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群星璀灿,蔡楚生尤为光彩夺目,一生中编导了27部影片,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辉煌,《中国电影文化史评》高度评价:他在赢得广大观众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最有价值的电影导演,他和他的作品,将中国的电影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桧林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史家修养上,他认为一个人要真正做学问,写信史,必须注意道德修养,做到淡名利,去蔽障。在中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上,他强调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在中国现代史学科建设上,他较早就注意将中国现代史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区别开来,对中国现代史学科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曾纪泽     
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折冲樽俎,不畏强暴,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有力的斗争,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民族尊严。同时,他还大力提倡向西方学习,热切盼望中国迅速赶上西方,摆脱落后的境况和屈辱的地位。他的思想和活动,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在中国近代史上据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中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坛上努力了将近二十五年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的茅盾先生,今天是他的五十初度,也是他从事新文艺运动值得纪念的二十五周年。从他在中国新文艺工作当中所竖立的辛勤不懈的典型,从他对中国新文艺所开拓的道路,从他在新文艺旗帜下所指示的方向,都充分表现茅盾先生一切努力是为了我们民族的解放与人民大众的解放。今天为了他的五十寿辰,为了他在中国新文坛上二  相似文献   

5.
龙永图是谁?在当今的中国和贵州是不需要回答的,而且在当今的世界上。也是不需要回答的。大概象上世纪八十年代知道基辛格的中国人一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知道龙永图。由于他担任了中国世贸谈判的首席代表——这个显赫而令世界瞩目的职位,使他在国际舞台上频频露面,他代表着伟大的中国,在世纪风云中搏击奔走,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6.
东西     
《金瓶梅》闹剧第一次接触这部中国最淫秽的经典小说时,潘志义才16岁。如今他已60岁,他花费大量时间在《金瓶梅》上,宣布解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谜团——谁写了这本书?他的结论吓坏了  相似文献   

7.
吕汉东 《攀登》2000,(1):88-94
艾青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创作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硕成就最高的大诗人之一。他始终与时代和人民共脉搏,在命运的坎坷磨难中展开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和理论探索,他在纵向与横向对中外各流派大诗人的创作和理论的扬弃继承与综合突破中,使自己在巨人的肩上崛起。他为中国新诗作出了四项里程碑式的贡献:创立了中国的现实主义现代诗派、把中国的自由体诗由“尝试”推向自律成熟、为新文学贡献了一批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颇高的典范性作品、创立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诗学美学理论体系。这些实际使他在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显示了四足鼎立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马寿千的回族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寿千在回族史研究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曾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回族》条目所撰写的条文中,反映了回族在祖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世纪之交,他任《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中国民族百科全书》的回族卷副主编,做了一些工作。在纪念白寿彝先生时,突出地论说了回族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对于古代回族史研究,马寿千有一系列论著,在《回族人物志》等著作中,他的贡献是突出的。他的近代回族史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近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和辛亥革命中的回族人民。此外,他和白寿彝先生一起,在回族家谱等的研究上也取得相当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罗生特,奥地利医学博士,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他1939年来到中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新四军、山东军区、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顾问兼第一纵队卫生部长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和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9年,医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上认真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11.
正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说不尽的题目,给后人留下无数有意思、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他倾尽一生,不知向世界讲了多少"中国故事",提供了多少"中国方案"。欣慰的是,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不知多少人感念他为此贡献出的不知多少"中国智慧"。今天,笔者仅拣拾他外交生涯中点滴闪光的片羽,略约呈现和追思他当年的风采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救国理论,在这一段历史上,有位因其军事上政治上的丰功伟绩而遮掩了他在教育上大手笔的人,他便是东北“少帅”张学良。张学良与世纪同龄,经历了中国近代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件、西安事变直至之后禁闭55年,而且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自由岁月里,张学良以他超人的个人魅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审时度势,力主建立东北大学,他执长八年,奠定了东北大学的极度繁荣,九·一八事变后又与东北大学共度沉浮。即使是幽禁半个世纪之后,他闭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从整体上进行的,他把每一个文明都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比较研究。他的整体论思想与中国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汤因比不仅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太极阴阳之说,并且用这一学说来解说自己的文明理论。他不仅运用这种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而且他还以此来解释世界上其他的文明与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诸国已有经营东亚的企图,在华普鲁士商人的极力游说,媒体和学术精英的深切关注,终于促成普鲁士外交特使团的成行。作为使团的三个随员之一,巴兰德在签约谈判中扮演了一个要角。1875年他以驻华公使身份再度来到中国,直到1893年离开中国。他深度参与同光两朝的外交活动,与清廷枢臣交朋友。作为个性鲜明的外交官,他促进了总署大臣的观念转变;作为北京外交使团圈子里的活跃人物,他在驻京各国公使和总署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即便在返回德国之后,他积极在报刊杂志上撰文,在制定对华政策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巴兰德是中国近代史、中德关系吏上绕不过去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陈锦华 《百年潮》2008,(4):10-11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对于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走自己革命道路的独立自主的思想,实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空前统一。毛主席的雄才大略,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上,表现在他对中华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矢志追求上,  相似文献   

16.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大西域山人,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会传教士。他在葡萄牙国王的支持下,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派来中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北京病故,享年五十八岁。 利玛窦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教,但也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他和中国士大夫广泛交游,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文献,使他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他以信函形式把他在中国的感受告诉他的欧洲朋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还写了一部有关他在中国活动的记录,向欧洲介绍中国。从客观上看,他的活动已不限于传教,他所起的作用也不止于传教。  相似文献   

17.
周予同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平民主义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他基于对中国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入认识,大胆冲破传统教育思想束缚,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延长义务教育思想,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石涛因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画坛的一代革新者与引路人。他在艺术上的造诣达炉火纯青之态,是中国绘画界的一代宗师,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他打破传统绘画的僵化模式,无论是在思想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篇章,绘画风格别具特色、推陈出新,在艺术创作理念上更是入木三分、卓尔不群,适用当今。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何妨让历史更人性?读历史时,我总认为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趣、最值得细细玩味的人物之一。他代表了大航海时代中国、日本、欧洲殖民者间文化与力量的撞击,他国际化的身世与经历,使得他具有丰富而立体的面向,远远超过大部分中国历史上描写的人物(他们总是非忠即奸,缺乏细节)。而他本人的性格与作风,  相似文献   

20.
满志敏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在历史气候研究领域中,率先提出了中国存在中世纪温暖期(MWP),发展完善了历史物候方法,指出了旱涝史料分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大大促进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发展。他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引入历史地理学的领军者,提出了"记录生存期"概念,解决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小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完整数据架构,引领了学科发展。他将3S技术引入历史河流研究中,在问题和精度上突破了传统研究。他还推动了历史土地利用、历史城市地理等领域的发展。满志敏取得的成绩,和他善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来提出科学问题、重视方法创新和实证研究,在学术上不断追求的学术理路分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