保护工作。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遗产,长城在新时代使命重大,应当发挥更加突出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与之前阶段相比,长城考古与价值研究更受到重视,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更精准,执法巡查、日常基础工作、保护工程项目管理以及预防性保护措施都得以有效落实,通过长城开放利用和宣传活动弘扬长城文化、传播长城价值,带动了长城沿线区域社会发展;同时,中国长城的保护管理也开始展开国际对话。下一阶段应重点弥补长城考古研究短板;加强长城阐释宣传统筹规划,主动衔接文旅融合;加强长城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推动实施长城日常监测与养护;谋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体制机制创新,协同长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长城因其大,而成其伟大。也正是长城之大,导致了长城保护的重重困难。首先,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一座文物意义上的长城,而是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高度符号化的长城。长城被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期以来,受到全世界人们的持续关注。只要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长城的形象几乎无处不在。长城是各国邮票、明信片上的"常客",无数企业的商标,亚运会的会徽,人民解放军、公安的标志……然而,这些长城的形象,无一例外选择了整齐的垛口和高大的敌楼。以八达岭为蓝本的长城形象,无疑是万  相似文献   

5.
杨永生 《丝绸之路》2011,(22):33-36
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大遗址保护的重点项目。本文简述了国家对长城资源的调查情况以及酒泉市历次长城资源调查与分布情况,分析了酒泉长城资源的文化价值,阐述了酒泉对长城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酒泉长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闫璘 《中国土族》2012,(1):12-16
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北京八达岭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建筑最精良、保存最完整和景观最雄伟的地段,因而,八达岭就成了中国长城的代名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也有一段明代修筑的长城,这段长城虽然没有八达岭长城修葺一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长城资源的最新定义对新疆长城资源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首先探讨了新疆长城资源的分布特点,即主要以绿洲和重要地势分布。其次,介绍新疆长城资源的类型。最后对新疆长城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介绍。总之,长城资源不仅是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8.
长城除本体以外,还有许多相关的附属设施。所谓附属设施是指不与长城本体相连,然而从军事角度来看,却是与长城密切相关,有些设施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与长城本体组成了复杂的军防体系,制约和影响长城军防作用的发挥。因此,长城附属设施也是长城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遗迹众多,其中河套人、鄂尔多斯青铜器、成吉思汗陵等闻名遐迩.长城在鄂尔多斯境内也分布广泛.战国时期的秦昭王长城在达拉特旗、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以及鄂托克旗都有分布;秦始皇长城分布于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明代的长城在准格尔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孙玲 《沧桑》2012,(3):28-29
长城,自春秋战国兴筑至清朝废弃,其功能发挥显著,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无可替代的应用价值。然而,秦修长城,仅将大一统扩展至长城脚下,至清废长城,才真正统一长城外北方地区的诸游牧民族,实现国家的大一统。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明清之际北方民族关系的变化与长城功能历史性的演变,述论两者是彼此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国家大一统的趋势使然。  相似文献   

11.
长城的时间和地域跨度造就了长城建造特征的丰富性。以明长城大同镇段为例,不同时期的增筑和修补使长城形成了类似考古文化层的层位关系,反映在构造方面分为三种,一是帮筑做法,二是竖向凹槽和嵌砌砖块做法,三是夯层间铺砌砖石与外包砖石墙体搭接做法。这些措施是长城建造者为加强长城结构的整体性而灵活采取的技术手段,在同时期的内地城墙上也可以发现类似构造。对长城构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长城建造特征和年代分期的认识,对于改善今天的长城保护和修缮技术也有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12.
长城遗存     
《文博》1997,(3)
陕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据已有的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13.
<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代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世界奇迹。明长城集历代之所长,是长城建造的巅峰,蓟镇长城则是其中之精华。明蓟镇长城担当着保卫京师的重任,是明代九边长城中地位最高的一段。明代对蓟镇长城的修筑最为重视,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这使得蓟镇长城成为明代长城中修筑最为精良、体制最为宏大、设施最为齐备的长城,也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  相似文献   

14.
大同长城保护与利用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媛 《文物世界》2012,(2):52-57
大同长城在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着文物“四有”欠缺、家底不明、人为损害、盲目利用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基础研究的不够,还有战略规划意识的缺失、资金匮乏,从政策环境和管理上也存在严重不足;既有大同长城自身固有的客观困难,也有长城工作者的主观原因;既有长期沉积的历史问题,也有新近出现的现实挑战;既有需要更新的观念、需要转变的思路问题,也有需要强化的管控、需要落实的措施、需要探求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崔薇 《旅游》2003,(9):16-17
上下千年横贯万里的长城曾经那么安静地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也与长城脚下人们的田地和房屋为伴,同他们的生活有着某种无法分割的联系。近年来,在长城保护声音下,也有不和谐的“音调”从长城沿线上传未。一项“长城守望者”们近期的调查显示,仅北京郊区的长城沿线上,收取门票,招揽生意的“长城景点”竟选三四十处之多,那些生活在长城沿线上与长城相伴的人们又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利益驱动下,非科学、非理性,甚至是非法的短视开发的直接后果可能是长城的短命。“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万里长城了”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所有朝代的墙体和道址加起来也不够一万华里。当中国人正在为我们新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报出欣喜的时候,又对长城,这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亮的一点关注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16.
沿河西走廊西行,一路上,最壮观的景色是逶迤的长城。长城,从遥远的山海关走来,从险峻的八达岭走来,进入大西北后,沿河西走廊奔向西陲大漠。长城万里,气势非凡,带着秦时明月,带着汉时烽烟,穿越2000年历史空间,饱经风霜的容颜上刻满了沧桑。我沿着长城的足迹西行。长城巍巍,大漠茫茫。长城线上,我看见西域商旅的驼队在艰辛跋涉;我看见霍去病的骑兵在呐喊冲杀;我看见林则徐谪戍新疆远去的背影;我也看见塞外一行行新绿的左公柳……一只苍鹰在长城线上展翅翱翔,在长空写下挑战大自然风云的诗行。一片梧桐为荒野撑起一片绿,在戈壁滩上伴着长城至少已有数百年之久。在今天,伴随着长城的,当然已有长驱万里的铁路线,有312国道上川流不息的汽车长龙,还有远远近近耸起的城市和散落的村庄。戈壁深处泛起绿色的田畴,长城脚下游动着洁白的羊群。今日长城不再寂寞。我背负着行囊,沿着长城向西走,走在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中。我双手触摸着长城千年不朽的黄土,思绪在心头翻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啊!汇聚着中华民族不尽的智慧和创造,承载着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诗篇!长城,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长城很古老很古老了,但它依然坚韧执著,大步向西,始终不渝地坚守着万里边塞。长城坚...  相似文献   

17.
<正>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中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长城为主线开发的"长城系列景区"已成为国内长城旅游线上的著名景观。那么作为明代长城东端起点的山海关长城景区有什么独特的吸引力,其自身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即从山海关长城旅游的资源优势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浅显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媛 《文物世界》2010,(5):61-64,71
<正>万里长城是宝贵的世界遗产,大同长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大同长城,既是当今时代对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又是未来发展给大同人民的宝贵机遇。为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对大同长城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需要界定"大同长城"这一基本概念及其准确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相似文献   

20.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2018年《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是国内几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的有关长城文化的特展,对研究长城内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