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困居绥远省一隅的国民党部队,已处于既无险可守,又无路可走的地步。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用“绥远方式”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原国民党绥远省主席、绥远省保安司令兼“华北总部”驻绥部队指挥官董其武与第九兵团司令官孙兰峰率领全体军政人员于1949年9月19日起义。董其武匆匆飞往北平,傅作义说:“在这么忙乱的时候,你来干什么?”1949年1月21日夜,归绥的千家万户都已入睡,为绥远前途安危而焦虑的董其武,在广播里听到傅作义与中共达成协议,宣布北平和平解…  相似文献   

2.
冯都 《文史春秋》2003,(11):13-15
董其武是绥远起义的高级将领,他从国民党中将到共产党上将再到全国政协副主席,走完了后半生的光辉之路。他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努力学习,自觉培养坚定的无产阶级感情,在耄耋之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正式党员。遵循“绥远方式”和平起义,率十万大军投向共产党董其武(1899年—1989年),山西省河津县人。系傅作义部高级将领,任中将军长、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绥远省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1月21日夜,董其武打开收音机,听到《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初步协议》,顿时十分疑惑:“绥远属傅作义起家的地方,为什么《协议》对绥远只…  相似文献   

3.
促进新疆起义 早在 1949 年 3 月,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辽宁、 淮海、 平津战役以后,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 国民党的作战部队仅仅剩下 100 多万人, 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广大的地区内和漫长的战线上. 今后解决这 100 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 不外天津、北平、 绥远三种." 在这以后不久,毛泽东又明确指出, 和平解放新疆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国共北平和谈期间, 周恩来曾向屈武询问新疆部队将领的情况, 特别是陶峙岳的政治态度. 周恩来对屈武说:"国内实现和平的希望很小, 如果决裂了, 你要赶紧回到新疆去, 策动那方面的部队起义, 尽量使人民不受和少受损失." 国共和谈破裂后,张治中留在北平, 屈武返回新疆.  相似文献   

4.
一早在1955年5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就提出:"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共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  相似文献   

5.
一、绥远城、石碑简介 今呼和浩特城市格局是由原有的归化城明万历九年(1581年)、绥远城城区组成的。绥远城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旨兴建,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御赐满汉名“绥远城”,并设绥远城将军驻防。归化城处于西南,绥远城位于归化城东北5里,因此,归化、绥远“两城椅(犄)角而当关外之冲,扼陇西之隘,谓之北门锁钥者,询无以要于兹矣”,由此可知其为塞北军事重镇。  相似文献   

6.
尔豪 《文史月刊》2010,(4):50-50
<正>"经济战"自古就是敌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和平"削弱、甚至搞垮他国经济实力的一种不流血的战争方式,经济战的"和平"手段已成为军事战争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绥远城、石碑简介,今呼和浩特城市格局是由原有的归化城明万历九年(1581年)、绥远城城区组成的。绥远城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旨兴建,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御赐满汉名“绥远城”,并设绥远城将军驻防。归化城处于西南,绥远城位于归化城东北5里,因此,归化、绥远“两城掎(犄)角而当关外之冲,扼陇西之隘,谓之北门锁钥者,询无以要于兹矣”,由此可知其为塞北军事重镇。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青铜短剑的分期及形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古代青铜文化中,有两种比较引人注目的文化遗存,这就是以T字形柄曲刃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和以匕首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两组不同的遗物群。这两个系统的青铜短剑,在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命名。前者在国内一般称为双侧曲刃式铜剑,近年也有人称之为东北系铜剑;后者在日本称为"绥远式青铜短剑",认为是"绥远式"青铜器群中的一种。也有称后者为"远东塞斯安"、"中国斯开泰式"、"鄂尔多斯式"、"中国西伯利亚式"铜剑的。  相似文献   

9.
固阳地处阴山北麓,自古即为北部边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历来为兵家要地。民国时期因其为“包镇门户,外蒙孔道,形势极为扼要”,遂设县治。但固阳设治的时间、地点及过程,文献记载多有分歧。通过对北洋政府《政府公报》《内务公报》,以及《内蒙古档案馆馆藏绥远垦务总局档案》《绥远政府年刊》《绥远概况》《绥远省分县调查概要》《绥远通志稿》等民国档案资料和相关文献的考订,厘清固阳设治具体情形。认为固阳设治局从国家层面履行完毕法律规定程序,当在1920年。事实上,早在1919年,绥远方面已经开始筹划固阳设治一事,并宣告固阳设治局成立,开始履行其职责。固阳设治局改县时间当为1923年,而不是后来认定的1926年。固阳设治是清末至民国初年绥远垦务背景下的北方边疆治理方式的具体体现,其对阴山北麓现行行政区划的界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世纪和平的研究陷入了各种误区之中,致使其与中世纪的社会现实相脱钩。事实上,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和平"是一个语义丰富的词汇,它与协定、条约、协议、博爱、友爱密切相关。和平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世俗王侯的政治行为,协定成为解决政治和法律争端的最普遍的机制,欧洲也共享着同一种协定语言;教会以"上帝的和平"与"上帝的休战"的方式推进基督教博爱社会的议程;民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和平行会及城市公社和平运动,其目标是建立平等性与互惠性的联盟。总体而言,中世纪的和平具有高度的一体性,然而,这种一体性也强调排他性和敌对性。这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尔豪 《文史天地》2010,(9):69-70
<正>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填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本文是否给了我们类似启示呢?"经济战"自古就是敌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和平"削弱甚至搞垮他国经济实力的一种不流血的战争方式,经济战的"和平"手段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宪法因其第九条规定而被称为"和平宪法"。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通过"解释改宪"的方式,不仅使日本突破了和平宪法所规定的"不保持战力"等限制,而且在军事实力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将以"专守防卫"为任的自卫队派往了海外。通过政府对宪法第九条进行的扩大解释,战后日本在国家发展方向上偏离了和平宪法确立的和平主义宗旨与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一在新千年开始之际,联合国启动了"世界儿童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国际十年(2001~2010)"规划。这项规划启动以来,在全球得到了持续而深入的推动,特别体现在以和平研究、和平教育与和平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和平学的发展。通过这些行动,不仅和平倡议已经实现了内在化,而且人们对和平的理解也在发展。只有采取非暴力方式才能实现和平,这个联合国推崇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二旗的驻牧地是典型的农牧交错、蒙汉杂居区域。清政府在此处设理事同知与通判,隶属山西巡抚,由原来以蒙古都统为首的一元管理体制演变成都统与山西巡抚共同管辖的蒙汉双重管理体制。绥远城将军设立之初,并未过多参与到归化城土默特二旗的事务中。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朝裁撤归化城都统,土默特二旗正式由绥远城将军辖制,从前双重管理体制中地方最高权力的主角也从"都统—巡抚"向"将军—巡抚"转型。通过梳理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司法审理中蒙古官员与同知、通判以及都统、山西巡抚、绥远城将军之间司法审理权的变化,可以揭示该地区二元司法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变迁。  相似文献   

15.
唐王朝与吐蕃交往的二百余年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唐蕃交往过程中,有摩擦,有战争,面对不断地战争,双方亦采取会盟的方式争以取暂时的和平,而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之间和亲,为双方带去了和平与安宁。唐代"涉蕃诗"作为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唐王朝与吐蕃交往过程中的战争、会盟、和亲等都有所描述,成为历史书写中的一种特殊的记载方式。  相似文献   

16.
信新 《纵横》2009,(9):36-40
自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南京、上海之后,解放军各路野战大军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各地的国民党军发起猛烈进攻。很多认清大局,不愿跟蒋介石国民党顽抗到底的官兵,纷纷向解放军起义和投诚,单是新中国开国大典前的9月19日这一天,国民党部队就有三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发生,一是绥远董其武率所部9万余人在绥远起义,二是宁夏马鸿宾、马悖靖父子率八十一军16000余人在宁夏中宁起义,三是长治号军舰在长江口起义。前两个起义都与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了大功的傅作义和邓宝珊将军的策动工作有直接的关系,长治号军舰的起义则是地下党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探讨绥远地区近代教育的几种形式。自光绪二十八年起,贻谷被任命为绥远城将军,开始发展本地区的近代教育。因地区的特殊性,造成多种形式教育的存在。一言以蔽之,大致分为:官办的近代学校、旗学、教会学校。本文试图论述各类教育形式及剖析其内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胡腾蛟 《安徽史学》2018,(1):116-126
20世纪50年代,鉴于苏联密集的和平举动与世界舆论对核试验的强烈谴责,美国政府将"和平"确定为一项重大宣传主题。为此,美国官方几乎同时启动了"和平的机遇"、"和平的原子"与"开放领空"三大全球性宣传活动,力图全方位塑造美国海外"和平"形象,以向世界证实美国和平意图的真实性及其作为"世界领袖"的正当性,藉此维系"自由世界"的团结与战胜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技巧的政治战手段,这些活动并不能够带来真正的和平。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07,(2)
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北平接管的和平方式,为解放全中国提供了光辉的范例,加速了革命战争的进程,从而,"北平方式"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与1936年绥远抗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介石还在华北事变之际,就估计到日军西进的主要目的,是合围苏联,以应对苏作战之需。因此,最初蒋对绥远防御问题尚未给予足够重视.也不认为绥远有全面抵抗日本入侵之可能。随着德王越来越激烈地谋求分裂.加之意识到在日本威逼之下的冀鲁不稳,蒋开始重视绥远问题,故自1936年5月下旬起。蒋即主动布置绥远抗战。7月间,阎锡山和傅作义却因伪蒙军的进犯频繁而频频告急。蒋因两广事变无力北顾,乃告诫阎、傅:此时惟有多置兵力于绥远前线,方有避战之可能。然而,当8月蒋得到消息称,日本军队将不会介入绥远冲突之后.其对绥远危机处置的态度明显改变。他的计划是.侦知其后方司令部与结集所在地,出其不意猛力袭击,再退回原防固守,则匪伪以后必不敢轻来矣。蒋介石的想法未能得到晋绥将领的支持,加之8月24日和9月3日先后发生成都事件和北海事件,日本政府态度顿趋强硬,.军事上自不宜出着。因此他转而指示外交部长张群加紧与日本驻华大使通过谈判解决问题。9—10月间中日南京谈判未能取得缓和的效果,蒋再度考虑在绥远展开攻势,并为此开始调动中央军。最终,傅作义积极支持了蒋的意见,阎锡山等也大体表示服从。11月中旬,傅作义率部取得了百灵庙大捷。蒋急于扩大战果,却遇到阎锡山等人的反对。正在讨论中,忽然传来日本关东军决心干预的公开声明。鉴于进攻时机已失,蒋遂顺水推舟,将绥远战事的决定权交予阎锡山,自己则去了西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