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1984年南开大学举办了第一次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后,该校于今年8月1日至4日,在天津市主办中国抗日根据地史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讨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形成、财政经济、政权建设、统一战线、军事斗争和三四十年代华北农村、秘密结社等问题。有50余名国内学者和40余名海外学者应邀与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期尤其是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中,对中国农村经济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们坚持以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阶级分析方法,与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及虽然标榜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对中共革命道路并不认同的学者进行论争,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农民处于贫困化状态、土地分配集中、地主剥削农民、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主张中国必须走反帝反封建之路,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集体化农村经济。以上研究和看法,对阐释、传播中共革命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社会、改造社会、为革命服务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新突破──评《太平天国政权建设》郑强胜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热门课题,但在近几年,由于近代文化史、中国的近代化与现代化等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相应受到了冷落。是不是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已经到...  相似文献   

4.
正1986年9月26日,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史上值得永远记住的一天。这一天,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即中发[1986]22号文件发布。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出的关于加强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的文件。这个文件明确了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的目标和乡镇党委、政府建设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1949~1957年,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50年,在新解放区进行了以废除保甲制为中心的接管建政;1950~1953年,以土地改革为中心进行群众建政; 1953~1954年,以普选为中心进行民主建政;1954~1957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实现了农村基层政权的调整与发展。经过这几个阶段,新中国的农村基层政权逐步建立起来。其中蕴含的历史启示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石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核心是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共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儿童、妇女、青年等积极参与。长期占据农村的传统思想行为和观念被视作迷信加以破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的意识形态在广大民众中树立起来。文艺活动作为社会动员重要的推动武器,将抗战的思想和中共的政策很好地进行了宣传。中共最终完成抗战及夺取政权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动员,为日后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反贫困的视野出发,对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政策、实践与经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们分析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的状况和发生的原因,跟踪研究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注重用国际减贫理论分析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措施,用中国减贫实践验证国际减贫理论的有效性,总结中国减贫经验为世界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借鉴。在中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整体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之际,梳理国外学者对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研究,对于国内学界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民国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脉络之中,费孝通是最有识见、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还是社会经济学家、思想家。费孝通通过实地调查,以其宽阔视野,对中国农村经济做了贯通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比其他学者更加全面和独到的见解,为当时乃至未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破解之道,即减少人口、平均地权、实行减租、建立集合经营农场、分散发展农村工业、平衡城乡关系、传统与现代金融并行不悖等。在对农村经济的阐释和解决方案中,费孝通属于温和派,既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持批判立场,又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合理性和生命力;认为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融合的。尽管他对农村经济的研究没有提出高度抽象性的概念,但仍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1979年春到1985年2月,中国农村进行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农村基层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改革为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从而使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时我在民政部民政司工作,有幸成为这场改革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近代中国乡村经济史的研究可谓异军突起 ,大有成为显学之势。究其原因 ,主要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历史渊源做出科学的说明。因此 ,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不仅受到历史学者的高度重视 ,也引发经济学者、社会学者的浓厚兴趣。特别是 80年代中期社会史研究兴起后 ,更加注重下层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 ,这为近代乡村经济史的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 80年代以来 ,有关研究可称繁富。据不完全统计 ,陆续出版的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著…  相似文献   

11.
董必武是新中国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席、根据地临时最高法庭主席、最高法院院长,为苏维埃政权的法制建设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建国后,董必武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在民主建政、司法改革、培养政法干部、健全政法机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从事毕北建政工作,为建国初期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董必武对政权建设的经验主要来自于建国前夕主持华北建政…  相似文献   

12.
一部填补太平天国史研究空白的力作──评《太平天国政权建设》豫镇《太平天国政权建设》是粱义群先生新的力作,梁先生长期从事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功力深厚,成果突出,这部专著便是他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结晶。读后感到有如下优点:一、新的史料,新的思...  相似文献   

13.
围绕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历史、政治和社会人类学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框架和概念。要在现有基础上取得突破,必须观照建国初期历史的特殊性,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实现从理论、框架到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慧慧 《敦煌学辑刊》2007,54(4):217-221
传统宗教学往往立足于各大宗教与政权建设的关系及宗教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而忽视宗教在民间的发展状况,佛教也不例外,但随着官方主宰下的大传统佛教文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间佛教信仰及边缘化佛教信仰的研究.因为在关于中国佛教分类方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共识,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佛教进行了或细致或粗略的分类,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许理和先生把中国佛教分为"王室佛教"、"士大夫佛教"、"民众佛教",顾伟康先生把中国的佛教分为雅文化层次的"经典佛教"和俗文化层次的"民俗佛教",李四龙先生认为中国的佛教可分为学理型佛教和民俗佛教.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史研究》2000,(5):158-158
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湖北省赤壁市人民政府协办的本次会议于 2 0 0 0年 8月 2 1— 2 4日在赤壁市举行 ,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提交会议论文 80余篇 ,内容涉及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以及当代社会的诸多领域 ,在分组讨论中 ,与会学者就中国社会史的理论和方法、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论题各抒己见 ,交流研究心得 ,并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会议期间 ,中国社会史学会进行了改选 ,产生了由冯尔康任会长的新一届理事会中国社会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召…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非洲的世系理论(lineage theory)甫一出现,立即被汉学人类学家应用在中国亲属制度的研究上。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首先把对中国宗族制度的研究发展成了宗族范式,并构造出从宗族组织认识中国社会的理论模式。弗氏的这一范式为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基本模式和出发点,后来学者不断追随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范勇 《四川文物》2006,(6):9-9,89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它对中国社会和民众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近年来,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国民特性的了解的需求,导致了中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关注。因此,对中国道教的研究,便成为中外学者所热衷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陈瑶 《文史月刊》2012,(8):232-233
本文从约翰逊博士的《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从效果研究的微观和宏观角度对电视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总结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中国与印度乡村社会电视传播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电视在促使乡村社会信息平等分配、社会关系重构、观念改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削弱了影响社会变迁的许多结构性障碍;另一方面,就电视所带来的消费主义观念、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大量农民进城打工等问题来看,电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社会紧张。  相似文献   

19.
罗澄洋 《沧桑》2014,(4):93-95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海外学者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离不开其时新近的研究方法,譬如区域研究、计量史学和跨学科交叉方法等等。本文将以几部海外中国社会文化史的代表著作为例,对是类方法加以具体探究,冀对国内近代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藏》2013,(2):58-61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过去西藏农村一种古老而常见的婚姻形态,关注藏族社会文化的学者无不为其吸引。然而,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农村也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各种传统观念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松动,甚至随着社会发展而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