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关于令方彝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令方彝的制作年代是学术界聚讼已久的一个问题。在令方彝作于成王之世、康王之世、昭王之世等三种说法中 ,以昭世说最为流行 ,渐有被视作定论的趋向。本文通过对令方彝及其相关铭文与史实的综合考察 ,认为令方彝作于昭王、康王之世的说法存在着诸多矛盾 ,不可遽信 ,唯有成世说不仅可以从宜侯簋、作册大鼎等相关器铭的内在联系中得到认证 ,而且与王姜、太保、明保、伯懋父等人在周初的活动年代相一致 ,最为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2,(1):134-139
海外收藏的兽面纹大鼎,远不止此前所说的子龙鼎、鼎两件。收藏子龙鼎、鼎的藏家千石唯司、坂本五郎,甚至就还各收藏有一件略小的兽面纹大鼎。瑞士苏黎世的瑞特堡博物馆(Museum Rietbery)收藏有一件器形、纹饰与子龙鼎几乎完全相同的兽面纹大鼎。目前仅在海外所见的兽面纹大  相似文献   

3.
包装对考古出土纺织品文物的安全保存、展览、预防性保护以及展览效果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出土纺织品文物包装的设计制作还缺少系统研究,本文借助不同类型的包装实例,对出土纺织品文物包装设计与制作原则进行了分析。大致包括,确定包装制作目的,评估文物保存状况,科学设计包装,选用稳定包装材料,制作包装,全面记录包装制作过程、所用材料、包装结构,形成详细的文物安放、包装拆装、使用维护以及材料更新说明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申茂盛 《文博》2001,(3):59-62
1999年秦陵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内外城之间的东南角百戏俑坑棚木层上发现了一青铜大鼎。对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此种形状的鼎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当时较常见的一种鼎形。该鼎发现于秦陵,但它究竟是不是秦人自己制作的本民族系统的器物?本文试就此鼎的族属以及相对制作年代做一考证。  相似文献   

5.
2015年9月,四川什邡市元石镇箭台村遗址一灰坑中出土一枚夹砂灰陶骰子。从制作材料、工艺、遗址时代、骰子形制演变过程及相关参照材料等方面分析,它的时代为汉代,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以点数表现数字的后代意义的骰子。其形制既不同于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焭",也不同于后来的正六面体骰子,是当时人们将印度传入的骰子与中国原有的六博投琼和樗蒲"五木"相结合的产物,对研究骰子起源、形制演变、中印文化交流及古代游戏史、社会生活史和地方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顾问 《江汉考古》2006,(2):47-51
该文以考古学材料为基础,参照相关古籍、金文等文献,认为三星堆金杖图案的内涵与射鱼之礼、尝礼有关,三星堆金杖为“祭杖”。  相似文献   

7.
商前期青铜斝铸造工艺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斝是一种酒器,夏代晚期已有出现,盛行于商到西周早期。关于斝的铸造工艺,前人也曾做过一些相关研究。我们通过对出土斝范的考古调研、对铜斝的实物考察和对其铸造工艺的模拟实验研究.认为黄冈博物馆所藏商前期铜斝是采用典型的三分法制作的。斝腹部凸起的棱角分明的兽面纹和柱帽上的涡纹,是在范面上制作出来的;斝腹芯和鏊芯是由芯盒制作而成;铸型不糊草拌泥也可单独阴干、焙烧并用于浇铸。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特殊工艺镜代表了当时铜镜的最高制作水平。三门峡出土的金银平脱镜是特殊工艺镜的一种,制作方法独特。本文从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图形设计。铸造期及文物保护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殷墟西北岗商代大墓群,学界认识其性质为王陵区。参照前人研究成果,根据墓葬出土陶器、铜器分期判断,结合相关地层关系,观察墓葬形制特征,对殷墟西北岗商代大墓分期等级、分区、方向、分布、规划与商王联系等信息作初步推断。限于材料和学科局限,虽然学界将西北岗商代大墓与商王对应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所提对应方案均属尝试性推测,目前还不能视为定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甘肃省礼县博物馆藏一系列不同时代的扁球形附耳鼎进行器表观察和内部结构CT检测,结果表明,该器物制作采用了模块化的生产技术,如使用分体模批量生产附件范后再进行总装、分体模可以排列组合式的多次配对使用等,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误差。此外,还使用实验考古的辅助方法进行模拟和验证,进一步认为器物制作使用了浑铸和水平分型,用于浑铸的铸型生产和铸造可能不在同一地完成。最后讨论了技术的成因及其对器物造型设计的影响,如顶盖折沿的有无受到后铸技术的影响、足部宽扁造型乃至足腹相对位置受技术限制的影响多于器形的主观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殷墟出土铜爵的铸造痕迹以及殷墟铸铜遗址出土的爵范、爵芯等实物资料为依据,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殷墟铜爵的铸造工艺,基本揭示了殷墟铜爵的铸型分范、鋬及鋬上兽头的制作、柱帽的制作、范与芯的组装、浇口的位置等铸造工艺。文章对前人的研究做了一些修正和补充,并有新的发现,推进了殷墟铜爵铸造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沈秋苹 《南京史志》2023,(14):27-29
<正>一、幼儿园教玩具设计与制作的重要性《幼儿园教玩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重要实践类课程,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徒手或借助工具运用多种加工手段(如:切折、拼贴、组合等)使物质材料发生变化,设计与制作集玩、学、教、启、用为一体的幼儿园教玩具,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教玩具设计与制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玩具设计与制作能力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又能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子龙大鼎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子龙大鼎,通耳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在商代的青铜圆鼎中是最大的。鼎不仅形体庞伟,而且铸作精细,保存良好,确系可与后母戊大方鼎比美的重器。这件大鼎仅有出土情况的记录,传说于一二次世界大战间流到日本,为一企业家据有,后转属收藏中国青铜器的千石唯司,很少有学者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陕西省子洲县裴家湾镇关王岔村出土了6件青铜容器,包括尊、瓿、盘、觚、鼎、提梁卣各1件。本文通过对铜器上遗留的工艺痕迹进行肉眼观察,对铜器的铸型设计、芯撑情况、浇注位置等铸造工艺环节以及铸后加工的细节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复原,指出该批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安阳出土的殷墟前期同类器物基本相同,这一结果对认识和揭示这批青铜器的学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勇  刘岳 《收藏家》2013,(7):3-14
造办处档案是研究清代宫廷御用品的第一手资料。2005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出版,系统地公布了雍正至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品制作、修复、收藏等方面的材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  相似文献   

16.
文欣 《历史研究》2007,(2):43-59,封3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区61号墓所出一组文书,与唐代籍帐类文书中的差科簿制作相关。通过对该组文书及敦煌、吐鲁番所出有关文书的梳理分析,可探究差科簿的制作过程、方式、地点等问题,并解释出土文书中所见不同形制差科簿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深化对于该类文书性质及其运行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对阳高云林寺彩塑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颜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云林寺彩塑是遵循传统工艺制作的,同时也有裱纸、颜料混合使用、拨金等个性之处。颜料方面,红色使用了铅丹、朱砂和铁红三种,绿色颜料为巴黎绿和碱式氯化铜两种,蓝色见有蓝铜矿和群青两种,黑色为炭黑。本研究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云林寺大雄宝殿彩塑制作工艺和使用材料的情况,丰富了对古代彩塑制作工艺和材料的认识,为保护修复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铜器制造业是商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当时的奴隶工匠已掌握了很高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青铜器的种类齐全,数量多,制作也相当精美。自从1899年在河南安阳西北小屯一带,在殷墟发掘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属于祭祀礼器和生活用品的有鼎、尊、爵、彝、簋等,生产工具有刀、斧铲等,武器有戈、矛、镞等,总计约在二、三十种以上。其中举世闻名的就是“司母戊”大方鼎。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在讲到商朝手工业时,重点叙述了司母戊大方鼎,并有司母戊鼎插图。插图虽然不大,但大鼎的全貌基本可观。司母戊鼎是1939年安阳北郊武官村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武官村位于洹水北岸,与小屯隔河相望。这里  相似文献   

19.
正结合农村秋天的特点,通过幼儿对废旧物品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类、消毒后,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以"秋实"为主题的环境创设,培养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炽热情感。1.墙饰:果蔬之家利用废旧物品,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以秋天的果蔬为主题,制作出辣椒、西红柿、茄子、白菜、南瓜、水藕、豆角、萝卜、香蕉、草莓、苹果、梨、西瓜、丝瓜等。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通过果蔬之家的墙饰创设,帮助孩子认识常见的各种各样果蔬的颜色、形状、特征等,培养孩子对秋天的亲近感。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2015,(2)
<正>初识夏鼐名字的人,一定对"鼐"字用意好奇。其实,夏鼐最初的名字并不这么独特,而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夏国栋。初中的时候,为了仿其兄夏鼎之名,才改名为夏鼐,字作铭。鼐,鼎之绝大者,是古代阶级权利的象征;作铭,为古物制作铭文。如此看来,出生于传统浙商家庭的夏鼐与考古学似乎早在改名之时便已结缘,而他勤勉好学、事必躬耕、严谨负责的学习研究态度,也注定他的人生定能犹如至高大鼎,指日定干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