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国共两党就如何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问题,开始派代表进行正式谈判。经过历时半年多艰难曲折的谈判,国共两党最终捐弃前嫌,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妥协与合作。此文介绍顾祝同与周恩来的西安谈判。1937年1月初,国民党多次电邀周恩来去南京谈判。由于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在南京被扣,毛泽东等担心周恩来去南京后会成为张学良第二,因此在1月初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明确指出,“恩来此时绝对不应离开西安”,应该欢迎“张君(张冲)到西安与恩来同志协商”。随后,蒋介石指派于2月9日进驻西安的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  相似文献   

2.
杨拯民 《百年潮》2007,(4):76-78
我是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认识周恩来总理的。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了谈判。1937年4月,周恩来副主席在与南京方面谈判时,途经西安。当时,我父亲杨虎城已被免去行政与军事上的职务,蒋介石正逼迫其出国之际,我刚从上海回到西安。周恩来副主席一到西安便来看望我父亲。西安事变中,周恩来副主席留有胡子,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周胡子”。那天我从外边回来,听家里人说“周胡子来了”。我很想看看共产党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就急忙向客厅走去,想从门口窥视。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张珍贵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一张国民党统治时发行的、上面有周恩来签名的法币。这张小小的纸币,是1946年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进行统战工作的重要见证。然而,梅园新村纪念馆能征集到它,却纯属偶然。那是1979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迎来了一位身着军制服的中年军人,只见他走到梅园新村30号院内的石榴树旁,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4.
仲华 《文史天地》2013,(3):22-25
南京军事学院的创建,周恩来功不可没,体现了一代伟人的文韬武略、深谋远虑。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人民解放军从此拥有了第一个正规的高级军事学府。军事学院设在南京,国人习惯地称之为南京军事学院。对于它的创建,毛泽东高度赞誉为"标志着中国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同志率领重庆办事处大部分人员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建立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接着又在上海建立办事处。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两个办事处人员被国民党当局所逼,在董必武同志率领下,从南京飞回延安。两个办事处存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党同国民党斗争的焦  相似文献   

6.
正1947年2月底,国民党宣布国共和平谈判完全破裂。闻悉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即将离开南京后,一天傍晚,陈布雷叫上侍从副官,坐着小汽车辗转到达中共驻南京办事处所在地梅园新村。他让副官在楼下会客室坐着,自己径直去了楼上周恩来的办公室待了两个多小时。和周恩来下楼后,两人又走到楼前花园左角继续谈了约半小时。临别时,两  相似文献   

7.
这幅照片上正微笑着的主人公,是我们亿万人民所熟悉的周恩来。这是一位美国军人在1946年拍下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也来南京梅园新村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当时国民党军正以30万兵力将共产党中原部队6万多人层层包围在湖北宣化店一带,妄图一举消灭。周恩来在到达南京的当晚立即举行记者招待会,揭露了这一阴谋,驳斥了国民党当局散布的“中原无战事”的谎言。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国、共、美三方代表赴宣化店实地视察。  相似文献   

8.
红梅雪里裹香浓———一九四六年周恩来在梅园新村片断文/陆庆良■图/梅新一个伟人生活在南京一百多天,在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中留下了大手笔,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增添了奇崛、精警的篇章。他,就是青铜铸成的有正式户籍的公民周恩来没有梅花的园子在南京长江路东端梅园...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曾当面向周恩来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会商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积极准备周恩来的南京之行。此时,恰逢发生张学良南京被扣的事件,中共中央不得不推迟了周恩来的行程。但是,中共中央仍对国共和谈寄以希望,除改派潘汉年前往南京外,还明确地表明:“周暂难分身,一俟大局略定,即可出见蒋。”“共产党在对内和平、对外抗战基础上全力赞助蒋。”  相似文献   

10.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城东梅园新村,自1960年建馆以来,1990年又建成了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并落成周恩来全身铜像。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周恩来和他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光辉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几十年来,梅园新村已发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第二天,周恩来在北平中南海接见准备去南京开拓中国文化事业的人士,宣布中共中央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为此,中共中央从各地区、各部门集中了一批在宣传、新闻战线上久经锻炼的同志,组成了一支南下队伍。在武汉和重庆时期曾任《新华日报》编辑部和采访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新华通讯社和《解放日报》副总编的石西民,4月24日奉命乘专列火车南下。到了淮北,因淮河大桥被国民党炸毁,火车不通,在第三野战军驻蚌埠后勤机关的协助下,换乘大卡车,日夜兼程赶来南京,筹备出版南京《新华日报》。重庆《新华日报》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周秉宜 《百年潮》2006,(3):58-61
周恩灿是周恩来的堂弟.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工作时,曾给当时苏皖边区的负责人写信,推荐周恩灿去"效力",还不忘嘱咐"予以群众教育,使其改变观念,重视劳动,然后方能为童子师也".战争年代,周恩来多次推荐亲属赴根据地和解放区.  相似文献   

13.
原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召诚(1907—1990)是江苏省灌云人,他的一生与周恩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6年,时年29岁的方召诚由亲戚张毓岚博士(时任国民党兵工署特种兵器科科长)介绍,到南京的兵工署补了一个工匠的名额,以求糊口,具体工作是移民营防毒用具的检验。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同年12月,南京陷落,兵工署迁到汉口西小路52  相似文献   

14.
黎智原名闻立志,湖北浠水人,1922年生,是闻一多的侄儿。1938年读高中时,在鄂两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利川县委书记。1941年,鄂西特委被破坏后,到了重庆,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工作了一段时间,改名黎智。后来,去延安学习和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周恩来返回重庆。南方局迁往南京后,改称南京局。黎智仍与朱语今一起在青年组工作,地点在上海周公馆。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为国共合作抗战事,蒋介石邀中国共产党人派代表到南京共商国防问题,中共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为代表到南京.对于中共代表在南京是否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的问题,不少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者持肯定态度,而对于中共代表在该会议上的所达成的协议或意见则说法不一.事实真相到底怎样,现根据档案及其他资料辨证之,也请有关方家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与谢和赓夫妇谢和赓口述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南京失陷前的1937年东,地点在武汉那时,我已是蒋介石大本营的秘书兼白崇禧总参谋长的机要秘书,周恩来作为中共派驻国统区的代表,负责着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面工作.我们初次见面,他就象兄长见到小弟弟一般,和...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同美国记者斯诺的交往,始于1936年7月8日。这一天,周恩来从陕北安塞到谭家营陕北省委去,途中遇到了从北平来苏区访问的斯诺。这一次见面,周恩来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西行漫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  相似文献   

18.
在梅园新村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只装有金属拉链的深黄色牛皮公文包,皮包表面印有清晰的烫金英文:TO GENERALCHOU EN LAIFROM GENERALGEORGE C.MAR-SHALL(马歇尔将军赠周恩来将军)。这是1946年南京谈判期间,马歇尔将军赠送给周恩来的礼物。 抗日战争结束之  相似文献   

19.
抢救:浴室里一点动静也没有,董老煤气中毒了。 1946年7月我到南京梅园新村担任董必武同志的随从警卫员后,正逢蒋介石开伪国大,关死和谈大门,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同志11月19日撤回延安,留下副团长董老领导代表团继续与敌人斗争,环境更加复杂、险恶。  相似文献   

20.
1937年,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当时,沦陷区许多高等院校内迁,地处大后方贵州腹地的安顺城里涌进不少知识分子。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抗战戏剧宣传队的影响下,从南京迁到安顺的陆军学校、军医学校、兽医学校的许多教授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