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浩 《民俗研究》2009,(2):96-108
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中,对本民族民间信仰的变革,促成了民族融合的发生与发展。这一过程表明,放弃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本民族民间信仰而改信汉族的民间信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相似文献   

2.
玛纳斯为新疆北部重镇,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期是玛纳斯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时期之一,始终处在几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与更迭频繁的中原政权激烈的角逐当中,认识这段历史对挖掘玛纳斯地方历史和新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等少数民族纷纷迁往中原各地和其他地区,这一迁徙对我国各民族的融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者们对这一时期游牧民族迁徙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战争的促使、民族压迫的影响等等。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开始研究气候与民族内迁的关系。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和交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气候因素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受到重创,与中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比,河西地区则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人间乐土.大量中原士大夫避居河西,为保存中原文化成果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为河西地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大力宣导下,儒学在河西一带得到了广泛转播及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儒学在河西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进步,为以后北魏乃至隋唐时期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胡永庆 《华夏考古》2012,(2):108-121,163,164
六十年来,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本文在城址与遗址、墓葬、佛教文物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该时期的重要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址布局,墓葬分区、分期的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早期石窟寺等遗迹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卢斯飞   《广西文史》2006,(2):19-24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客家话因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中原语俗风格的形态,被学称为“客家化的无形结晶,古中原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魏向东 《安徽史学》2003,(2):104-106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男轻女生育观念,使各种迷信的求子活动大行其道,孕妇保健和胎教初具影响,生产与养育也产生了一些约容俗成的做法,并积演成为一定的风俗习惯。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的区别,使各个家庭在相应社会资源的享有和占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等级观念在生育风俗上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加强国家户口管理的原因、措施和对国家财政的效果。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户口的盛衰和管理的好坏与国家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租税有许多是以人口为依据的,特别是北朝均田制下这一点反映得更为突出。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财政的基础,而加强户口管理既发展了生产力,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从而促进了国家财政的好转。户口和国家财政的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此。在今天也不例外,要振兴国家财政,也应重视对户口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结构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的伞扇仪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未 《东南文化》2005,(3):68-76
根据图像与文献资料,探讨魏晋南北朝伞扇仪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西域有广义、狭义之说。从狭义来说,是指玉门关以西,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域。特定的地缘区位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汉代以来的墨家学说,常被学界称为绝学,认为其势凋零衰颓已甚。本文考察魏晋墨学流传之况,提出四个问题:一是其时学者仍多读《墨》用墨,《墨子》和墨学谈不上衰歇。二是魏晋玄学崛起而形名、名理学甚盛,其既与墨渊源甚深,构成了当时出现名、墨新著的基础。三是墨子被道教收入神谱,墨学部分成份在道教中承续和变迁,构成墨学发展又一分支。四是魏晋墨学的生态,说明其非因儒学独尊而衰,反映了当时子学传播和发展的某些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3.
竹下居 《文史天地》2007,(10):28-32
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南下黄河流域,中原一带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王导,一个势力颇大的门阀家族的代表,不失时机地拥载晋元帝开创了东晋王朝,使一向富庶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王导虽有开国之功,位极人臣,家族势力足可取司马氏之王朝而代之,但他却能从大  相似文献   

14.
<正>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原王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得以加强。大量西域商品、文化、人员涌入中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在钱币方面,前四史以出使西域的中原使者的视角记录了不少当时西域各国流行的钱币。这种对西域钱币的描述、记载,与其说是经济交流,更不如说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一种钱币文化交流。对于前四史记载西域钱币的归纳,早在两宋时期,随着金石学和古钱学的兴起,洪遵《泉志》一书的第十  相似文献   

15.
闵睿 《沧桑》2010,(4):131-131,15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融合的重要场所。民族融合的发展不仅使各族生活习俗、政权组织等出现了汉化现象,更使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具有了更深刻的认同,从而促成了统一王朝的形成。民族融合发展的原因是山西独特的地理条件以及内迁各族主动的政治文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咏史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咏史诗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该时期的咏史诗创作,除了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外,其主题思想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时代特色和风貌,集中体现为匡时济世的积极热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和无与外物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17.
霍旭初 《丝绸之路》2013,(15):44-45
被誉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公元344年,出生在龟兹。父亲鸠摩炎是印度人,母亲耆婆是龟兹国王之妹,鸠摩罗什自幼聪慧,初学小乘佛教,后改宗大乘。至青年时,鸠摩罗什在大乘学上成就斐然,他"道震西域,名被东国"。鸠摩罗什的巨大声望,成为中原前秦皇帝苻坚发动西伐龟兹战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闫续瑞  冯宁 《沧桑》2010,(5):233-234,238
魏晋南北朝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训作品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士大夫家训作品众多,其中出现不少家训名篇。这些家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是作者一生经验的总结,有修身养德之途,也有读书治学之法,还有为人处世之道。士大夫普遍重视子弟的修身问题,强调立志是修身的重要前提;重视子弟的读书、治学问题,只是由于时代背景、选官途径、个人遭际不同,读书目的、读书内容也有所不同;强化家庭伦理规范,要求兄弟子侄等家族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在论及仕宦问题时崇尚守雌处弱的为官处世哲学,目的是在乱世中保身全族。这些士大夫家训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礼仪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 ,五礼成为国家的礼仪制度就发生在此时。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中始于魏晋之际。汉末三国是五礼体系的孕育期 ,魏晋之际到萧梁前 (北朝至北魏末 )是五礼体系的发育期 ,萧梁至隋是五礼体系的基本成熟期。师古与适用是此时期人们制定礼规的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不仅仅是一种制度 ,也是一种实践。重根本、尚往来的思想 ,既是对秦汉时期礼的继承 ,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内容及特点。魏晋南北朝五礼的实践活动对于说明五礼制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五礼在魏晋之际形成制度 ,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儒学内部古文经学战胜今文经学 ,是魏晋之际五礼制度化的历史及学术原因 ,迫切的社会需要是五礼制度化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20.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认为:魏晋为经学中衰时代,南北朝是经学分立时代,并不能代表这个时期经学的全貌。东汉末年郑学的出现,标志着经学兼容古今而演变的方向。三国时期经学在南方传播,出现了南北互动的新气象。魏晋经学在北方继续传承,并在演变中得到发展。十六国北朝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变夷从夏”,缩小了胡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原儒学虽历经丧乱而得以存续,更值得注意的是妇女也参加了经学教学与学术传承。北朝经学继承两汉以来的传统,比较重视考证,而不善于创新。东晋南朝儒学受玄学的影响,清谈之风推动了儒释道的交流,教育格局多样化促进了儒学的玄化。所谓“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出现了南北学风的不同趋势。陆德明撰《经典释文》,由陈入隋入唐,将南学传入北方。颜师古、孔颖达定《五经正义》,亦多从南学。南学终于成为唐朝经学的主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