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毓赟 《中原文物》2012,(1):12-25,76
近年来,随着各地原始瓷器的不断出土以及南方原始瓷窑的发现,对于中国陶瓷考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学术界关于原始瓷的起源问题讨论激烈,主要集中于"南方起源说"与"北方起源说"两种观点。北方地区出土原始瓷数量多,分布地域广,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陕西、河北等"中原文化圈"及其附近。器形较为统一,与当地陶器、青铜礼器近似,胎质、釉色等也已有进步趋势。并且北方原始瓷主要出土于高等级的建筑遗址与墓葬中,当与其珍贵性有关。另外,将其与南方出土的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原始瓷其产地主要是南方地区,但是不排除北方当地烧造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河南地区出土的夏商周原始瓷作了整理,并对其用途与产地进行了探讨。这些原始瓷是当时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珍贵器物,其烧造地可能在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3.
闻长庆 《收藏家》2011,(3):61-68
二.浙江黑釉瓷文博界传统观念认为浙江的黑瓷只有德清窑曾有烧造而且到南朝时期就已停烧。笔者发现浙江以上林湖窑为中心的周边宁、绍、杭等地区,从商周战国开始原始瓷的生产时已有黑褐色瓷,这是华夏黑釉瓷的始祖,到汉代它的制瓷工艺技术已很先进。汉代以黑为贵,  相似文献   

4.
原始瓷尤其是北方原始瓷的产地研究,向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讨论热烈,但对北方原始瓷产地问题的认识却迄未统一。本文在对已有观点进行述评的前提下,对原始瓷的出土情况、原始瓷的形制与纹饰、制瓷原料的地理分布、制瓷的工艺技术基础、原始瓷的理化分析、商周之际的交通运输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北方原始瓷产地问题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5.
温州地域古称东欧,分布在温州地区的古瓷窑,陶瓷考古界称之为东瓯窑.由于东瓯窑所用瓷土原料与烧造方法有别于其它青瓷窑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拟就以近几年的考古调查为依据,对东瓯窑的历代烧瓷工艺作一初步的探讨,祈望指教.一、东汉至西晋时期温州地区从西周中晚期开始烧制、使用原始瓷器,1989年在平阳山门凤岭古文化遗址发现许多原始青瓷,1983年瑞安岱石山石棚墓中出土了数件原始瓷.东汉中晚期烧造成功青釉瓷器,一直至宋元,瓷器烧造从未间断.根据1985年温州地区古窟址调查表明,境内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区的原始瓷生产在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主要表现在窑址增加、窑区增多、烧造规模扩大,产品器类大幅增加、大量仿铜制品出现,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等,其原因主要在于于越民族坚守用仿铜原始瓷礼器替代青铜礼器随葬的传统,推崇、模仿中原礼乐制度的同时发展、健全越国礼制,以及盛行厚葬之风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的大婚瓷除以往被提到的一万余件大婚礼用瓷外,还新增加了皇后妆奁用瓷和"燕喜同和"款瓷。文中通过文献文物梳理,对大婚瓷的烧造、艺术特征及烧造缘由进行了探讨,指出大婚瓷是严格遵循宫廷的礼仪制度而制成的,是帝王婚礼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7,(4)
<正>一、耀州窑发展概述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座重要的民间窑场,其窑址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铜川市辖区内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卜店村、玉华村及耀县塔坡等地,其中以黄堡窑址面积最大,有"十里窑场"(1)之称,是耀州窑的中心窑场。黄堡镇窑场于唐代创烧,凭借靠近唐都长安的优越地理条件,该窑场不仅生产当时各个窑场普遍烧造的白釉瓷、黑釉瓷、黄釉瓷、青釉瓷等十几个品种的日用瓷器,还专为长安宫殿烧造三彩和琉璃  相似文献   

9.
吴宣 《南方文物》2005,(2):64-67
吉州窑是我国宋元时期名的民间窑场,它是一座同时掌握南、北方名瓷窑的制瓷技艺,生产多种器形、釉色、纹饰产品的综合性瓷窑,其烧造的瓷器品种多样。古朴典雅,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艺术特色,大致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黑釉瓷、  相似文献   

10.
宋代青白瓷起源的背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在唐代瓷器手工业中,青瓷及白瓷占主导地位,其地理布局特点是“南青北白”, 南方主要烧青瓷,北方以白瓷为主。到了宋代,南方许多窑场,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竞相烧造青白瓷。  相似文献   

11.
繁昌窑在五代时期始烧青白瓷,是目前已发掘最早专烧青白瓷的窑口。本文试图结合唐末五代的社会背景、移民南迁等情况,对当时盛行的北方定窑白瓷与繁昌窑青白瓷的器表特征、纹饰特点、烧造方法和化学组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进一步探究青白瓷的源流。  相似文献   

12.
鉴别宋元江西三大名窑的黑釉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釉瓷是以铁为着色元素的单色釉瓷.在我国的生产历史相当悠久。根据考古发现,东汉时浙江省上虞窑已经烧造黑釉瓷,其后是东晋时期的浙江德清窑,早期黑釉瓷的烧造,杂于青瓷的烧造之中。至唐代.黑釉瓷的烧造始成规模。主要集中于陕西的耀州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磁村窑的釉色品种、装饰特征和烧造历史,分析了磁村窑与邻省窑口和本地窑口的关系,表明磁村窑所烧造的瓷器与北方广大地域内出现的装饰手法相呼应,特别受毗邻的河北、河南等北方著名窑口影响,在吸收它们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还表明磁村窑与同处鲁西南的本地窑口所产瓷器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正>原始瓷,或称原始青瓷,特指先秦时期以瓷土作胎,外表施釉,烧成温度在1200摄氏度左右的器物。它与汉代以后成熟期的瓷器相比,具有造型古朴、胎质较粗,制法原始、炉温较低、釉层稀薄的特点,故称为"原始瓷"。原始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之际或商代初期,并依次经历了夏商时期、西周早中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期等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到了战国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原始瓷的分布可分为东南地区和北方地区两大区域系统,而江苏常州所处的太湖平原正位于东南地区,也是南方原始瓷系统的中心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北方地区窑场出土的早期白瓷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墓葬出土材料,从制瓷工艺视角来探讨该类瓷器产生、发展乃至成熟的相关问题。经分析,这些问题与青瓷烧造技术的改进、北方传统釉陶的生产技术,以及"铅釉瓷"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原料上,不断降低胎釉铁含量;装烧技术上,提高烧成温度、明火裸烧到匣钵应用;使用化妆土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元代造作制度的分析可知,浮梁磁局设立于至元十五年(1278),其初衷仅是烧造御用瓷以及部分中央机构用瓷,而磁局中大使、副使的主要职责是监临制瓷工匠的造作流程,即充当"监工官",将元泰定前后所烧造瓷器的形式进行比较可知,泰定年间浮梁磁局已被裁撤,改由饶州路总管府承办地方官窑烧造贡瓷。此外,现有考古发掘资料并不足以证明浮梁磁局和官窑的关系,既不能证明磁局是从事具体瓷器烧造事务的官窑作坊,也不能证明其是官窑的管理机构,二者间关系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7.
《文物》2016,(6)
正我国河南、陕西等地商周都邑遗址和贵族墓葬出土的原始瓷的产地问题争论已久,是北方当地生产还是从南方输入的(以下简称"北方说"和"南方说"),争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北方说"的主要代表为安金槐[1],而"南方说"的提出者是周仁和李家治等[2],并得到夏鼐撰写按语支持。争论延续至今,并吸引了古陶瓷科技研究同仁的参与,如本文作者、朱剑和夏季等[3]。"北方说"的论据是:第一,北方出土原始  相似文献   

18.
商代原始瓷主要出土于浙江、河南两省,尤以浙江为主;江苏、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诸省亦有少量的发现。在以浙江为中心的东南地区,原始瓷主要出土于城址、遗址、墓葬、窑址中,可分为五期,贯穿整个商代,可据此初步建立太湖地区较为完整的商代原始瓷编年序列;在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原始瓷基本出土于大型都城遗址和高等级墓葬,亦可分为五期,第四期也即商代晚期前段与东南地区的第四期始有交集,第五期也即商代晚期后段较东南地区的第五期持续时间长;另外,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粤东地区还出土有一批带釉的器物,胎、釉均不稳定,时代相对较晚。浙江省原始瓷种类较丰富、数量众多、质量较高,并且发现了大规模的原始瓷窑址群,可初步判定为商代原始瓷生产与使用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19.
杨瑞余  刘政 《收藏家》2010,(12):77-82
耀州窑历史上以烧造青瓷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关于黑釉耀瓷,上世纪80年代以前鲜为人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反映其发掘成果的《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和《宋代耀州窑址》等考古报告的先后问世,为黑釉耀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详实的科学资料,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探讨。本文拟唐宋时期的黑釉耀瓷品种、特征及代表性器物,作一浅显探讨和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21,(3)
正乾隆一朝六十年(1736~1795),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达到历史顶峰,无论青花、彩瓷、颜色釉和仿古釉,都达到极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评价乾隆官器"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清乾隆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烧造品种之丰富,种类之多样,装饰之华丽,令人赞叹。其青花瓷的生产达到巅峰,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绘瓷的烧造,更加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