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沦陷后,汉口市面曾经流通过三种钞票,即法币、军票和储备券.现分述如下:1938年10月25日日军侵占汉口,法币允许流通,法币即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农民银行所发的钞票、日军当局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种钞票中票面在10元(包括10元)以下者,仍准流通;票面为50元及100元则禁止使用.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全部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2.
1922年,上海华洋义赈会拟组设导淮委员会,并请苏、皖、豫军民长官联衔呈咨北京政府准予立案。后由江苏督军齐燮元主导,密电北京政府俯允。北京政府有关部门基于主权、经费等问题进行批驳。半年后,齐燮元复以该案连续致电北京政府,言辞激烈,且将焦点转向“导淮督办”一职。虽然北京政府坚持前议,并有沿淮省份多种力量进行抗争,但受时局、齐燮元权势上升等左右,妥协很快达成:由北京政府设导淮委员会,齐燮元兼任督办。其实,因应派系、地盘之争,齐的真实诉求乃为增辟财源,特别是听闻美国退还巨额庚款予以导淮。然而,庚款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美国自身利益与认知,并未囿于所谓美国“支持”直系军阀。齐燮元在谋求无果后,直到1925年年初下野,未见其有任何实质性的治淮举措。这一事件,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北京政府后期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3.
一、赵孟頫墨迹的署款和钤印 赵孟頫书法作品上的署名和字号,以时期的早晚和所书内容的不同,也随之而异,即使同时写同一内容,也由于求书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由程钜夫的推荐仕元后,二十四年任奉训大夫兵部郎中.二十九年出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成宗大德三年升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武宗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为翰林侍读学士.仁宗即位,升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十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六年,得请南归回家.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九岁.  相似文献   

4.
梅兰芳为兴建议口市图书馆义演筹资1936年7月,当时国民党党政军要人何成浚、陈泮岭、徐源泉、吴国祯等发起兴建汉口市图书馆.并成立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募资金、书报和选择馆址.1937年4月,梅兰芳剧团由湘来汉表演,汉口市图书馆筹委会立即与之联系义演事宜,梅剧团欣然应允.乃于5月1日晚,假原法租界公记大舞台(即今人民剧院),请梅剧团及名票南铁生、章晓珊等义务串演,梅兰芳演全部《西施》,南铁生、章晓珊演《花田八错》.《西》剧为梅不轻易演出之戏,《花》剧亦系南的拿手杰作.演出纯收入为4937元,为筹委会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捐款.  相似文献   

5.
1975年4月,扬州邗江县杨市乡殷湖村蔡庄农民在劳动中发现1座古代墓葬,扬州博物馆派员进行了发掘与清理.(一)此墓位于杨庙乡治北2公里处,依山营建,墓向南略偏东,全部结构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侧室五个部分,以砖、石、木料混合建成,布局严谨,规模宏伟.墓室全长14.2、宽10.68米,总面积为60平方米,墓壁厚66厘米,墓壁残高2米,呈外弧线形,墓底铺砖下有排水设施,墓道为土坑道,底宽3米,上端略  相似文献   

6.
元大德、泰定年间,任仁发先后在新泾、赵浦、潘家浜、乌泥泾等处各建两座水闸。通过对乌泥泾水闸废弃过程、《水利集》中的石闸施工规范的分析,可推测出这些水闸不是建在原有河道上,而是建在两侧新开分水河道上,之后再堰断原有河道。水闸建成后,淀山湖、长泖之水全部由六闸外泄,上海浦(黄浦)以西、吴淞江以南水系呈相对封闭形态,赵浦闸与潘家浜闸只有建在吴淞江“二道”(即明代的吴淞江与虬江)的分水河上,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在乌泥泾建闸,是因为淀山湖之水在元代改由曹港、东西横泖、乌泥泾入上海浦(黄浦),这一变化反映了宋元时期东太湖地区从吴淞江水系向黄浦江水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断面。  相似文献   

7.
71琴轩仁弟大人麾右:由驿粘钉迭寄两函,到否?日来贼至何处,各军能否追及一战?元圃何日赶到会合,殊深系念.省三、子美久无信至.天久晴暖,正好大战,猾贼乱窜,恐不稍待,奈何.元圃部下,多死士战将,兹调来总兵江自康,副将萧金元,皆前霆军营官也.打仗练兵,极为朴勇.兄处饷源支绌,不能再开马营,该二员求赴唐镇行营,必就谒尊处,望察看商酌.开字四营管带如有不得力、或戴春林马队管带有懦弱者,能否择而用之,为临敌之助,乞与元圃议行.顷刊有免死红牌,先刷五百张用印,交江、萧二将带呈元圃,或送入贼中,或投诚给之.使其互相传播,解散必多,少迟另再专送.贼若入胶莱,恐该处粮不易办,军行疲劳,骆驼在台庄,不得济急,奈何!胶局存有粮药,可就取用.匆匆顺颂勋祺鸿章顿首冬月望日(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五日,1867年12月10日)  相似文献   

8.
标点二十四史,是新中国古籍整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就。顾颉刚先生主持的《史记》点校,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吸取了钱大昕、王念孙、梁玉绳、張文虎等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融进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对全书加以分段标点,改正了《史记》正文和三家注中存在的一些文字讹误,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史记》的版本、史料都异常复杂,研究成果更是指不胜屈,加之点校本成书较为仓促,所以在校勘、标点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深深感到,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集思广益。这里发表的一组文章,就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在校点《史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希望能对《史记》点校有所裨益。一、关于版本校勘版本校勘是张文虎校勘《史记》用力最多、成效最著的部分。然而千虑一失,实属难免,有些地方仍待商榷。如:《秦始皇本纪》:"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二十八年",景祐本、蔡梦弼本、耿秉本、段子成本、黄善夫、殿本、本皆作"二十六年"。金陵本改"六"作"八",实误。《史》文云"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前二十八年泰山刻石辞云"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述出游之背景,明刻石之缘起,文例正同。又如,《赵世家》"公孙支书而藏之"彭寅翁本、殿本有《索隐》曰:"藏一作籍。籍,录也。谓当时即记录书之于籍也。"据《史记会注考证订补》,耿、庆、凌、游诸本亦有此条《索隐》。疑此是《索隐》逸文。二、关于《史记》与《汉书》比勘《汉书》记武帝太初以前事,多袭《史记》,而《史》《汉》两书注释亦多可互证。如:《萧相国世家》:"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穷处",《汉书·萧何曹参传》作"穷辟处",《史记》作"穷处",文义晦涩,或有脱漏。又,《汲郑列传》:"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弘大体",《汉书·汲黯传》作"引大体",是也。《尔雅·释诂》:"引,陈也。"邢昺《疏》:"引者,伸陈也。"《袁盎鼌错列传》:"袁盎常引大体忼慨。"《酷吏列传》:"然郅都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后汉书·何敞传》:"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匡正。"又,《卢植传》:"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三、关于三家注标点与校勘《史记》三家注征引文献极其丰富,案核相关文献,经常直接影响到注文的校勘和标点。从前核对三家注引文极为困难,而今则大为便利(虽然要穷尽式地复核所有资料很难做到,但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天官书》"日蚀三十六"《正义》:"谓隐公三年二月乙巳。""乙巳",当作"己巳"。隐公三年《春秋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陆德明《经典释文》:"己巳,上音纪,下音祀。"《汉书·楚元王传》颜《注》亦作"己巳"。又如,《晋世家》:"九合诸侯。"《集解》:"服虔曰:九合:一会于戚,二会城棣救陈,三会于鄢。""鄢",当作"鄬",字之误也。襄公七年《经》:"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杜《注》:"鄬,郑地。"《传》曰:"楚子囊围陈,会于鄬以救之。"再如:《郑世家》:"于是郑伐滑。"《索隐》:"僖二十四年《左传》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公子士"为一人,"泄堵俞弥"为一人,此文当点作"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僖公二十年《左传》:"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杜预《注》:"公子士,郑文公子。泄堵寇,郑大夫。"宣公三年《传》:"(郑文公)又娶于江,生公子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