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的封建制自镰仓幕府建立、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以后,曾有一段相当稳定发展的时期。然而,进入镰仓时代(1192~1333年)晚期,尤其是在整个室町时代(1334~1573年),镰仓体制又发生了动摇。经过长期的动荡和发展,至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日本封建制又完成了第二次转型:幕藩体制和小农经济,代替了武士家族联合统治和庄园领主制,成为日本封建制最后的发展阶段。探讨这一转型的原因,不仅是日本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科学不可忽视的课题。因为这不仅有助于认识日本社会的发展特征,对把握整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2.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年),随着日本诸侯分争时代的结束,其货币制度也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3.
自元禄八年( 1 6 95年)日本江户幕府( 1 6 0 3~1 86 7年)第五代将军纲吉( 1 6 80~1 70 9年)起用勘定奉行荻原秀重( 1 6 58~1 71 3年)第一次实施改铸货币政策后,至天保年间( 1 830~1 84 3年) ,幕府先后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货币改铸。这些货币改铸,除正德( 1 71 1~1 71 6年)、享保( 1 71 6~1 751年)货币改铸奉行币制复古主义,铸行高品位优质金银货币外,其它历次货币改铸均以降低货币品位,大量铸行劣质金银货币,从中获取改铸益金为目的。万延元年( 1 86 0年)至庆应三年( 1 86 7年) ,已步入末路的幕府再次施行货币改铸,先后铸行万延大判金…  相似文献   

4.
丁诺舟 《世界历史》2020,(2):1-13,I0003
江户时代是日本政治贿赂的高潮时期。江户幕府高度集权的幕藩体制构成政治贿赂的制度基础,幕府高官握有不受监管的重权,仅凭一己之念即可决定政治利益的归属。在这种滋生贿赂行为的政治体制下,各式贪官层出不穷。政治贿赂行为破坏了幕藩体制的稳定、削弱了幕府的财政基础,引发民众不满情绪,对幕府的统治基础构成威胁。因而不断有幕府官员大力反贿,试图扭转政治风气。江户幕府的行政管理方式、法律监督能力、经济利益分配形式、文化认知导向等因素决定了幕府的反贿赂应对均不彻底,政治贿赂直至江户幕府灭亡也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5.
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江户幕府末期“锁国体制”被打破后,即十分关注当时中国的状况。1862年幕府第一次派遣使团乘“千岁丸”访问上海,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的社情、风俗、典章制度、市场商情及日中贸易、清军与太平军作战形势、西方列强入侵状况及中国政府与民间的反应作了具体考察,从外国观察者角度,提供了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诸侧面的生动画卷。本文对此予以介绍、评析,并概述幕末日本人中国观的演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认为,日本德川幕府锁国政策是应该基本否定的封建保守政策。日本小农经济和欧洲小农经济有相同之点,亦有不同之处。日本小农经济带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因而比欧洲小农经济稳定。锁国政策正是为抑制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巩固封建制度而实行的抑商政策在国际关系士的延伸,是日本封建社会晚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使日本社会长期在封建领域内徘徊,使商人不能顺利地转化为产业资本家,而与封建势力相结合,形成日本特有的豪农、豪商阶层。  相似文献   

7.
浅论李鸿章幕府──兼与曾国藩幕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幕府为人才之渊薮。嘉道以前,幕中多出学术人物,嘉道以后,则多出封疆大吏。如陈銮之出百龄幕,林则徐之出张师诚幕,胡林翼之出陶澍幕,左宗棠之出骆秉璋、曾国藩幕,周馥之出李鸿章幕,均是显例。但从对晚清政治的影响来看,出于幕府的封疆大吏,无疑当以李鸿章为...  相似文献   

8.
何平 《世界历史》2005,(1):69-79
本文认为 ,在缅甸历史上 ,继原始社会之后形成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就是封建社会。但是 ,在缅甸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 ,却一直存在着一种奴隶制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 ,在缅甸的历史上 ,奴隶制与封建制是同时存在、相始相终。但是 ,在两者的关系当中 ,封建制从一开始就占据着主导地位 ,决定着社会的性质 ,奴隶制只是居于一种从属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4,(1)
<正>毕沅(1730-1797年),字蘅,号秋帆,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人。祖籍安徽休宁。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举,二十年(1755年)补授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二十五年(176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起居注官。三十二年(1767年)十月授甘肃巩秦阶道。历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河南巡抚、山东巡抚、湖广总督等职,为封疆大吏二十余年,卒于湖南辰州大营。其幕府大致分为陕西幕府、河南幕府、湖北幕府三个时期。毕沅早年曾入惠栋门下受业,后在京师从戴震、钱大昕游,"凡遇通儒,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是围绕初中世界史第三册“日本”一节而写的参考材料,它着重地说明了当时日本农业生产的改进,农民经济的提高,农民阶级团结力的加强以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山城起义”的经过,对于教师同志们教学的参考,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尊王攘夷与德川幕府谢跃1858年至1864年间发生的尊王攘夷运动,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史学界,人们对它的产生及其性质看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尊王攘夷运动是在日本封建制度发生危机并在外力作用的推动下产生的,是由代表日本反封建势力的下级武...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幕府相互倾轧,严复在两者之间艰难抉择。李鸿章及其幕府遭张謇等弹劾,严复始有投奔张之洞幕府的想法。在李鸿章幕府内部,又有“闽党”与“浙人”之争。在内部斗争形势变化,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严复著译以“立言”,剖析李鸿章幕府弊端及在战败中应承担的责任。严复发表《辟韩》,从君臣之义上对甲午战败进行反思,而张之洞命作《〈辟韩〉驳论》,严复与张之洞交恶。严复针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提出中体有中用,西体有西用;还抨击张之洞师法日本之“新学”及对“西学”的偏见,谴责张之洞干预教育制度。严、张交恶既有派系之鸿沟,又有“西学”、“东学”之分歧。严复作为政治家在李鸿章幕府并无过人之处,与经世立业相比,严复在著述立言上的功绩较为引人瞩目,这与晚清倡导新学分不开。严复等在李鸿章幕府中倡导“学新”,形成有别于张之洞及其幕府倡导“东学”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3.
姚濬昌是同光年间桐城诗派的重要诗人。青年时期,他在曾国藩幕府曾客居过近五年时间。这期间,他在曾国藩的引荐下,曾师从西南巨儒莫友芝,在学术理念、文学思想等方面获益良多。此外,他还与曾国藩幕府中的诸多宾僚有所交游。总而言之,这段曾国藩幕府生涯对姚濬昌的人生发展、学术思想、文学主张及创作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封建时代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这种等级制度到了德川幕府时代更加牢固,士农工商,各守本位,世代相传,不得更改。处于庶民之列,仅比贱民高一级的商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他们被看作是不惜任何方法赚钱的一个非生产的狡猾阶级”(诺曼:《日本维新史》)而备受歧视。幕府不仅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活动,而且还对商人的生活和其他方面作了种种规定,处处强调商人的卑贱地位。他们的服装式样、鞋的穿着、伞具、婚丧等都由法律规定;他们不能与武士同住在一个区域内;不许用和大名相似的名字;甚至法律并不保障他们免于武士之剑的欺凌。例如,德川幕府的行政法典中明文规定武士对庶民有格杀勿论的特权。美国学者R·本尼迪克特说:“商人阶级一向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一旦商人受到尊重而且发达起来,封建制度随即衰败”。这话不无道理,正因  相似文献   

15.
惠栋为清代汉学的开派宗师,他晚年曾于卢见曾幕府中主持编校刊刻《雅雨堂丛书》,撰写自己的学术专著《周易述》。惠栋既与志同道合的沈大成等人探讨学术,又十分关心经学后俊的成长,如戴震、王昶等,日后乾嘉时期学术大家直接受到了他的影响。可以说作幕于卢见曾幕府时期,是惠栋传播其汉学思想的重要时期。卢见曾幕府为其提供了较为安定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场所,而惠栋的汉学思想对于卢见曾认可理解清代汉学亦有深刻浸润,卢见曾幕府是惠栋播扬汉学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刘晓路 《收藏家》2000,(11):22-24
最近,我发现4个瓷瓶,分别出自日本的江户幕府和近代天皇。日本瓷器没有中国式的官窑,按照中国的说法几乎都是民窑,朝廷和幕府的御瓷往往出自一些著名的民窑。这些瓷瓶类似于中国的青花瓷,有的结合五彩工艺,在当时的日本是登峰造极之作。在中国所藏的日本瓷器,它们无疑属于翘楚之作。其中,有日本天皇“御赏”乃木希典和张作霖的3个瓷瓶。乃木希典(1849—1912年)是日本陆军上将、甲午战争以来侵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针对纺织产业衰退采取了相互结合的短期和长期政策。政策地实施维护了日本社会秩序和政治局面的稳定,实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且在规模缩减的情况下,纺织产业重新焕发出活力。日本政府促进纺织产业转型的经验给我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幕府晚清四大幕府之一。他的幕府无论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还是他巡抚山东,到后来担任直隶总督,编练新军,举行新政以及参与立宪等等。同时,袁世凯幕府对北洋集团的建立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十分重视经营自己的幕府。其幕府经历了从传统幕府向近代职官体制的过渡和嬗变,也打上了晚清过渡时代的烙印。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不是以血缘、地缘关系而构建,而以一定的学缘关系为纽带;幕府成员新旧杂糅、中外并用,力求华用兼备。体现了“中华西用”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20.
晚唐时代,军阀割据,兵连祸结,藩镇势力空前扩张,表、状、笺、启等幕府公文在各种复杂关系中,周旋权变的功能急剧提高,骈文创作高度繁荣,在数量、流传方式、命名方式、作者身份等方面显示出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在得到普遍重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晚唐时代特有的章奏之学。这些变化对当时的骈文表达手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的表现就是程式化的加深,由此进一步强化了骈文通过组合、堆砌典故来表达意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