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祠堂,又称宗祠、总祠、家庙,其中因其受众大小不同,又有分祠或支祠、房祠之分。还有一种常见的"居祀合一"建筑,因它也有祭祀祖先的功能,所以也常被人称为祠堂,内行的赣南人称之为"厅厦",这类建筑严格地说不能算是祠堂,而是民居。因此,这里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西部的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有一座祠堂建筑,名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始建于1848年,砖木结构单层建筑,建筑面积802平方米。辛亥革命后,创办为"和声小学"。  相似文献   

3.
祠堂是中国传统的纪念性建筑,一般分为宗祠和官祠两类。宗祠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为祭祀祖先而立,如陈氏宗词、田氏宗祠、唐氏宗祠等,其建筑规模大小,是根据族人繁衍人口及权势、财势大小来决定。官祠的建造一般要经官方批准,由民众集资,用以纪念出生于当地的官员或外地人在当地为官并有建树的  相似文献   

4.
浙江兰溪市境内有一类"回字形"宗祠建筑,多为大姓巨族的总祠,规模宏大,型制独特,一般由门厅、廊庑和寝室组成一个"口"字形的四合院,正中则安放一座高大壮观的中厅(享堂),形成一个"回字形"建筑,这是兰溪独有的宗祠型制而在境内相当普遍,曾引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等教授的关注。目前这类宗祠保存完整的尚有诸葛村丞相祠堂、西姜村姜氏宗祠、芝堰村孝思堂、长乐村金氏大宗祠、渡渎村章氏家庙等十余座。这类宗祠起源甚早,历史悠久,建筑装饰工艺精湛,人文内涵丰富,既借鉴了北方四合院建筑及宫殿建筑的精华,又富有兰溪乃至浙西的地方特色,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的乡土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值得人们珍视和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南充羊龙庙牌坊覃海泉羊龙庙石牌坊位于南充市嘉陵区桥隆乡羊龙庙村牌坊岭。坊下溪水清测,四周青山环抱。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座西南面东北,青石垒砌,四柱三开间仿木结构建筑,面阔5.28米、通高11米(图一)。牌坊条石作基,基石露出地面0.2...  相似文献   

6.
邓廷桢家族宗祠碑刻■文/杨献文南京城西南隅,愚园遗址边一小巷———学智坊,有一排平房,计8间,为清代遗留下来的木结构青砖小瓦建筑。它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与林则徐并肩抗英禁烟的著名人物邓廷桢后裔居所。其中邓廷桢第六代孙女邓洁、邓勤玲自己居住的10...  相似文献   

7.
一、窦大夫祠概况及历史沿革窦大夫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百姓祈雨的场所。祠堂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尖草坪区上兰镇,坐北向南,背靠烈石山,西南依傍汾河、与冽石寒泉相连接,东与保宁寺、观音阁。  相似文献   

8.
陈建标 《南方文物》2010,(4):174-177
<正>牌坊建筑历史悠久,从春秋、汉代的"衡门",唐代的"乌头门",宋代的"里坊门",至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牌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①。早期牌坊的功能有限,只是起到指示性、引导性或标志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臧丽娜 《民俗研究》2007,(3):107-116
徽州宗祠是徽州礼制建筑类型中反映社会思想意识最突出的代表。明清时期,祠祀建筑兴起大量营造之风,最本原的起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当时不但在都  相似文献   

10.
南屏位于安徽黟县县城西南4公里处,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全村只有1000多人,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正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该器体制雄伟,纹饰庄严,为国之重宝。鼎腹内壁铸有三字铭文"■",这三字又见于甲骨文。其中"■"可作"■""■"两种字形。罗振玉将"■"释为"司",并怀疑该字为"祠祀"之"祠"字(1),商承祚将"■"释作"祠",认为只是省了"示",与"祖"作"且"意同(2),郭沫若将"■"释作"司",认为乃假为"春祭曰祠"的"祠"(3)。以上三者将"■"释读为"司"或"祠"。  相似文献   

12.
遂宁市城南25公里的三新乡花园村涪江西岸,建有清代石牌坊一座。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造,称之为“节孝牌坊”。(图) 牌坊座西向东、为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青石垒砌而成。通高10米。宽7.25米,石柱方形边长0.57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坊顶盖中脊用石雕成,顶为歇山式坊顶,脊正中用一块整石雕成宝珠式脊顶,两边镂空雕龙护顶,脊两侧雕有卷尾的鸱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沿革 郑州文庙,位于市区东大街东段路北,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①.据明嘉靖《郑州志》记载,初建时的文庙占地约5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红墙绿瓦,俨如皇宫一般.中轴线上共有五进院落,殿宇廊亭200余间.棂星门以内并排三院,左侧门额题"圣域",右侧门额题"贤关",正南50米处有一座彩陶照壁,迎面是"太祖元气"四个大字,背面是"鲤鱼跳龙门"图案,东西有过街牌坊各一座,东牌坊额题"德配天地",西牌坊额题"道冠古今".  相似文献   

14.
正郭希秀湾门楼位于新洲区凤凰镇陈田村郭希秀湾。郭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二年,"文革"期间被拆毁,现仅存正面门楼。门楼由石材建造,为一般的石木结构,坐北朝南,形制保存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5.
李氏宗祠,是泰宁城关李姓家族的祭祀祠堂,为李氏家族供奉祖宗牌位、春秋祭祀祖先及公众看戏、聚会的场所。该祠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东侧,座南朝北,修于清中期,面宽15余米,进深50余米,占地770多平方米,为封火墙护卫的木构架建筑,含门厅(戏台)、回廊、天井、祭拜亭、大厅、后厅和辅房等。  相似文献   

16.
戚氏牌坊,包括"母子节孝"坊和"父子总督"坊,修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这两座牌坊是明朝廷为旌表戚氏家族,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里——蓬莱修建。两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在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地域民俗等方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巴彦牌坊考     
巴彦牌坊(俗名牌楼),它是为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署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增祺所建立的德政坊。牌坊位于巴彦县城偏北正大街(原太平街)东西十字路口两侧,两牌坊相距一里,各距东西城门(原名兴仁门、阜财门)二里,遥遥相对而成一天然对景。牌坊系木结构,无斗拱庑顶飞檐建筑,底部有八块莲花扁方石合抱四根方形木柱,石外各有两道铁箍固定,每根木柱还各有两根斜着支撑的小木柱用以加固。牌坊檐顶龙首相顾,飞檐斜翘,每个檐角各系一铁制风铃,微风吹拂,铿锵作响。两牌坊各有黑底赤字正匾二,配匾四。东牌坊(见图一)正匾语曰:“德培中兴”、“德塞千古”,配匾曰:“恩周赤  相似文献   

18.
地处大巴山南麓的四川省达县地区,有一座巍峨高大的陶雕节孝牌坊(图一)。这座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35公里的任市镇街口,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诰授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为其妻妾所建。牌坊座南朝北,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高12米,宽11米,厚0.8米。牌坊周身用数十块陶件拼并而成(仅柱底基石是用巨石雕成),梁柱铆榫对接油灰凿打,不用铁活。四根方形柱,十道方横梁构成坊架,柱面宽0.8米,横梁面宽0.6米,三道门为拱形顶,中门高4.3米,宽2.1米,侧门各高3.8  相似文献   

19.
2013年3月,徐州博物馆和睢宁博物馆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西北约10公里的龙头山明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一座仿木结构砖室墓葬,由墓道、门楼、甬道、前室、石门、后室组成。该墓有仿木构的门楼和庭院式的前后室,门楼和墓室有丰富多彩的砖雕和彩绘壁画,石门上有阴刻描金题记"看破四大满腔念头归衣钵"和"万历二十三年四月望日立",为研究明代葬制、葬俗、建筑、绘画、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澄迈县有至今保存完好的以火山岩建筑和火山岩生产生活工具为特色的古村落群。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发掘,是保护澄迈火山岩古村落群的前提。在物质文化价值上,古村落以村口池塘为中心扇形布局,以挖池塘等活动产生的火山岩建造的房屋、墓葬、道路和生产工具,融入了当地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彰显了古村落群的建筑价值。在精神文化价值上,澄迈县古村落群中以冼夫人文化为代表的冯氏大宗祠等大量存在的宗祠、牌坊蕴藏了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宗族和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还有以军坡节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