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叫许秋英,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1月28日,我和同事共同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途。从这一天起,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武汉战斗了50多天,经历了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报名上前线"我自愿申请参加医疗队,支援武汉……"听说宜宾将组建医疗队前往武汉救援的消息后,我第一个向科室请缨。当时根本没考虑那么多,也没和家人商量。我心里想:家里还有个弟弟,他可以照顾母亲和去年刚做了手术的父亲,我没有后顾之忧!直到赴汉名单确定,我才告诉母亲我要去武汉。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这座中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特别大气,特别令我敬佩的是百多年前,正是在这个城市,打响了举世震惊的首义"第一枪",使千年帝制轰然倒塌。武汉有"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赛马梦"。看好在武汉投资前景我从小在香港长大,在来武汉之前,我对武汉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是一个重工业城市,与沈阳很像"。我也听说过"大武汉"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08,(7):50-51
吃在武汉:"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武汉地处华中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武汉的饮食习惯融汇东南西北,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武汉饮食文化。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一首豪迈的《水调歌头游泳》,让原本就以美味传世的武昌鱼更是声著华夏,名扬五洲了。武昌鱼,生产于鄂州梁子湖中,  相似文献   

4.
“下汉口”     
在我的故乡公安县,把去武汉称为"下汉口"。汉口代表了武汉。说起某镇热闹,也说是"小汉口"。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母亲来武汉贩烟叶,对人说是"下汉口",显得神圣而又神秘。仿佛下一趟汉口就是去往世界一个最美的地方,就是出国。一条波光粼粼的长江,该承载了我们少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2007年投身于武汉地铁建设事业的,并于2011年加入武汉地铁集团。十多年来,有幸参与武汉地铁建设,见证武汉地铁发展,作为一名地铁人,既感到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在地铁建设的岗位上,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武汉地铁梦,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历经波折,直至新世纪,2004年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建成通车,武汉才结束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武汉地铁实现建成开通运营11条线,并形成环状地  相似文献   

6.
<正>夏日的午后、傍晚,总是"武汉天地"最热闹的时分。这里的街景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城市的街景相媲美。可以说,"武汉天地",为武汉人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我认为,一个项目、一份工作,不仅仅是赚钱,还要留下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人生追求的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我举牌拿下当时的"地王"我是2004年从上海来武汉参与"武汉天地"项目筹备的。"武汉天地"就好像是自  相似文献   

7.
我是地地道道的武汉蔡甸人。尽管1938年离开蔡甸后,我很少回家乡,但故土情结一直萦绕左右。今天,回忆起20年前"神龙"轿车选址诸省竞争,我力举家乡武汉的情形,我觉得这是我一辈子感到欣慰的事。二汽上马轿车项目1987年8月,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会议,  相似文献   

8.
"请问到武昌火车站怎么坐车?" "我要到武汉站,可以在哪儿换乘?" "我想坐公交车到汉阳,应走哪个出口出站?" …… 类似的问询,我每天大约要接受600多次,我会微笑着一一回复. 我叫姚婕,现为武汉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2020年,我光荣地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武汉,这么近,那么远!我于1963年出生,籍贯广东中山,现任职一家互联网公司主席及一所推动内地走向"智慧制造"为本的公司顾问,曾获英国De Montfort大学公共行政学学士学位,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对香港人来说,武汉——武昌、汉阳、汉口,应该说是无人不识的一座历史名城。每名香港人如有读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武汉的重要性。武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在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以前,我对于武汉的印象也多停留于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求学到武汉我是东北人,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我是不会来到武汉求学的,也不会与武汉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小学阶段是在学工学农、半工半学中度过的,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正是1978年。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号召大家向科  相似文献   

11.
痛悼孟军     
丁星 《铁军》2020,(3):12-13
2020年的春节很不寻常。从武汉起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引发了全国一场防控疫情的战斗。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先被这种瘟疫夺走生命的武汉居民中,有我的老战友孟军。刚过米寿的他,于1月23日逝世。23日,即除夕前一天,正是武汉"封城"的那个日子。本来是给孟军打电话拜年,得到的却是他突然离去的噩耗,痛惜之情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这几天,我常常想起我和孟军的交往,想起他对新四军研究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明珠华彩20年 1985年问世的楚才作文竞赛,在武汉中小学楚才作文竞赛组委会(后为武汉国际中小学楚才作文竞赛组委会,下简称"组委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历时20年,常办常新,历久不衰,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了江城的一项有着强大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教育文化活动,被团中央指认为独领风骚的江城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正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寇铁蹄踏遍中原,武汉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生活。爱国的知识青年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莫不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我和一些爱国知识青年一道,在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后改为中原局)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武汉青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中共代表团(即长江局,后改为南方局)及其领导的革命团队——"民族解放先锋队""青救""蚁社"和一些进步文化人,在武汉青年知识分子中做了大量的宣  相似文献   

14.
50多年来,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环境一路走过。从国外到国内的亲身经历,使我深深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把中国的事办好、中国才会强大,海外华侨华人才有扬眉吐气的日子。我通过参与人大代表和民主党派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感受、在武汉这块土地上的成长过程.唤起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5.
武汉是一个商埠,是商家表演的舞台。因此它与众多商埠一样,在"舞台"大盛的同时却少有自己的"戏班子"。各地商帮在武汉"献艺""竞技"时,往往是湖北武汉的"本帮"显得力量单薄。茶叶业却是一个特例,在徽帮、浙帮的包围中,却有一个本帮的车和顺,从清朝的乾隆年间一直开到了公私合营。最盛时,汉口打车和顺招牌的达到30余家,后经过清理,也有8家之多,分别在"车和顺"后面以不同的"记"相区分。仅在汉正街,就有益记、信记、元记、鸿记、顺记等8家。而其中的车益记则在本埠有4家,重庆、广州等大城市也有分号,是茶叶业中难得一见的"连锁店",也是武汉各业中扬名最早的"四大名店"之一。本文的讲述者车守基,是车益记最后一任老板车子谦之子。他走访了许多亲友才有了这次口述。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6月末,在清华大学结束了学年考试以后,我就匆匆赶回武汉。赶回武汉的主要目的,就是会见周世英。周世英当时在武汉大学生物学系学习,但因染病,回宜昌家里养病去了,所以没有见到。不过,我见到了她的挚友邓述芬。她告诉我,周世英认为我太缠绵,太沉溺于爱情,妨碍学习,劝我心境放宽些,看问题看远些。不久以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次重大事变当然触发了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但是,我当时  相似文献   

17.
<正>我生于1954年,小时候随父辈从内地赴港谋生。一路打拼,1985年建立以工程建设为主业的德信集团。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缘,与武汉有了交集。人的一生常常就是这样机缘巧合。因为一栋建筑、因为一个以这座城市名字命名的百货商场,我与武汉紧紧相连,成为一个"老武汉"。与武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邓小平南巡那年我和武广的故事要从1992年讲起。现在回过头看,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8.
我和作家翼南相识很久,早在1962年,我就读过他的电影剧本《杜甫传》。那时他才21岁,在武汉城区一所小学教书。我认为剧本写得很有价值也很有才气,曾向艺界领导举荐过。领导们看了作品也很欣赏。领导曾有意将他调进艺界搞创作。我立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1月23日,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武汉"封城"了!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打响,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和公职人员就近下沉到社区和乡村,投身抗疫战场。武汉市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到社区防控一线,逆行在寂静的街区,化作城市的"盾牌",护卫万家灯火。作为新党员的我,也加入了这场武汉保卫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奋战在社区防疫第一线。我的三件"防护服",见证了一名普通党员的战疫历程。  相似文献   

20.
正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暗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在我们的生命中,最有力量的也许竟然不是实用主义,那些最"无用"的理想也许才永远发着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