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有"邦"、"封"二字,分别从"田"从"土",其字迹清晰可辨,判然有别.王国维<古籀疏证>云:"案:古封、邦一字"[1].此说一出,学界认同者甚众.李实<甲骨文丛考·释封>云:"古邦封一字,田土通作"[2].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说:"王国维以为……古封邦为一字.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载左双文《国民党对晚年陈独秀的资助与陈独秀的态度》一文,我是相信作者的材料和考证的。作者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查得档案五件,均注有“密”字,系有关国民党官方以朱家骅个人名义,在1940年、41、42年三年向陈独秀分别赠款一千元、五千元、八千元,并有陈独秀1942年1月29日致朱家骅信,表示“以后如再下赐,弟决不敢受,特此预陈,敬希原谅。”1942年1月一次赠款八千元,有陈布雷致朱家骅信(档案一件),是陈布雷“呈奉谕示”即经蒋介石批准的。1942年重庆物价已大涨,此八千元已不可与抗日战争爆发前,即1937年上半年时的物价同日而语了。  相似文献   

4.
荣新江 《敦煌学辑刊》2003,17(2):123-128
在早期敦煌学史上,日本的狩野直喜和中国的王国维两位先生之间的学术交往,可谓一段佳话,值得我们今天回味,也为我们今天发展中日学术交往树立了楷模. 狩野直喜(1868-1947年),字子温,号君山.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作为文部省留学生到北京留学,遇到义和团事件,被围两个多月后回国.1901年秋到上海,在江南地区逗留三年,没有见到王国维,只是从友人藤田丰八那里听到过这位聪颖的学生的名字.①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礼堂、观堂.1902年2月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留学,因脚气病发作,于夏天归国.两人都曾到过对方国家,但还没有因缘使他们相见.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史志学家谢国桢,字刚主,别署罗墅湾人。原籍江苏常州,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卒于1982年。于1925年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就学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清华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6.
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史学家刘节易林刘节(1901年~1977年),我国古史研究专家。长于古文字学、古地理学、考据学、思想史和史学史。字子植,浙江省永嘉县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同年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师从梁启超、王国维。在清华期间...  相似文献   

7.
田同之《西圃词说》考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康化 《文献》2002,(2):163-179
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晚年所作之《西圃词说》,于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清代边疆史地名著。祁韵士著。原稿本经张穆增改,印成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筠渌山房刻本,后还有光绪十年(1884年)、三十二年(1909年)刻本。祁韵士(1751年~1815年),字鹤皋,一字谐庭,别号筠渌。晚年又号访山。山西寿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五年后充国史馆编纂官。41岁时补为户部主事,嘉庆九年(1804年)以户部宝泉局亏铜案牵连,获罪入狱。次年,被谪戌伊犁,历时三年,晚年先  相似文献   

9.
张旭曙 《古籍研究》2001,(3):111-116
“诗境”说是《诗经》的核心观点之一,也是朱光潜诗学理论的精髓之一。它虽未直接讨论诗的本质问题,但实质上却是朱光潜诗的本质观的核心部分。朱光潜的“诗境”说直接受到王国维《人间词话》“意境”说的启示。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的“境界”说。朱光潜对王氏评价及高,认为《人间词话》是近代学批评“最精到”的作,甚至到晚年他还满怀感激地说:“王国维写过一本小书《人间词话》,我从中受到很多启  相似文献   

10.
阎宗临先生字琼琳,又名已然.晚年自号铁牛老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6月18日(夏历五月十五日)出生于山西五  相似文献   

11.
殷虚甲骨文为世人所知的第四年,即本世纪初的1902年,亦即清朝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未及见到甲骨文便在江南因病辞世。他便是罗振玉和王国维极力推崇的“吴中丞”吴大澄。吴氏病逝之第二日,另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即降生于岭南,他就是深得王国维赞许的罗振玉的及门弟子,我的老师商承祚先生。 商先生字锡永,号契斋,是广东番(pan)禺人。他降生的家庭,与江南吴氏一样,也是数代书香之家。父衍鎏,字藻亭,为清朝最后一科(甲辰科,1904年)的探花,长于诗书画,有《商衍鎏诗书画集》、《清代科学考试述略》、《大平天国考  相似文献   

12.
姚华与颖拓     
贾双喜 《收藏家》2007,(3):56-60
姚华(1876-1930年),一名芝,字一鄂,又字重光,号茫父,别署老茫,室名猗室。晚年借居于北京宣武门外莲花寺,又号莲花陁,故又署弗堂,寓半佛之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著有《静安文集》、《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开研究戏曲史之先河。1913年起转治经史文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著有《静安文集》、《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开研究戏曲史之先河。1913年起转治经史文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  相似文献   

15.
陝西博物館保存了一方1957年蓝田县城北出土的銅印,印正方形,长寬各6.9厘米,厚1.4厘米,椭圆柱柄,长7.1厘米。正面刻"三水县信"四个方体篆文,边緣寬0.7厘米。背面柄右阴刻"三水县信"四楷字,柄左阴剔"礼政府造"及"永昌元年拾貮月日"两行楷書。左侧阴刻楷書"安字壹百号"五字。印的形制与明清两代的县印都相似,仅差一"信’字。李自成的官制初定于襄阳,吏、戶、礼、兵、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4,(2)
继1992年4月中旬在山西省长治市宋六则(慈禧5辈侄孙)家发现清光绪年间制做的皮夹之后,6月13日宋六则又在慈禧小时住房东面屋里土炉中刨出当年慈禧给宋家的—封来信。经有关专家认定:一、该信“是真的”;二、该信系其亲信代写,非出自慈禧手笔。该信已被老鼠咬成碎片——共找到19片,计49个字——它们是:“木禧馀丩,姓宀,入宫门,一回相见一,有信,寄亻,几两银,小小聪明,怪病来,方家,十年一,宫二十年一声,上皇,前殿,行宫,城万(?)山”。其中3片上没有字。经分析,其中的“木”字应为“宋”字;“丩”应为“收”;“宀”应为“宋”;“方家”之前可能有个“大”字,之后可能有“胡同”二字(“大方家胡同”也叫“芳嘉园”,在北京朝阳门内,是慈禧养父惠征家住址);  相似文献   

17.
邓昭辉 《收藏家》2002,(3):43-47
张廷济(1768-1848年),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末,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年)解元,以后几次会试未中,遂家居自读自研。工诗词,能篆、隶,精行、楷,初规摹钟、王,50岁后出入颜、欧间,晚年兼法米芾。游戏作梅,颇多古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相似文献   

18.
1973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发现棨信一件,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这件棨信红色织物,长21、宽16厘米,上边有系,正面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六字(图版壹)。原件保存良好,字迹清晰,据简报应为西汉晚期遗物。"棨信"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光绪七年(1881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补授山西巡抚。十年,授两广总督。中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抗法。十五年,调湖广总督。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至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6,(6)
新发现的1923年8月14日王国维致张尔田函,内容涉及当年初夏王国维北上担任逊清朝廷南书房行走之初的生活、任职、交游与学术等情况,有助于王国维生平与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