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口德租界设立于1895年10月,为继英租界后外国人在汉口设立的第二个租界。1917年3月15日,湖北武汉地方当局根据北京政府的指示接收了德租界。此为汉口收回的第一个租界。此后,俄租界于1924年7月,英租界于1927年3月,日、法租界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  相似文献   

2.
油画《收回英租界》 “文革”中,张善平因一幅画而被打人“牛棚”,这幅画便是他的得意之作——《收回英租界》。它反映的是刘少奇当年领导武汉工人阶级收回英租界斗争的场面。此画画得很成功,曾荣获湖北省暨武汉市美展一等奖,并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照片)。 善平学油画始于上世纪60  相似文献   

3.
刘丹  徐明波  蒋雪琴  蒲丹 《沧桑》2014,(5):50-54
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值得肯定和骄傲。收回英租界的过程中,英国自身因素对英租界成功收回客观上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大革命时期,英国由"强硬"变为"怀柔"的对华政策直接影响了英国官员对"一·三惨案"后形势的判断;野心勃勃的英国殖民者不甘心放手交还英租界,也采取了武力威胁的方式企图让国民政府屈服,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英国没有得逞。  相似文献   

4.
王谦 《文史月刊》2007,(1):44-48
大革命高潮中中国人民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1927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在革命阵营尚未分裂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日益高涨的群众反帝运动同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谈判相结合,迫使英帝国主义不得不将汉口、九江英租界交还中国。陈友仁作为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在收回租界中起了很大作用,被誉为“铁腕外交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史上,1927年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是一件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件。它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持续不断的反帝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而在收回英租界以前,湖北暨武汉地方当局也曾有两次接收外国租界的举措,其性质与结果与前者颇不相同,知之者寥寥而论之者亦少。笔者认为,民国初期武汉地方当局接收德、俄租界与1927  相似文献   

6.
开栏小语:提到武汉的老里份,就像提到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巷子,它们都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民居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后,长江岸线上建立了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目睹租界里的近代化城市风物,以及沿海"得风气之先"的城市新出现的石库门住宅,使得在汉口租界内外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华商们,对这种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趋之若鹜,以至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  相似文献   

7.
新志书出版信息新编《天津通志·附志·租界》于1996年9月出版面世。该志全面记载了天津自1860年开埠至1949年1月天津解放,英、美、法、德、日、意、俄、奥、比9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津强辟租界的历史。全书首设综述和大事记略,中设租界的划定扩张与收回、租...  相似文献   

8.
正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是1920年英商怡和洋行在汉口投资建造的联排西式公寓"怡和新房"中一个单元二楼靠后巷的房间。1927年8月7日,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图为八七会议会址复原陈列。  相似文献   

9.
"公共租界"界碑旧中国上海的"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各国帝国主义侵略全中国的重要堡垒。上海"公共租界"是美、英帝国主义依据它们用武力强迫当时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建立的美租界和英租界的联合侵华据点。在这个租界区域内,有美、英等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0.
在汉口江岸区,历史上曾经有过五个外国“租界”.租界成为“国中之国”.租界内的街、路名,中国人无权过问,全由“洋人”自定.例如俄租界(1896年6月2日—1925年3月1日)几条主街,叫亚历山大街、玛琳街、列尔宾街、鄂哈街…….当我国收回后,成立汉口市第二特别区,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将街名恢复“中国特色”.由督办沈子良牵头,请了几位“饱学之士”商量一番后,决定将由江边到亚历山大街的五条平行的马路(即今之沿江大道、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中山大道)更名为:一德街、两仪街、三教街、四民街、五族街.由于俄租界在五个租界中面积最小,而它两侧的英、法租界,当时又未能收回,所以这五条街都不长.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20年代,在汉口英租界有一个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纪念碑,叫作“WAR MEMORIAL”(直译为“战争纪念碑”)。这个碑由汉口英租界工部局修建,用于纪念从汉口赴欧洲参战而阵亡的英国侨民。历史风云变幻,这个纪念碑两建两毁,没有留下任何遗迹和文字记录,今天的人们只是凭借当年留下的一些照片,才知道汉口市内曾有过这么一个纪念碑,但对其来龙去脉毫无了解。  相似文献   

12.
敌我态势及作战部署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出师北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驱赵恒惕于湘北(赵自称湘军总司令兼湖南省省长),创吴佩孚于鄂南(直系军阀吴佩孚自称“讨贼军”总司令),败孙传芳于赣北,同时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武昌、九江、南昌攻克后,长江流域的革命形势大大发展起来,国民政府遂由广州迁都武汉。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收藏的一张开埠早期上海英租界的地图没有标注绘制时间。一种观点认为,该地图绘制于1846—1847年,另一种认为绘制于1844—1847年。两种观点均属推测。根据地图上的信息,结合当时英租界的测绘情况,可以推出该地图大致绘制于1846年10月1—19日。该地图为目前所见近代上海英租界最早的一幅城市地图,为早期上海英租界城市发展史提供了有力证据,并弥补了《上海道契》记载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27年1月,在党和刘少奇同志领导的武汉工人一举夺回汉口英租界的胜利鼓舞下,九江工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斗争,勇敢地收回了九江英租界。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反帝斗争的空前壮举,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对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有现实意义。九江,是江西省北部的门户,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港口,是上接武汉下通南京上海的交通要道。它历史悠久,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正因如此,九江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必争的要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张公堤修建后,汉口市区面积成倍地增长,20年代末期,大部分租界也相继收回,在留学归来的社会精英积极参与下,市政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的发展,道路的延伸,工商业的繁荣,土地价值的攀升.加之汉口土地情形复杂,契据种类繁多。使得土地纠纷日益增多。如不对土地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6.
<正>在汉口车站路附近,有一个由中山大道、车站路、岳飞街三条路交汇形成的三角形小广场,底边的老法租界工部局大楼前,曾有一座纪念碑,早已不存。武汉的地方志和各类史料,都没有纪念碑的相关记载,相当长时间还被民间学者误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碑”。在汉口历史上,确实有过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纪念碑,叫作 “war memorial”(正式名称为“战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由英租界工部局修建,于1922年11月11日阵亡将士纪念日建成,  相似文献   

17.
《文史天地》2014,(7):94-94
正提起十里洋场,上了年纪的人大都明白,它指的是解放前的旧上海。之所以称为十里洋场,那是因为时人称它是东方巴黎,是西方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洋人横行,洋货充斥;这里具有浓郁的西洋风情。上海故城北门外一里余,有一条洋泾浜。它是黄浦江的支流,英法租界的界河。它的北面为英租界,南面为法租界,美租界则在虹口。侵略者在各自的租界里,修桥铺路,建教堂、医馆、茶楼酒肆、声色犬马淫色之场所。由于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面对洋泾浜租界里的"华堂大厦"而哀叹。  相似文献   

18.
租界问题尚须深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尽管近年来租界研究已取得若干进展,但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判定租界的标准,租界的各种制度,租界与其他外人居留区的异同,中外租界比较,中国收回租界的斗争,租界的历史作用,租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等。因此,关于租界的基本事实已经澄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自19世纪60年代起,诸列强英、俄、法、德、日等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成立国中之国。蕞尔欧洲小国比利时亦欲步其后尘,向清政府提出开辟租界的要求,终遭拒绝,但却发生一场“比利时租界纠纷”,其起因得从兴建卢汉铁路说起。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与上海英租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是英国向中国发动的一场殖民征服和掠夺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后果之一,是中国沿海一些城市,首先是上海,出现了外国的租界,而上海英租界则是上海的租界中最早建立的一个。对上海租界的研究,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关于上海英租界的建立问题,仍各说不一,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拟联系鸦片战争来谈一谈上海英租界的地点选择、划定时间和界限以及它的租地章程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