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旅游活动萌芽于何时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未解之题,目前流传较广的是“商旅起源说”.最新的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志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旅游活动萌芽应发生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人类不仅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审美、交往以及休闲娱乐诉求及相应的活动,而且会经常举行以聚会为主要形式、以宴飨为标志性内容的部落联欢、仪式、祭祀、庆典等活动,这些活动,无论是在时间、空间、内容还是活动特征上,都更加接近今天所定义的“旅游”的概念.由此形成本文关于旅游起源的一种新判断,即“聚会起源说”.  相似文献   

2.
宴飨礼是周代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场合的具体礼仪细节有所不同,但普遍施行于上层贵族,甚至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宴飨礼的功能性,包括亲宗、敬友、安宾、乐民四部分.从同宗到民众,从同姓到异姓,宴飨影响所及体现出周人交往圈络的多元化,也表明在宗法制度下,周人的交往具有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4.
赵潮  李涛 《南方文物》2022,(2):169-173
本文结合中西方民族学与考古学研究案例,探讨了动物遗存及其反映的人为加工等信息在宴飨活动鉴别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强调,通过动物遗存研究宴飨活动,需加强埋藏学研究,关注动物遗存的出土情境,利用多条线索识别和检验宴飨活动的特征。同时,还应加强理论模型的构建,将宴飨活动的具体分析融入对古代社会、经济组织的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5.
赵志军 《南方文物》2011,(1):172-173
真正的大学者一般都是平易近人,从不装腔作势,马丁·琼斯(Martin Jones)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大学者。马丁是英国剑桥大学考古系的教授。英国的大学体系与我国很是不同,一所大学的每个学科方向仅有一个教授席位(Professorship),通常冠以捐助人及家族名称,例如著名的"卢卡斯数学教授"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考古材料讨论偃师商城遗址的仪式宴飨问题。作者同时研究了贵族阶层和陶工社区的食物行为方式。通过各种分析,认为偃师商城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宴飨仪式,包括大规模的排他性宴飨、小规模宴飨和象征性宴飨。通过陶器量化分析,认为偃师商城宫殿区的贵族们举行过排他性的大规模宴飨,这个结论与该地区历史文献学和考古学集中于贵族仪式、宴飨、献祭和权力的其他研究结果吻合。与此同时,作者对陶工居住区所做的情境分析,显示陶工们也可能在社区宗庙中举行过小规模和象征性的宴飨活动,且同样包括占卜、献祭和宴飨,这也可以从具体的考古遗存中找到证明。研究发现,工匠们的社会权力有随时代逐步增加的趋势。偃师商城的社会政治结构并不是严格等级制的,权力并不仅仅集中在贵族阶层手中。这也可以从偃师商城和整个商王朝的发展过程中得以观察。  相似文献   

7.
正4、偃师商城作为二里岗时期政治中心的偃师商城的废墟如今掩埋在偃师市和附近村庄(如塔庄)之下。1983年考古队依据最初的发现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持续的发掘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洛阳汉魏故城队, 1984;杜金鹏等, 1999)。古代偃师商城有套叠  相似文献   

8.
人工驯化的水稻有别于野生稻,落粒性变化是水稻最显著的综合驯化性状之一。本研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观察了距今9000-8400年的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出土的稻谷小穗轴,结果显示既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以野生型为多,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栽培水稻,但带有很多野生祖先种习性。稻谷遗存的野生型和中间型的小穗轴基盘离层细胞组织观察结果显示均为不完全离层组织,维管束组织呈现星散状分布,有向现代粳稻演化的特征但不发达,表明粳稻是长江下游地区原始栽培稻的驯化方向。综合现代遗传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稻作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落粒性驯化已基本完成。湖西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硅酸体分析不仅提供了人类和栽培活动强化的证据,而且也提供了理解后起的跨湖桥、河姆渡等文化以栽培水稻为特色的混合经济形态的人类生态学线索。  相似文献   

9.
凯亚 《旅游》2003,(7):42-43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说,美食是一种文化,饕餮是一种境界。我深以为然。算是半个美食家的我钟爱于旅行间大快朵颐,尤其是那些与别不同的、难得一见的、经世传承的。早就从书中和电影里见识过古老而又神奇的藏宴;曾经,我感觉那是一个离我遥不可及的庄重仪式。  相似文献   

11.
林纯洁 《史学集刊》2021,(1):113-122
现代德语中,德国国名"Deutschland"一词起源于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语言的名称"theodiscus""diutisk"等词,具有语言、民族、地理和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含义。国号中通常会包含国名的地理或民族因素,但长期以来,德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形态导致中世纪时期大部分德国国号与自身的地理和民族名称相分离。直到1871年,"德意志"(Deutsch)才成为德国国号的主要部分; 1949年,"德国"(Deutschland)才成为国号的组成部分。德国的国号根据历代统治者政治理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通过考察德国国名的起源与国号的演变,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德国历史的特殊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起源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起源之研究陈淳在史前学领域中,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与国家起源是三项重要的战略性研究课题,是世界考古学界共同关注的目标。到目前为止,除了人类起源以外,农业和国家起源被公认为是多元发生的。只要条件成熟,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史前社会都会向农业社会和国家过渡。...  相似文献   

13.
城市起源之研究陈淳(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概念与标准城市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的史前研究中,在对一些大型遗址发掘和分析时,判断该遗址是否是最早的城市,往往是国家起源探索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早期城市完全不同于现代城市(它们是...  相似文献   

14.
探讨家养动物的起源问题始终是国际动物考古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的作者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吉恩-丹尼斯·瓦因(Jean-Denis Vigne)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动物考古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以时间早晚为序列,在全球范围内梳理了新石器时代动物驯化的发展脉络,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早期动物驯化的主要趋势,提出新石器时代化、尤其是动植物的驯化栽培,是人类及生物圈发展历史轨迹中的一个关键性转折。与此同时,鉴于最早发现的驯化动物几乎均来自于近东地区,作者还特别强调了近东地区在研究动物驯化起源这一问题上的突出地位。另外,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专门强调了人类精神性以及象征性想法在动物驯化领域的重要性,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反观国内的相关研究,或许由于我国的考古学乃植根于历史学而非人类学这一特定原因,我们更多的只是试图从地层堆积、出土背景等考古学的角度以及骨骼形态、测量数据等动物考古学的视角来追溯家养动物的起源,而鲜有以人类学为切入点进行阐述的尝试。然而,无论是动物驯化或是植物栽培,既然是人类行为就离不开人类意识的支配和控制。因此,吉恩-丹尼斯·瓦因博士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尤其是研究思路,也就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研究,近年形成了一个学术热点.专家多有精到论析,愚不揣譾陋,对此问题亦提出一些浅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近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对哈尔滨地名的起源、含义进行探讨,人们在不断地猜测、考据、论证和附会的意念中,产生了很多的释义和推断。比如《辞海》将哈尔滨解释为“晒渔网的场子”,《中文大辞典》却解释释为“平地”,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又解释为“光荣或荣誉”之义等等。  相似文献   

17.
鼓吹乐起源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雨琴 《丝绸之路》2009,(14):26-29
鼓吹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类合奏乐种,汉朝初期广泛流行,但其起源一直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对班壹籍贯以及娄烦地理位置的探讨以说明鼓吹乐起源于西汉北狄乐一说不能成立的理由,认为西周时期已经有鼓吹乐产生的物质基础,并根据恺乐特征推断其为鼓吹乐雏形,从而进一步说明鼓吹乐最迟产生于西周时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酿酒历史十分悠久,从现有考古资料可知,距今七千年左右的磁山文化时期已经开始酿酒。至于蒸馏酒创制于何时,中外学者已争论数十年了,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说创于唐代;有说起于南宋;也有持起于元代说者;甚至一些西方学者还认为中国的蒸馏酒技术是从外国传入的。对此,笔者根据出土文物资料提出起于东汉晚期的观点,供各方师友批正。  相似文献   

19.
香玉 《神州》2014,(1):34-37
<正>"宴舞"这种文化现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就有1000多年,它多为统治阶层独享,因此被称为"宫廷宴舞"。如今的"宴舞"走向民间、走向大众,它将历史沿袭下来的歌舞艺术、服装展示与筵席文化结合起来,以满足部分消费者饮食和文化生活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国强 《南方文物》2015,(1):93-108
近年来取得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在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之间的旧时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地区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经历了由广谱采集到集约—专项采集的进程,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东胡林遗址出现了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就器物而言,在年代介于距今24000至10000年前后的太行山南端—黄河北部弯道地区的各遗址中,都只有代表单一采集模式的石磨盘出现,而在介于约12000至9000的太行山北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北段地区(即桑干河—永定河流域和拒马河—大清河流域)的多个遗址中,已出现了由石磨盘、陶器、石镰、石锄等代表粟类植物专项加工和集约采集模式的组合工具,由此构成了诱发驯化的必要条件并产生了具有早期驯化特征的品种。因此,后一地区应该是北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中心。这一驯化过程的产生,是该区古人类在旧石器晚期发达的细石器文化的作用下,为适应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别是距今12800至11500年期间的新仙女木期降温事件造成的动物性食物的短缺,不断开发粟类食物资源引发的必然结果。同时,气候与食物资源的变化以及人口压力也必然导致该区人群的迁移,特别是寒冷时期的南迁。但是,早于距今一万年前的南下人群并没有承载对粟类植物进行驯化的技能,在新的聚居地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狩猎—采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