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曼在罗马加冕称帝,在欧洲西部复兴了罗马帝国。如何选择帝号、如何获得合法性,是时隔三百余年之后复兴的西部帝国所必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查理曼如此,他的后代们也是如此。因为分割继承的传统,帝国的疆域变动不居,总体趋势则是越来越小。至9世纪中叶,皇帝路易二世实际上仅仅控制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此后在争夺帝位的过程中,控制罗马城的加洛林王室成员即可称帝。在这个过程中,对罗马教宗的控制与依赖,携手并进,使得加洛林帝国实际上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即依靠加洛林统治者在罗马被罗马教宗加冕,成为名副其实的正宗皇帝。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复兴的西罗马帝国还属于自4世纪末开始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化的漫长进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3.
中共是个十分重视权力运用与管控的政治力量。抗战时期,中共在统一战线范导下,大力推进权力体系的向下植根,将权力末梢下探到村一级,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经济社会一体控制。中共的权力下探,既有政治组织的严密推进,也有文化权力的重新阐释,还有群众路线的全力配合。通过将群众从社会人变成政治人,并建立直接服从于党的干部体系,中共建立了一个新社会的雏形,这个社会迥异于传统自治型社会,是政治力全面楔入社会、高度政治化与组织化的全新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4.
5.
刘宏芳  明庆忠  鲁芬 《人文地理》2014,29(5):134-141
对landscape旅游景观的判读传统由来已久。文章对landscape同源异形的景观与地景两种译法进行了比较,区分了旅游景观与旅游地景的异同,并将旅游地景分为"成为的"旅游地景、"再造的"旅游地景和"创造的"旅游地景。选用地景主要是考虑对其原意的尊重、强调土地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及重视其传导的地方性信息。研究从有形的空间与无形的文化相交汇的视角来探讨旅游地景与地方的关联机理,认为空间视角下的旅游地景与地方是"依附中的割裂"关系,文化视角下的地方与旅游地景则呈现出"渗透下的不可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处理旅游地景与地方关系的理想模式,即由多方均衡参与的基础支持和内外融合的策略来实现神形兼备的目标的全方位一体化融入模式。  相似文献   

6.
明人笔记中的成化官窑价值连城,而在清代《宫中进单》中臣工上贡物品冠以"成窑"之名者,泰半非今日所识之成窑精品,审其特点,多为以釉上彩瓷为主的高品质瓷器。这点与明人笔记所强调的成窑形象相符。彩瓷系列的典范首推成化斗彩,在清初历经"调色盘革命"之后,新兴的珐琅彩和洋彩能以更大的色彩广度对成窑进行描摹,清代选择成化官窑为釉上彩瓷的主要模仿对象,使得在明末古董界本已地位非凡的成化官窑彩瓷地位又再度得到了提升。同时贡单中所见花觚、花囊等花器也有不少比附于成化官窑之名者,此一现象反映了清代宫廷陈设对花器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城南最南京"是南京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城南可谓南京文化的根与魂,是最能代表南京地域文化的主要区域。而地处雨花台以北、秦淮河南岸的长干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梵宇林立,商贸兴盛,人文风雅,见证了南京城市发展的盛衰起伏,俯仰千年,占尽繁华。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世纪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融神明祭祀与祖先祭祀于一体的大宗祠组织——龙山堂,并重修了族谱。在19世纪的槟榔屿,邱氏的认同首先是宗族内部按照房派来划分的血缘认同;在宗族之外,则有闽南方言、福建公司、海澄三都、三魁岭等范围大小不同的方言群和地域认同。这是邱氏在海外采取的认同层次,体现出邱氏多面相的宗族发展策略,也成为邱氏宗族乃至闽南社群形塑的主要途径。邱氏宗族组织的再建构,代表了英属马来亚地区华人社群形塑过程中血缘认同的一种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9.
曾楠 《东南文化》2024,(1):163-170
纪念馆是积淀器物、场景、形象的“记忆之场”,它以特定空间组织的叙事框架勾连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在建构和形塑历史认同中具有独特作用。纪念馆作为主体间开放的、不间断的叙事文本,通过文物象征叙事、媒介技术叙事、参观能动叙事塑造社会成员关乎历史性、根基性、源起性的认知及情感,帮助明晰认同定位、增加认同势能、升华认同自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过合理挖掘历史资源、创设展陈空间,巧用善用媒介技术、扩展文物效能,导引观者能动叙事、强化情感共鸣,实现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程意义再生产,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史认同的情感能量,升华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史认同的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10.
叶红 《巴蜀史志》2004,(2):57-57
春日上午,我敲开了流沙河先生的家门,如约来取先生和夫人吴茂华老师相赠之新作。  相似文献   

11.
出德胜门往北,够奔昌平,拐道弯儿,够奔南口,又够奔八达岭的这条路是条“火”路——京都旅游的“火”路,沿途镶珠嵌翠般地坠满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风景点。就在这条火火的路段上,昌平环岛与南口镇之间的一片绿树丛荫中耸立着一座牌楼,牌楼上有着“老北京”的字样。沿牌楼下的那条柏油路往北驱车二三分钟的功夫,就见到了一片崭新的古建区;城墙、殿宇、门楼、坛庙、佛塔、  相似文献   

12.
展览是新中国初期(1949-1966年)故宫博物院参与国家政治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这一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工作成为一项由国家领导并获得全国支持、体现国家意志、适应现实建设需求的“国家行为”。此间,故宫博物院在院内举办常设与临时展览共计二百余个,基本形成了“古今中外兼备”的综合性展览特色。具有鲜明民族叙事特色的展览,肩负着形塑国家与教育大众的使命,成为面向广大民众开展政治与文化教育的有力工具。对这一时期故宫博物院展览工作的综合考察,不仅可以管窥新中国初期博物馆独特的“使命型”基因,也能为文化遗产的“古为今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段炼 《安徽史学》2021,(1):46-54
随着19世纪末期思想与时势的密切互动,康有为在《教学通义》《康子内外篇》《实理公法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述当中,通过对传统经学与西方学说的"创造性诠释",初步实现了他对于心目中新世界观的形塑.这一新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有三:第一,在新的政治制度设计当中,凸显对于君权与大一统的尊崇;第二,在新的知识谱系与道德关系当中,以平等与人道的原则,建构以几何知识为框架的"实理公法";第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重塑孔子"托古改制"的"素王"形象,进而推动儒学在殖民时代的自我转化与全球扩张.这一奠基于"实理公法"之上的新世界观形塑,意味着康有为开始尝试以一种倾向于客观知识与外部制度的"普遍性",取代传统儒家世界观重视内在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魏斌 《中华文史论丛》2021,(1):57-100+400-401
保存至今的六通元氏縣東漢碑刻,是三公山神祠、封龍山神祠、無極山神祠、白石神君祠等山神祠廟之碑(其中一通位於總祭性質的西門外神壇)。這些碑刻由地方官府主持建立,記述的也主要是神祠與官府的交涉。但實際上,這些山神祠更爲日常性的信仰圖景,用於廟巫和周邊地域民衆的祭祀祈禱活動。官府只是在特定場合下介入,一方面是祈雨禳災需要和長吏的德政追求,一方面可以藉此凝聚官府與民衆的關係。官府祭祀提升和强化了神祠的信仰權威性。民衆祭祀分爲個人和集體性兩種,後者包括血緣性家族和超越血緣的地域性羣體兩種結合方式,與早期道教組織和佛教邑義有着内在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已接近尾声,而整理编写工作便迫在眉睫。因此,怎样编写地方党史,便成为党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我在试写的实践中,涉猎到这个方面问题,现谈出来,以就教于通人。我国古代史书的几种体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自春秋以来,历代史学家写了大量的史书——二十五史及其它,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献,给今人了解历史和续史者以极大方便。为了编写地  相似文献   

16.
<正>第九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国际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6日—9日于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由王赓武教授和王灵智教授创立于1992年,致力于推广华人移民历史与当代议题研究。学会每三年定期举行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相继于旧金山、香港、马尼拉、台北、哥本哈根、北京、新加坡和吉隆  相似文献   

17.
王艺 《神州》2021,(1):1-2
严歌苓的众多作品中都以女性为中心展开故事,立足于历史时代的大背景,采用女性的视角冷眼静观人情冷暖,探索人性善恶,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这些女性始终有着自己的光芒点,或慈爱或坚韧.严歌苓笔下对于边缘女性的刻画更加深刻,本文通过对《床畔》中万红与《金陵十三钗》中边缘女性赵玉墨等人物的探究,展现严歌苓笔下的女性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西北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阶段 ,但当时的地方官员对当地出现的环境问题普遍没有意识。个别地方官员的环境意识集中表现在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的认识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文仲  志山 《世界遗产》2010,(3):80-81
<正>吉胜久先生并非烹饪高手,其菜艺是讲以蔬菜展示慧心独具匠心独到的艺术才情——才艺之谓也,其菜品是指将蔬菜变为平常见不凡平淡见神奇的艺术品——艺品之谓也。称其"菜雕"艺术,则是相对于他的"纸雕"艺术而言。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透过分析清初金陵画家樊圻和吴宏合作于1651年的《寇湄像》,考察小像的风格、流传和文化意义。画家以白描手法展示了寇湄“美人迟暮”的意象,与明遗民余怀的题赞以及钱谦益之赠诗相应和,为后世之解读定下了基调。此外,画像的十四首题咏及其流传展示了清人多元的诠释视角,远非“遗民”单一概念所能涵盖。从小像之相对私密化传阅走向《秦淮八艳图咏》出版之大众化传播,其人物形象早已不囿于图像的局限,并被赋予生动丰富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