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压力与身份认同是晚清政府将捐纳政策从国内延伸到海外华侨的基础,此后这一政策也成为晚清政府争取海外华侨经济支持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在推广过程中,这一政策体现了渐次开放性、积极主动、讲究策略、集中等特征。实践中,海外捐纳政策既给晚清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收益,也使部分海外华侨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身份认同需求。  相似文献   

2.
杨晓成 《沧桑》2009,(6):18-19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华侨问题逐渐受到晚清政府重视。其中,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纪泽堪称代表。他们既表现出对华侨问题的卓越见识,又参与了在新加坡的设领护侨实践。经过二人的先后努力,清政府驻外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得以建立、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东南亚侨民之利益。郭嵩焘、曾纪泽对晚清侨务的贡献颇受肯定。  相似文献   

3.
晚清政府的非洲华侨政策:评价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晚清非洲华侨政策的研究中几个争议较大或有所不足的问题,提炼出三个总体观点:客观成效不能完全否定主观努力;个体不能代替整体;招工费的具体分析。认为在对非洲华侨政策上,晚清政府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主动性和进步性,如对主权的意识,对国际法的重视,对华民称呼的改变,部分出于对民生的关注而主动输出劳务,在外交上的主动争取等等。但限于国力和关注重点以及外交技巧上的多重束缚,晚清政府的非洲华侨政策其客观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汤兆云 《民国档案》2006,3(1):117-122
为使海外华侨教育能得到有效监控,民国政府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晚清侨教视导制度。虽然由于政局动荡、经费不足及管理体制上的分歧,这一制度未能彻底贯彻落实,但它对于华侨教育与国内教育的统一、海外侨教的发展及华侨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的维系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文梳理了新加坡华侨赈捐活动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探讨了晚清华侨民族主义从无到有、从政治制度认同发展为超越乡土观念的民族意识这一历史脉络。在前两个阶段的赈捐活动中,主要是新加坡华侨与清政府之间的联系。而在1900年之后,新加坡华侨的赈捐活动则与中国的民间力量产生了更多的关联,新加坡的同济医院、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到赈捐活动中。面对来自祖国民间的求赈呼声,新加坡华侨自发联系、自行组织助赈活动,产生了超越乡土观念的社会意识,进而生发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推动了晚清华侨民族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书讯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庄国土博士所著《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一书,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0章32万多字,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中外关系和华侨出国的特点,不同皇朝对华侨不同的态度和政策;论述晚清政府对华侨政策的转变过程和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该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清政府对华侨的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其中,光绪初年开始的对外派遣使领人员借以保护海外华侨,是其政策转变的显著标志。本文着重探讨清政府对外遣使设领的背景,分析清政府政策转变的动机和影响,借此说明其转变所带来的意义。常设使馆制度是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产物。15世纪以来,首先是在意大利出现常设使馆,随后又渐及西欧。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它成为普遍推广的外交方式。从国际角度而言,每个主权国家都享有使节权,其是否行使自身的使节权,则由各国依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使节权的内容包括国家派遣和接受外…  相似文献   

8.
余婷 《沧桑》2014,(2):177-180
视学制度建立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然而,通观视学制度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文章是对视学制度的整体发展概况作了系统的梳理与回顾,而对于民国初年安徽视学制度的研究,却几乎是空白,尚有钻研的空间。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安徽视学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视学的遴选条件、视学的职责、视察的内容以及视学制度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对视学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从而探究视学制度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对当代安徽督导制度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产生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9.
以前所未有的海防危机为背景兴起的晚清军事自强运动,其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即为创办新式海军海防。初建之现代化海军及其远航训练,不仅为保护海外华侨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也强化了清政府保护海外华侨的意识。由此决定了晚清海军护商护侨从间接到直接的实践路径,巡护区域主要在华侨相对集中的东南亚和美洲,行动方式则为配合外交的军舰非战争运用。晚清海军的护商护侨行动虽然大多效果不彰,基本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其意义不可低估,留给后世的思考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论文梳理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政府等不同时期中国官方语言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认为晚清政府开启了管理海外华文教育的先河,使得中国官方语言改革的成果可以通过华文教育更有力地传播到海外。民国时期的国语教育主要是依靠国内语言政策和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共同实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政策。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化字主要是由中国国际移民的迁移影响到海外华文教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国际声望的提高,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化字在海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民族共同语教育对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的中国早期经济近代化引起了经济历史学家们的极大关注,他们一直试图找出这一尝试失败的原因,并估量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他们普遍忽视了当时中国正力图摆脱不断加强的外国经济控制、寻找外国资本的替代物的事实。这个替代物就是华侨资本。清政府相信,华侨资本可以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对1906年旧金山地震后中外历史文献的解读,探讨清政府对旧金山受灾民众及华侨的经济援助、道德关怀与政治声援,梳理清政府重塑国际形象的历程,并分析其原因所在。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发生后,驻美公使梁诚及其他官员即组织对受灾华侨开展救济,同时向清政府求助。清政府以国家名义向美国政府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人道主义关怀,国内一些长期陷入财政困境的地方政府也纷纷捐款,其中以广东、湖北、江苏表现为最,但清政府的经济援助被美国政府拒绝。清政府对旧金山地震的赈济,是争夺华侨经济资源、寻求华侨政治认同的重要举措,也是为重塑国家形象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王立新晚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是清末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与频繁发生的教案有重要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传教士的文化与教育活动。本文拟就晚清政府对基督教与传教士的政策做一初步研究。一、清朝禁教政策的解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的限...  相似文献   

14.
晚清直隶的查学和视学制度——兼与日本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代中国地方视学制度虽源于欧美、日本,但“省视学”的职权范围不仅超出了对教育的内在事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指导、监督的一般定义,扩大到教育的外在事项(校舍、校具、学校财政),而且有权检查各地学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各地办学经费收支等等。特别是“省视学”兼及人事权,对于不称职的教员、学堂管理员甚至劝学所总董(县视学),可商由提学使即行撤换。这一方面反映了此制度建立伊始,对职能、权限的界定模糊;另一方面也符合清朝试图通过地方“视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教育控制之本来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文探讨了晚清双重国籍问题的形成、影响,地方政府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的努力,以及晚清国籍立法对当代侨务法治建设的启示意义。在晚清国籍法研究方面,学界多认为《大清国籍条例》是清政府为抵制爪哇当局强逼华侨加入荷兰国籍而仓促制订。事实上,爪哇华侨国籍问题只是晚清国籍立法的导火索,通过立法解决拥有双重国籍的华人管辖权争议才是立法的根本动因。国内国籍法意识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地方政府对中央国籍立法的推动,构成晚清国籍立法的内在动力。为了有效解决国籍冲突,尤其是国内涉侨纠纷,以闽粤等华侨华人主要来源地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率先在法律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制定地方法规规范涉侨案件审理,并积极推动中央国籍法立法进程。国籍法研究应该坚持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并重,在注重外部世界冲击作用的同时,探究国内地方力量推动立法的具体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韩华有过的辉煌发韧期(1882—1927年)韩国华侨称自己为韩华。韩国何时开始有华侨难于考证。1882年清政府派吴长庆将军率大队清军援助朝鲜政府,有部分商人随军行动办军需,应是华侨大批进入朝鲜半岛的嚆矢。是年,朝鲜政府与清政府签订《朝清商民水陆贸易章程》,华侨得以名正言顺在汉城、平壤、仁川、大邱、光州等大城市经商。1887年,清政府任命吴将军随员袁世凯任“总理朝鲜商务”,袁干练精明,恪尽职守。在他的统领下,华侨商务迎来第一个繁盛时期。韩华们提供了朝鲜国民绝大部分的日用品。他们还在当地开矿务农,从山东引进种菜技术来朝鲜。朝…  相似文献   

17.
日俄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对海参崴地区华侨积极实行了外交保护、战后救助、损失索赔等有效护侨措施。再一次印证了从同治末年开始实施保护海外侨民政策以来,清政府对华侨态度的转变以及侨务政策的变化。从弃侨到护侨,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而从单纯保护华侨安全到利用国际法向强权索偿损失,则又是一大进步。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海参崴护侨活动,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老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的一段重要转型历程。  相似文献   

18.
发韧期(1882--1927年).韩国华侨称自己为韩华。韩国何时开始有华侨难于考证。1882年清政府派吴长庆将军率大队清军援助朝鲜政府,有部分商人随军行动办军需.应是华侨大批进入朝鲜半岛的嚆矢。是年,朝鲜政府与清政府签订《朝清商民水陆贸易章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在对外关系领域,不仅在事实上确曾存在着传统与近代两种不同体制外交关系共存的客观现象,而且在制度层面负责处理对西方国家近代条约关系之新型机构与主管对周边朝贡国家关系事务的传统对外关系机构,也曾至少共存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在朝贡关系体制的边缘亦即周边朝贡国家如近代朝鲜,也曾出现极为类似的所谓"两截体制"局面与制度."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在晚清时期不仅是在朝贡关系体制的中心与边缘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和事实,而且也是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对外关系制度层面非制度性地因应上述客观变化的结果,本质上则可以说是晚清对外关系近代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个过渡性现象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清末视学     
清末视学问题,就视学活动而言,主要包括三级视学、要员视学及海外视学等。三级视学即部视学、省视学、县视学;要员视学包括外国使臣、学务大臣、地方督抚及其他官员;海外视学集中在东南亚爪哇地区,汪凤翔是主要代表。视学章程与管理包括章程本身、视学员的选任及其它内容。视学章程,分由学部、各省制订;视学员的选任,一是差委,二是公举;章程之外,视学管理在具体实施中渐趋细化、明晰,这体现在资格、回避、考核、兼差、任期、奖叙、培训、严惩冒充等。清末视学在地方引发讼案累累,以四川为最,次乃江苏。以身份划分,包括学界、绅界、政界及不明身份者;讼案频仍的原因,一是由于民风健讼,二是视学员触动了地方利益引发不满,三是视学员自身存在问题。视学作为清末教育新政中的一大举措,短短数载,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其中的经验教训,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