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故乡巩义市,和登封市相邻。我不知道我父亲是什么时候认识少林寺和尚的。我大约是在15岁左右,有一年的阴历正月十几随父亲去登封少林寺,第一次见到了该寺的和尚。我记得,父亲和三位和尚接触较多:第一位叫贞俊,比我父亲年岁大,我叫他伯;第二位叫体性,比我父亲小,我叫他叔;第三位叫恒林,我同他的接触较前两位少,他是住持(即方丈),人们尊称他为“当家”。当时,少林寺里的出家人很多,主要是前两人接待。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有老两口,他们有三个儿子。一天,父亲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要他们到外地去读书,说:“老大读一年,老二读二年,老三读三年,不到时间,不要回来。”三兄弟照父亲的嘱咐,读书去了,家里只剩下两个老人。有一天,住在江西的一家亲戚嫁女办喜事,请两个老人去作客。第二天,两个老人来到怒江边,准备划船过江。正划到江心  相似文献   

3.
顾久  刘奕 《贵阳文史》2011,(6):29-31
说起来,我们一家四代人都毕业于贵阳一中,爷爷、父亲、叔叔、我还有女儿。我爷爷和父亲读一中时,那时候还不叫贵阳一中,叫南明中学。爷爷顾定基(音)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今年我们编了一本辛亥革命的史料,上面提到了贵州宪政派,名单里面就有颐定基。据说爷爷从南明中学毕业后就靠自学高等数学,后来在贵阳教高等数学,大概他是第一人。我父亲从南明中学毕业后读了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动物研究院研究鱼类学,后来抗战爆发打断了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先父蒋光鼐(1888—1967年)一生中曾经有过三位夫人。 父亲的第一位夫人叫谭妙南(1886—1925年),是东莞虎门大宁乡人。她的父亲是我爷爷的好朋友,小时候就由双方父母给他们订下了婚约。她和父亲结婚之际,正是革命风云突变之时。 1906年父亲在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就读期间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行将毕业的时候,武昌首义的消息传来,他与军校中的一批同盟会会员一起,奔赴武昌参加革  相似文献   

5.
省人民检察院:我叫田玉飞,是乐山市犍为县原县委书记……我是一个出生在贫穷而又普通的居民家庭,全家共6口人……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反革命。父亲的工资由原来的每月34元降到24元,全家6口人只有这24元钱的生活来源。我辍学了。在家挑煤卖一直到69年8月。当时,我才12岁自己就跑去报名学打铁,当学徒工,一直到77年6月调安名农机具厂,打了8年的铁……  相似文献   

6.
照片上这对夫妻是我的父亲母亲。1956年,订婚达8年之久的父亲母亲在上海结婚。母亲逝世19年后的2004年,76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将珍藏了近50年的结婚照郑重地交给我大哥保存。大哥请人将照片翻拍,让我们五姊妹每人拥有一张。  相似文献   

7.
照片上这对夫妻是我的父亲母亲。1956年,订婚达8年之久的父亲母亲在上海结婚。母亲逝世19年后的2004年,76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将珍藏了近50年的结婚照郑重地交给我大哥保存。大哥请人将照片翻拍,让我们五姊妹每人拥有一张。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叫强俄巴.仁增多吉,他是1913年达赖喇嘛十三世派到英国伦敦上学的留学生,一共派了4个贵族子弟,他是其中之一。他在英国的诺菲利大学学电力专业,回来以后,于1936年在多底沟口建了一个小水电站。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我的第一个英文老师就是父亲,虽然他工作很忙,但坚持教我学英语,后来我师从西藏著名学者擦珠活佛学习藏语文,并请汉文老师教汉文,我父亲也都很支持。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曾经给人开出40本英文书单一全是成书。求钱钟书开英文黄书的是吴组缃。” “徐志摩有个姑表弟叫金庸,还有个表外甥女叫琼瑶,徐志摩他表叔是沈钧儒。”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听见一首英文歌,一个叫奎塞拉的小姑娘,问妈妈将来会怎样。你听着听着不由得一笑,因为这样的问题,你小时候也问过父亲,只是那时你问的不是将来会怎样,你所操的南方口语,喜欢把将来说成以后,你问的是以后会哪样。当时父亲对你说,以后会哪样,你活到以后就知道了。你不知道你现在算不算已经活到了以后,如果算的话,真的,  相似文献   

11.
学会品茶     
学会品茶,学会的是一种心境"唐朝有个爱茶的人,写了《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他是个真正懂茶的人,人们叫他茶仙..…,,, 父亲是个嗜茶如命的人,常常给我讲着他的"茶经",那时我并不懂茶,只看父亲那沉醉的模样,便觉得这茶,定是好喝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鲁迅后人,我对于三十年代文艺界前辈 们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虽然父亲曾经跟他们中 间一些人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但那已经是过去的 事了。至于有人后来为此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乃 至迫害,那应该不是父亲的责任。没想到个别前 辈不作如是想,不但旧恨未消,竟在全国声讨"四 人帮"之际,将自己受迫害的责任加在已故母亲 身上。 事情起因于"四人帮"粉碎后,中国文联第 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近代组的一次分组 会。这次会议参加者中有唐弢、欧阳山、林淡秋 诸位前辈。会议主持者是孟繁和、王宝生两同志。 就在这次分组会上,前辈李初梨说:"鲁迅算什  相似文献   

13.
在布朗人民居住的地方,每当谷子黄的时候,人们总会听到一种鸟叫声:“递,递,递递递!”这声音好象是在叫爹爹呢。一听到这种鸟叫,许多老年人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传说,这种乌是布朗族少年坎达变的。那是很古的时候,有勤劳的父子俩,父亲叫旺坎,儿子叫坎达。坎达自小死了娘,是靠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父亲为他吃了不少苦头。坎达从小就很懂事,父亲叫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很体贴父亲;父亲也很疼他,把他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一转眼,坎  相似文献   

14.
<正>黄花塘是江苏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地处淮安市盱眙县境内;黄花塘又是一个红色的名字,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新四军军部曾经移驻于此,华中抗战史在此写下了一段辉煌的篇章。2021年6月初的一天,在黄花塘,我遇到了一位76岁的老人,他叫刘华明,是开国将军刘毓标之子。对于黄花塘,老人有着特殊的情愫,这里是他父亲刘毓标战斗过的地方,更是他的出生地。提起父亲刘毓标,刘华明的心中流溢出无限的爱戴和敬仰:父亲刘毓标,从大山中走出,像无数开国将军一样,有着太多的传奇,太多的经典,如山,  相似文献   

15.
父亲从小就喜欢舞刨弄锯。家里请木匠来干活,他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帮忙凿个眼,拉个大锯。17岁时,父亲跟一位姓陈的师傅学会了木匠手艺。一生靠这个养家糊口,还成了豫西一带有名的木匠。父亲擅长打风箱、穿瓦札子,还有做棺材,我们这里叫"板"。附近的老人都希望用上我爹做的"板",因为他会在"板"上挑祥云、仙鹤等图案。那时做木匠活,没有电锯、  相似文献   

16.
我没有走过父亲走过的长路他的脸上是几番沧桑几番血泪我没有看过父亲看过的国土他的乡愁是浩荡之江滚滚之水我只能偷偷瞄着父亲的眼眸感觉他眼光最深沉处的浮云苍狗我没有留下父亲留下的疮疤他的伤痕是不敢思忆不堪回首我没有经历父亲经历的挣扎他的割舍是午夜梦回茫然失落我只有悄悄等着父亲的动容感觉他神色最恍惚间的爱恨交错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她在我胸口跳动什么叫中国我现在真有把握是父亲毕生的守候我与生俱来的光荣——张雨生《心底的中国》叶,纷飞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号称带了60万大军的国民党,我想,或许,也带来了60万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在那个饥荒内战的年代,一个懵懂的14岁少年,告别父母,离开河北家乡,随着军队,一步一步地从芜湖走路到厦门,再从马祖辗转到了台湾。他的每个步伐都很艰辛,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看着他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想着家乡的父母兄长和姐妹,天涯漂泊……他的心是凄苦的。14岁,该是怎样懵懂的少年?每次凝视爸爸,我总会在心里这么想着。  相似文献   

17.
我1930年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祖父是湖南新化人,是个大地主,也是个秀才,还会中医,经常有人来找他配药。我父亲叫杨开道,曾有人考证,说他与毛泽东的第一任夫人杨开慧是远房堂兄妹。父亲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  相似文献   

18.
大概是1969年夏天的一天上午,父亲程坦工作的单位介绍一名上访者到我家,要求父亲证明他于1935年加入共产党员的历史。来人50多岁,宽肩膀,鹰钩鼻,身高一米八以上,留着半尺多长的络腮胡子。他是甘肃省南部兴隆镇回民地区某基层单位的领导,“文革”中有人检举他是走资派、假党员、阶级异己分子。问明情况后,我请他进院与父亲见面。他与父亲一见面,犹豫片刻,两人的双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好长时间没有分开。来人激动地说:30多年啦,今天总算又见到你了。1935年七八月间,在甘南回民地区,我父亲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秘书长并负责民运工作,发展了一…  相似文献   

19.
正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先生是父亲的恩师。在我小时候,父亲曾经带我去过王伯群校长贵阳护国路圆顶房的家。见面后叫我给王校长和夫人鞠躬行礼,喊太老师和太师母。他们都很喜欢,叫我常去玩。可惜因为那时年纪太小,加之相隔年  相似文献   

20.
几个茶杯,一个茶壶,再加上一壶散发着香气的茶,是父亲的最爱。父亲总喜欢独自一人坐在那儿细细品茶。他常说:“人生喻茶,茶喻人生。从茶道里,可以看出许多做人的道理。”年幼的我始终不能体会父亲的意思,可从那次以后,我深深地感悟到了“茶道”。父亲是一个充满书卷气的人。在古代,应该算个才子。所以受他影响,从小我也喜欢舞文弄墨。父亲开了一个棋社,我也便跟着父亲学起了下棋。刚开始学棋,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天天向父亲求教,父亲耐心地教导我。每次和我对弈,爸爸总是夸我进步快。渐渐地,我也能和棋社中的前辈过几招了。于是在大家的夸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